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奸案件的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她们同犯罪分子有过直接接触,对犯罪事实有具体的了解,在揭露和证实犯罪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审理强奸案件中,被害人的陈述是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但是,强奸案件被害人的陈述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熟人之间发生的强奸案件频发,此类案件中的加害人与被害人在案发前认识、案发后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情节的陈述直接对立,给司法机关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带来很大困难。司法机关应当综合运用经验法则和办案思维、间接证据和辅助证据,消除证据冲突,组建证据链条,完善证据逻辑,补强内心确信,实现对熟人型强奸案件事实的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08例强奸案件的分析,从法医学角度探讨了与强奸犯罪相关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加害人与被害人自身素质与强奸案件的发生有关;法医学证据在强奸案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报案能获取更多的法医学物证;研究犯罪动机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强奸案件。  相似文献   

4.
行为人利用被害妇女处于严重醉酒、性防卫能力明显削弱的便利条件,违背被害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其行为构成强奸罪。对醉酒状态的女性不能简单以被害妇女发生性关系时具有一定主动性或迎合性表现,就断定被害人作出了有效的性同意而否定强奸罪的成立。由于行为人采取不同手段对妇女性自主决定权侵害程度不同,被害人醉酒状态下的趁机型强奸案件量刑一般可以比采取暴力、胁迫手段的强奸案件相对轻缓。  相似文献   

5.
强奸罪侵害的客体是妇女性的自主决定权,即妇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性行为的权利。因此,在使用迷药对妇女实施强奸的案件中,判断是否违背妇女意志的依据是被害人在案发时是否具有性决定权,是否处于丧失性防卫能力的状态。案发前被害人与行为人的关系,以及案发后被害人与行为人的关系,均不足以影响被害人在案发时的主观意愿的判定,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强奸案件呈现出熟人化的趋势,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并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而是存在夫妻、情侣、朋友、同事等特殊关系;在性关系发生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没有实施明显的暴力、胁迫行为,且证据呈现出一对一状态,在具体的案件审查中要判断双方有无发生性关系的感情基础、站在犯罪嫌疑人立场看是否违背妇女意志、是否具有反抗表示以及被害人的事后态度等,通过全面综合审查在案证据使认定的法律事实尽可能地还原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7.
强奸犯罪,是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犯罪,这种犯罪不仅会造成妇女身心上的严重创伤,而且还会引起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古今中外各国刑法中,历来都把打击强奸犯罪列为重点。强奸案件的发生,一般没有第三人在场,证据的来源,主要靠被害人的陈述和被告人的供述。由于发案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8.
被害人陈述的证明作用,在强奸案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正确认识和运用强奸案中被害人陈述,对于正确处理强奸案件,准确、及时地惩罚强奸犯罪分子,是会大有裨益的。本文就此试作初探。 一、强奸案中的被害人 弄清谁是强奸案中的被害人,才能明确哪些人的控告、检举和揭发,具有被害人陈述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学实践工作中,被害人报警称被强奸后,办案单位往往只送检其阴道拭子,通过精斑确证试验阳性,便以强奸案件来调查,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报道了一例虽然在女性阴道内检出精斑,但结合现场物证综合分析否定其被强奸,而是佐证卖淫的案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陈述作为证据种类的一种,对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查起诉案件中,往往要求具备被害人陈述。然而在盗窃案件办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案件,即被害人未报案,致使缺失被害人证据。在此情况下,若仅凭犯罪嫌疑人有罪供述等相关证据,能否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即此类案件的证据标准如何把握?下面笔者针对司法实践中常遇到的无明确被害人盗窃案件的几种情形,对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证据标准作一分析。1.对无明确被害人,但犯罪嫌疑人供认犯罪的盗窃案件的证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少被…  相似文献   

11.
实务中存在非典型轮奸认定标准过宽的问题,常将仅一人有轮流奸淫故意或仅一人奸淫得逞的案件认定为轮奸,并判处10年以上刑罚。对此,应当坚持轮奸认定的一般标准,在主观方面,行为人之间须有共同强奸且轮流奸淫的犯意联络;在客观方面,被害人须受到两名以上男子实质性的奸淫侵害;在刑罚适用方面,行为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与其行为危害之间应具有相当性。  相似文献   

