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飘飘: …… 你提到吃苦问题,很好。 苦与不苦是比较出来的。同样的物质条件,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人以为苦,而另外一时代或地区的人却以为甜。同样,怀有某种思想的人以为苦,而怀有另外一种思想的人却以为甜。 你们学校,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是甜的。别的学校没有一个比得上。高粱米是好东西。我国有颇大一部分地区以高梁为主食,30多年前我到沈阳一个大地主家,他给我吃大米饭,自己却吃高粱饭,他说大米饭不好吃,可见这是个习惯问题。你们吃了个把月的高梁饭,想已习惯了,如因吃高粱饭而身体更棒那更使我高兴。 你们现在是锻…  相似文献   

2.
“福”是由“一”、“口”、“衣”和“田”构成。也就是说,老百姓心目中美满生活的基本标准:“一家人”,要“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只有具备了“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这三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算得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心累”     
<正> 眼下,有一句话传播速度如流行性感冒,流布甚广,大有盖过“饭吃了吗”之使用频率,那就是人们相互见面寒暄,大家席间把盏聚谈,友朋相邀茶楼品茗,总会不约而同地说一声“太累了”!这种累,不是积劳成疾的身累,非是不堪重负的体乏,差不多是一种“心累”。心累远比体累苦。不少的累,为工作、为学习,是没法子的,也是必要的。而有的累,累着身体累及心,则为一时之快、一己之私,一介声  相似文献   

4.
“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莫做人,做个饭袋装米粮。”这几句通俗的歌词确实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能够做到“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就是因为他们用铁骨钢筋铸就了一副硬朗挺直的脊梁。一个人如果得了“软骨症”,必将人格丧失,尊严不保,甚至堕落为历史  相似文献   

5.
“禾”加“口”为“和”,就是人人有饭吃;“言”加“皆”为“谐”,就是人人有话说。这是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对构建和谐重庆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力不讨好的事情,刷锅、刷碗苦累不说,最怕饭菜不合口味、众口难调,大家不满意。这时,高成杰主动站了出来,承担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只要大家在下班后有口热乎饭吃,再苦再累我不怕。”高成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高成杰在菜市场与厨房中穿梭,大家开玩笑地说:“自从高成杰入主厨房,咱们再也不用下班后到处打‘游击’找地方吃饭了,我看你那‘108’的外号也该改改了,你现在就叫“伙夫”吧。”高成杰憨笑道:“叫什么无所谓,只要大家吃得舒心就“伙夫”高成杰是我们保安队的一名普通保安员,人送外号“108”。说起这个外号它还有…  相似文献   

7.
佤族鸡肉烂饭,佤语称“迈尼亚布勒”,“迈”为烂饭,“尼”为肉,“亚”为鸡,“布勒”为佤族自称,连起来就是佤族鸡肉烂饭。佤族鸡肉烂饭历史悠久,是佤族食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一、佤族鸡肉烂饭由来的传说佤族鸡肉烂饭的由来,传说是古代时候,有一对佤族夫妇生育的儿女很多,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些儿女长大后,姑娘嫁出去了,儿子结婚后分家出去了,多年互相没有见面,因此,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互相邀约回来看望老人。父母没有办法给儿女吃好的东西,只有把自己养的唯—一只鸡杀了,和大米、冷水一块放进土锅里煮成鸡肉烂饭…  相似文献   

8.
曾启强 《传承》2003,(3):38
开国领袖毛泽东终生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一支钢笔不舍得丢掉,一块手表不舍得换新的,一双袜子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在饮食上长期坚持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毫无半点奢侈浪费之气。百姓的饮食习性毛泽东历来对饮食要求不高,也不讲究,以“吃饱为原则”。他年轻时,故意吃冷饭、剩饭、馊饭,磨炼自己的肠胃,以适应艰苦斗争的环境。建国后,他日理万机,工作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可是他饿起来却狼吞虎咽,说自己是“农民生活习惯”。他不大吃鸡和鸡蛋,却喜欢喝鸡汤。他爱吃酱肘子、腊肉和霉豆腐。因此,炊事员每年都要腌制一些。他在…  相似文献   

9.
大凡做过母亲的都会记得为孩子断奶的情形。刚开始,想一下子断掉孩子的奶水,谁知,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对香甜可口的饭菜,任凭怎样哄怎样喂,孩子们日夜吵闹着要奶吃。父母改变方法,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喂奶次数,再用可口饭菜填补奶水的不足,不长时间,孩子渐渐尝到饭比奶香,自然断了奶。目前,我们民政经费同样面临着“断奶”的危险。以前民政经费是吃国家财政拔款的“皇粮”,一直吮吸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奶水”,而现在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多乡镇的民政经费,要么减少技款、要么实行“包干”,民政工作显得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10.
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等,是常年要做的工作,用政工干部的话来说,这些是年年都要炒的“冷饭”。一般来说,“冷饭”大家都不太愿意吃。如何把“冷饭”炒热、炒香、炒出新味道来呢? 一、要看准“火侯”。大家知道,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需要花长时间系统地搞好  相似文献   

