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压力又称为工作压力,特指在工作场所中发生的压力现象。职业压力是员工情绪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领域,一方面在于应激本身是情绪的重要形态,相关基础研究起步早,探讨深入;另一方面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压力所导致的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突出,社会需求推动这一领域研究迅速展开。对企业来说,职业压力凸现的种种问题也应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3.
4.
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教与物质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合力竞争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大学生生活学习在社会变革、转型、发展与进步的转换时期,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担当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要正视社会现实,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理性思考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消极问题,培养自己的社会感和使命感,尤其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失范的时候,要用青春热血对社会进步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职业康复是促进青年精神障碍者重返社会的有效路径。基于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探讨职业康复与青年精神障碍者再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职业康复通过学习技能知识、重构职业期待、重塑行为方式和转换自我认同,促进了青年精神障碍者的“再社会化”。但管控性制度逻辑、区隔性污名文化、家庭支持匮乏制约着青年精神障碍者的社会融入。在职业康复过程中,管控性制度逻辑表现出维稳与安全的管控特征;区隔性污名文化体现为青年精神障碍者的自我污名化与社会性排斥;家庭支持匮乏导致家庭的经济与情感支持不足。这些因素共同影响青年精神障碍者的再社会化过程。研究为探索本土化的职业康复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体现为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行为践行三个维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均呈现出"中度偏高"的特征,且受大学生个体健康、家庭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旭东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2-14
当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趋同性地追求单一一种的成功之路时,我们这个社会的压力和紧张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哪个社会有比今天的中国社会更加充斥着一种对于成功的渴望,而成功学作为一门新的学问也在成为当下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人群趋之若鹜,共同要去学习和钻研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2020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相关数据,探讨青年社会流动感知、获得感的基本状况以及不同方面社会流动感知对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对社会整体的流动信念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对自身的流动体验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对子女的流动预期显著高于对自身的流动体验;获得感及其具体维度均显著高于中值;控制客观社会阶层等方面因素后,青年对社会整体的流动信念仍显著正向预测获得感,对自身的流动体验和对子女的流动预期也正向预测获得感;与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流动体验和对子女的流动预期相比,基于社会整体环境的流动信念对获得感的预测作用更强。研究可为引导青年理性认识社会流动、提升获得感提供相应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年研究》2021,439(4):24-33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分析社会质量对青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在不同学历层次青年中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社会质量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三个维度对青年的社会公平感有显著影响,社会赋权维度的影响不显著。社会凝聚和社会包容维度对不同学历层次青年的社会公平感均有显著影响,而社会经济保障维度中基本经济保障仅对低学历青年的社会公平感有影响,社会赋权维度则仅对高学历青年的社会公平感有影响。建设高质量社会,提升青年社会公平感,着力点在于夯实青年的社会经济保障,通过增强社会凝聚力满足青年的心理需求,提升社会的包容度,积极赋权青年进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5.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充分展现了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抱负,并指明了实现路径为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诵读经典,关照现实,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教育当代中国青年形成正确择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整合的框架,试图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整合起来,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取得不同的工作绩效的。在对管理者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研究中引进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平衡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利益诉求。面对企业改制加速,竞争程度加剧,进而员工工作、生活、社会压力加大,如何分析企业员工压力及其管理,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压力状况及压力源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给出合理解释与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8.
19.
《青年研究》2021,438(3):16-30
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分析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群体内差异。研究发现,青年世代对"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的认同度较高,但对"爱国""和谐"的认同度较其他年长世代低;从2013年到2019年,他们对"爱国"和"法治"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敬业""友善"的认同度有所增加;青年群体内部存在价值认同分野,中高学历、白领职业、高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民主""自由""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低学历、农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随着世代演替,青年世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的社会共识状态。加大对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是未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充分就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青年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其就业程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影响青年就业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经济环境、城乡差距等客观原因,也有青年自身技能欠缺、就业观念陈旧等主观原因。为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青年个体等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行之有效措施,以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