12.
强奸犯罪是以女性为加害对象的一种野蛮的暴力犯罪.我国对强奸犯罪的研究多局限于探讨犯罪的主客体、主观客观要件以及刑事责任理论等内容,而缺乏从犯罪学角度对强奸案件规律的大规模实证研究.本文在对北京大学法意实证案例库中来自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的71个强奸案例中的149个被害人和108个加害人,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后,试图揭示强奸案件中存在的一些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强奸案的证据通常应具备暴力证据和性交证据,机械性损伤、使用药物和生物检材等是构成暴力证据和性交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害人实施强奸时手段的不同以及个体性行为的差异,损伤的类型、形态、部位及生物检材的种类、遗留部位、遗留客体也会呈现不同特征。如果不仔细地检查和提取,就会使这些物证灭失。本文通过对120例强奸案件的分析,总结了案件中损伤、药物、生物检材的发现、提取和检验的相关信息与技术细节问题,同时结合案情对案件发生的时段、地点、环境、区域、作案手段与方法、嫌疑人和受害人的职业特点等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法医学鉴定工作和民警办理案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行为人明知系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而向他人的饮料、食物中投放,欺骗他人吸食的,应当以欺骗他人吸毒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为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而欺骗他人吸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应当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强奸、抢劫等目的行为难以查实的,欺骗他人吸毒的手段行为应单独进行刑法评价。检察机关应当适时介入侦查活动、精准引导取证方向,注意加强检技协作、积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充分挖掘客观性证据,准确认定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5.
醉酒型强奸案件一般多发于相识者及相熟者之间,双方在“是否违背被害人意志”方面往往各执一词,形成“一对一”证据状态。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常识、常情、常理”法则,并借助间接证据构建完整证据体系,运用辅助证据增强司法确信,进而得出唯一结论,排除合理怀疑。庭审时,面对被告人的拒不认罪,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通过结构及技巧性讯问,科学合理布局示证、答辩体系充分还原事实,以法庭教育释法说理共促达成社会共识,实现指控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限制公安侦查阶段轻伤害刑事和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双方达成一定和解协议,从而不再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就是轻伤案件处理的“刑事和解”,也就是调解。实际生活中,重伤、绑架、强奸也有双方和解处理的,甚至故意杀人也有以“赔命价  相似文献   

17.
证据法学所研究的"情态"是指提供口头证据者在陈述时外显的各种下意识反应和活动.情态信息是一种主要依靠直觉进行认知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的对应伴生关系,具有客观表达证人内心活动的特性,在刑事诉讼领域可被用于辅助判断人证的可靠性,也可被用作侦查线索和少数特殊案件中的实质证据.情态证据在我国尚不具备形式合法性,其不具证据资格且使用不规范.通过对情态信息的实质性和证明价值的分析,可以发现情态应当具有证据资格,其证据类别应属于物证.同时又由于情态自身具有即时性、不确定性和解释的多义性特征,因此,对情态证据应当采限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屈敏 《江淮法治》2009,(2):23-23
那是1986年,我刚到检察院工作时间不长,在刑事检察科做书记员。我们科长办理一起公安局提请逮捕的强奸案件,这是一起犯罪未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是同村邻居,又是被害人的丈夫发现报案案发的,没有其他证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对事实的认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局行政拘留(那时对刑事诉讼法的执行还是不太重视的),  相似文献   

19.
强奸案是法医DNA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刑事案件,常规鉴定方法既是从被害人阴道拭子、内裤等相关物证载体上提取精斑DNA并分型,据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排查,直至认定罪犯。笔者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对强奸案件相关物证检验时,精液与阴道分泌物的混合斑中女性物质DNA的检测及其数据库检索往往被忽视,而在实际检案中送检物证与被害人相关性的认定恰恰对案件的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通过检案实例进一步阐述其重要性。1案件资料案例12002年11月10日接报:杨某之妻陈某诉11月8日上午被张某强奸。案例22004年9月10日,被害人杨某(女,11岁)自述…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强奸案件中往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一对一,导致在事实认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也是强奸案的主要特点。不过"一对一"并不是强奸罪认定中的特例,行受贿案件也存在这样的特点,甚至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由于被害人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