11.
傅茗  肖世艳 《传承》2005,(1):44-45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资制度进行了几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一次小变化解放初期,农民最羡慕的就是吃公家饭,照他们的说法是,吃公家饭的人月月有“收成”,农民因此称城市职工的生活为“月月麦子黄”。而当时,吃公家饭的人不多,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学校和少数国营企业,国家对他们实行工资制,但也可以按本人意愿选择供给制。由于物价不稳定,工资是以小米为计算单位的,那时月工资最高是3400斤小米的折价。家住广西农学院的王老正好赶上了1952年至1955年第一次工资改革。王老1952年参加工作,工作的第一个月他拿到了300分,每分…  相似文献   

12.
黄健 《思想战线》2002,28(1):46-49
基于中西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内在差异 ,中国美学的“内省”意识 ,导致中国美学实践中 ,不论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与反映 ,还是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与抒发 ,都要求通过内心体验和感悟的方式 ,来传达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理解。而西方美学的“忏悔”意识 ,则注重通过以写实、反映、再现、模拟的方式 ,来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 ;面对主客体的分裂 ,“忏悔”审美意识提倡在灵魂的撞击震荡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最终获得精神升华与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即人民公社体制晚期,农村大范围持续存在农民口粮紧张问题,可以说是农民“吃不上饭”。现在,一部分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遇到了困难,有的下岗待业,有的发不起工资,是否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吃不上饭”?当然我们还有社会保障。农民那次“吃不上饭”早已成为历史。从它的发生、发展到成功解决,思路和脉络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对于今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雅典奥运会刚刚偃旗息鼓,身为我国皮划艇运动队营养师的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袁守龙,在为中国奥运健儿骄人成绩自豪的同时,对在雅典奥运会吃的"饭"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5.
种好心田     
佛经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说:“我耕田种谷,所以有饭吃;而你不耕田种谷.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谷,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像是在种福德田。”  相似文献   

16.
宪法管饭吗     
或许因为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中国人特别在乎吃饭。以前见面打招呼不是问“你好”,而是“吃了吗”,现在许多事情也是在餐桌上摆平的。不过吃饭能和宪法扯上什么关系?宪法可是根本大法,管天管地管国家,还管得着小老百姓吃饭吗?两者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不仅有关系,关系还不小。一个国家的宪法落实得好不好,不但关系到饭吃得好不好,甚至还能决定有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17.
自砸饭碗     
人谋上一份差事,可以有很多崇高目标,也可以有很多伟大的理想。但归根结底,赚了银子能够吃上饭,这是最基本的动机。当我们在最底层工作的时候,那点微薄的薪水就只能是吃上一碗饭,可能还不是什么好的饭。当年学徒就叫做吃“三年萝卜干饭”。所以中国人一直把工作叫“饭碗”,有点俗,但是很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之所以要工作的本质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一得     
三分钟的特效政治课教学中,我改变一上课就提同的作法,而是先让学生按题复习一下,尔后提问。这样做,一是效果明显。即将提问,复习动力大;头脑清晰,记忆效果好;巩固已知,温故可知新。二是减轻负担。学生对教师提问精神负担重,课上复习可减轻其负担。三是和谐气氛。学生准备,教师提问,师生和谐,心境良好。三分钟可收特别良效。 (辽宁庄河县第十八中学方尝) 也说眼见为实“眼见为实”,是说亲眼见的就一定是真实的。果真如此吗?请看如下典故。孔子周游列国,潦倒在路上,七天未进米,野菜汤也喝不上。弟子颜回,好不容易出去讨了一点米,煮饭给孔子吃。饭快熟的时候,孔子见颜回从锅里抓起一把吃了。等到颜回端饭给孔子吃时,孔子说:“今天我梦见先父,饭若干净,我来祭奠他。”颜回说:“不行,刚才炭灰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可惜,就抓起来吃了。这饭不干净”。孔子本以为颜回偷饭吃,这是亲眼见的,听了颜回的话,他感慨地说:“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可它也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可见,眼见不一定是实,感官感知外物,得到  相似文献   

19.
﹃安官告示﹄深得民心□邹德新报载,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先锋村办公室的墙上8年来一直贴着一张“安官告示”:“凡来村检查工作或办事者一律吃派饭,标准是一饭一菜,不备禽鱼肉蛋,不备酒,每顿交5角伙食费。”“告示”历来是用来安民的。先锋村却用来“安官”,着实...  相似文献   

20.
《西藏统一战线》2002,(3):37-37
调查研究是每个统战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是做好统战各个领域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统战部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的基本前提,“统战部不搞调查研究就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