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玻璃天花板"——浅谈女性领导如何脱颖而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批优秀的女性跻身于领导岗位,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女性领导由中层职位晋升到高级职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无形的障碍——"玻璃天花板"现象,这使得许多出色的女性领导被排斥在高级职位之外,以致限制了其才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
女性职业发展不仅对女性自身十分重要,对于家庭和谐及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地位上升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观念越趋向现代化,女性职业地位晋升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女性的经济状况越独立,现代化性别观念对女性职业晋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性别观念通过女性晋升意愿和每周家务劳动时间的中介作用影响其职业晋升的结果;女性对丈夫的经济依赖对性别观念的作用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职业地位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女性在职业地位获得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其中,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职位晋升的影响是普遍的.但是,在不同体制类型的组织中,这种传统文化的作用有不同的机制和后果.本文通过对体制内与体制外组织中职位晋升机制的比较,发现这两种类型组织中女性地位晋升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吕坤女性观的建构依托于其对女性身份的规范,即如何扮演好女性一生中女儿、妇人、母亲三类重要角色。就“为女之道”而言,吕坤强调对未嫁女“四德”的训诫,同时关注到了未嫁女在孝道的践行上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就“为妇之道”而言,吕坤强调以“礼”为规范的道义之爱,并塑造了多元的女性品质;就“为母之道”而言,吕坤认为母道之根基在于仁义与廉正,并强调“母不取其慈而取其教”。吕坤依据身份的书写对女性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同时也从道义、人情的角度给予了女性一定的空间,把女性之为“人”的类别属性置于其性别属性之前,从而让女性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溢出身份规范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彼得原理是公共组织职务晋升中常用到的理论知识,它的核心理论是每个员工都会在组织的今生中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如何避免职务晋升中不胜任的出现,对分析公共组织中职位职务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离不开对女性的描写.对女性的描写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文明进程,体现着那时代的价值观念.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五四”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高潮.女性从寻找自我世界到寻找男性世界再到寻找整个世界的过程,交织着对自我的关注与确认、对男性的依赖与挑战、对整个世界的探试与参与的复杂矛盾.对这种复杂矛盾的动态演变的探寻,则忠实地记录了当代女性人生历程的变化.一、寻找女性的自我世界随着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出现,女性意识重又复苏.女性意识生机的获得,是在“五·四”时期女性文学历史积淀下起步的.它已无需过多地从物质经济入手揭示女性的觉醒,而是直接偏重于精神领域,这就使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恢复“五四”精神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女性意识的恢复和超越,表现在女性寻找自我世界.这种寻找.就是由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对自我的确认.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嫉妒是女性的专长,不然,老祖宗为什么给它加上“女”字的旁证呢?其实,给贬义词加“女”字旁的还有“奸”“妄”“奴”等.这不过是传统偏见的一隅.女性嫉妒心理果真比男性更强烈吗?笔者没有科学的量化数据,也不敢妄加判断.只是男性很少为别人的容貌、服饰等生活细节而嫉妒,即使对别人的才华、职位、机遇的嫉妒也比较隐蔽.于是,极易外露的女性嫉妒心理就往往成了千夫所指.  相似文献   

8.
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发展农村女性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的经验看,做“表面文章”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与培训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达不到预期目的,农村女性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性的高度通盘考虑、整体推进。本文分析了发展农村女性教育的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系统要素,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爱情主题是中国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的第一主题。从20世纪新诗草创时期到世纪后期,女性爱情诗创作从对爱的理性呼唤到情爱的温和抒唱,进而深入到对性爱的神秘探索,直至超越本能的疯狂,实现创造生命本质意义哲学深思,20世纪女性诗歌中最终产生的创作生命的“伟大的疲倦”的雕像,隐示着她们实现本真又超越性爱后的庄严与美丽。这种“人类的思想”正是20世纪女性爱情诗歌的最高境界,它为女性诗歌中这个永恒的话题完成了最美、最神秘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党外女性干部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并逐渐发展壮大和成熟。然而目前党外女干部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及演绎法,分析了党外女干部成长路径的现状即所占比例与人数不成比例,职位晋升的"天花板现象",分布结构不合理,晋升周期不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党外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时间意义上讲,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及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识主体和社会实践主体两个维度来看,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它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女性的“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和体现,女性主体意识是决定女性自我存在的本质要素。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违法犯罪,影响社会女性的整体形象,影响到社会的道德风尚,尤其影响到家庭的方方面面。其特点:1、犯罪类型多与家庭问题有关;2、犯罪动机较多集中在家庭矛盾与冲突;3、犯罪场所多为家庭及家庭周边环境;4、犯罪过程多经历了从受害人到犯罪人的“恶逆变”。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沂蒙》以沂蒙人民真实、悲壮的抗日和解放历史为故事蓝本和情绪基调,将女性放在革命舞台和故事情节的中心,刻画了女性群体形象:革命理想的“传播者”、革命队伍的“后来人”、革命老区的母亲。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为了达到这一点,该剧从微观层面去探察历史。而且,《沂蒙》将民族自由与女性解放置于同一方向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一般的意义能指,彰显了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女性旅游是旅游史和女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女性旅游的日益发展,女性旅游成为旅游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女性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依附到自主、从隐蔽到主流、从常规到个性、从偶然性到经常性、从特殊性到普及性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6.
参照传统研究的逻辑无法解释地方政府对同属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行政管理和教育支出“厚此薄彼”的现实.基于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直接利益归属的不同,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官员并非都存在追求职位晋升唯一目标,经济绩效也并非决定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唯一因素,社会网络资源对其晋升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总体效应是抑制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力度,而刺激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而且行政人员规模的增长在刺激行政管理支出膨胀的同时,对教育支出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女性的回归     
我一直在想,置身于当今这个大肆张扬和倡导女性自立自强的时代里,提出“女性的回归”这一话题,人们会怎样理解? 也许,有人会把“女性的回归”看作是让女性放弃对事业的追求,重新返回家庭中,恪守传统的为人妻做人母的角色和职责,于是便由此断言,“女性的回归”,是女性解放的“倒退” 也许,一些有识之士能够理解“女性的回归”的真正含义,但在他们看来:在目前我们这个尚未完全摆脱“男尊女卑”的国度里,在女性人格尚未真正独立的时期,提出这一话题,过于“超前”,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夫人”的相关新闻报道不断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女性的关注。她们对“第一夫人”新闻报道的解读不仅可以反映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同时也透露了中国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构建趋势。通过对以“滚雪球”的方式选取的12名《人民日报》的女性读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发现,女性对于“第一夫人”新闻报道的解读可以总结为“政治上的犹豫”“成功观念的转变”以及“矛盾的自信”3个方面。这种结果让我们发现,中国当代女性的新身份构建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当女性沧落为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人时,女性的自我意识也随之丧失.正是由于女性自我意识丧失才使“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长河平静的流淌.当社会文明的进程启迪女性“人”的意识时,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什么是女性自我意识?女性缺乏自我意识的症状、原因?女性如何培养自我意识和清除头脑中的“无我”意识?这是女性观念变革,建立女性文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女性悲剧的体验与书写——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生命本体的特殊性、本质性以及对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它是由女性自己拿起笔来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向社会向文化向人性发言——“我手写我心”所高标独立的.在我国,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期.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序幕.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斗争也由此正式启动.一批现代女作家迎着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曙光,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父权意识的幽暗历史隧洞,昂首登上了现代文坛.她们把“人的发现”,这一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核心具体化为”女性的发现”和“女性的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