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东南亚逐渐成为美国的亚欧地缘战略要地。受传统货币关系网络影响,战后美元在东南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推动美元在东南亚的使用遂成为美国地区战略的重点之一。战后初期,美国稳步解锁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的经济与政治控制,为美元的渗透与使用创造条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利用日本和新加坡链接东南亚,降低冷战和越南战争的影响,加速美元货币关系网络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以自身的调整诱导东南亚的发展转型,采取措施削弱日本和日元的影响,利用美元货币关系网络捆绑东南亚的发展与未来,完成美元在东南亚的国际化,使美元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以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东南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目标区域,中国要从美元国际化进程中学习经验并汲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对美依存外交"、70年代的"桥梁外交"、80年代的"积极自主外交"、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和进入21世纪后的"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外交。日本战后的经济外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遭受了一些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入侵柬埔寨导致日本"桥梁外交"的失败;80年代,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积极自主外交"受到美国的干预而没有实现目标;90年代的"重视东南亚外交"因与"对美依存外交"发生结构性矛盾,而无法有效推进等。进入21世纪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将出现两种趋势:"小泉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但两者都摆脱不了战后日本外交面临的一个结构性矛盾,即对美依存与独立自主的亚洲外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后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复兴并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岸信介内阁成立后,提出"亚洲开发基金"构想,旨在以东南亚的资源、日本的技术与美国的资金形成"三位一体"模式,建立起日本主导的地区互补型经济秩序。在推进这一构想的进程中,岸信介将日本的身份定位成"亚洲盟主",以经济合作与战后赔偿为手段拉拢东南亚国家,同时以反共与援助东南亚的名义,游说美国充当"高级合伙人",即日美共建亚洲开发基金。但这一构想因东南亚国家的疑虑和美国的不信任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国际化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从日元国际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两个方面,运用VAR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日元国际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日元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值得人民币国际化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华人经济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零售商、小商贩、中间商到工场主几个阶段.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它与所在国民族资本相融合,成为所在国民族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在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华人经济在东南亚国家早期经济开发、促进所在国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经济的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化解贸易摩擦的对外经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竞争力的恢复,日本对美出口开始快速增加,1965年,日本首次出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其后整个对外贸易也出现顺差,并且连年累积,其数额越来越大。与日本相对应的美国贸易收支却在1971年出现逆差,这是此前8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从此连年持续赤字。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对日贸易逆差,美国对日本的逆差1965年为4.4亿美元,到1969年增加到15.6亿美元,1972年迅速增加到49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贸易逆差迅速增加,1987年已高达598亿美元;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美日逆差基本上是在500亿美元上下波动,到1998年达到创记录的63…  相似文献   

7.
日本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贸关系回顾 从二十世纪50年代末开始,日本就是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援助国,一直是多数东盟国家最主要的商品出口国。对日本来说,东南亚又是战后中国和朝鲜的重要替代市场,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商品出口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到1967年东盟成立时,东南亚与日本已建立起相当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多数东盟国家一直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已成为当代伊斯兰教世界的一个重要地区,伊斯兰教也已成为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分离主义问题、宗教极端势力策动的恐怖主义活动、政教关系问题及其对当代东南亚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代东南亚在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地位和可能发挥的新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东南亚政策调整演变中的大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50多年来,在日本东南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美国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主导性的,尤其是在冷战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的影响则是问接的,主要反映在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日本东南亚政策调整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一向比较密切。近20余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除个别年份外,年增长率均达两位数,50年代初期不到2000万美元,1968年已达1.5092亿美元,1981年增至30亿美元,1989年猛增至125亿美元。目前,东南亚已成为台湾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1.
尽管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指责中国,但是人民币汇率在1995~2002年期间并不是美国政府对华经济政策中的核心问题。此后中美两国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汇率政治即美国政府、国会以及相关利益集团之间在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文章认为,日趋紧密的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美国的汇率政治,证明了在非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中,也存在着依赖较小的一方无法凭借其在经济相互依赖中的有利地位,通过使用经济手段,将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进而对依赖较大的一方形成权力的情形。而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和美元本位制的重要支柱。但是这种制约作用也是有限的,且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为此,中美双边经济关系要从根本上摆脱美国汇率政治的制约,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加强双边金融合作等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经济如何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又从经济高速成长转入长期经济萧条?过去的成功因素为何成为今天危机的诱因?这些问题成为长期困扰日本经济学界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姚昱 《东南亚研究》2013,(4):50-55,67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开始构建其对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的起始阶段。这一政策缘起于美国政府自身所具有的强烈冷战意识,其区域经济合作构想的几度勃兴都与东南亚冷战局势的变化有关。由于受制于自身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采取的财政保守主义政策,美国政府不愿因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而扩大自身的财政开支,这令美国推动的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效果不彰。这一矛盾不仅决定了当时美国对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的起伏,而且对今天美国的相关实践也依然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读家     
《新民周刊》2015,(1):25-25
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汕价下滑和强势美元;硅谷掀起新的淘金热和美国经济复苏;德国和日本经济疲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货币持续贬值;白宫的民主党危机四伏。这是在预测2015年还是存回顾20世纪90年代未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宗教团体创价学会继承日莲正宗"立正安国"的政教合一理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二战后民主法治环境中积极开展政治活动,于1964年成立公明党。创价学会与公明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四个时期:教团主导政教合一时期(1964-1969)、政教分离时期(1970-90年代初)、教团成为政党斗争工具时期(20世纪90年代)、政党保守化与教团集权化时期(2000年至今)。二者关系的变化说明从战后民主化到政治、宗教多元化的今天,宗教势力依然对日本政坛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宗教政党必须以夺取政权为最高目标,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政治斗争中,宗教政党的政治主张往往与宗教理念发生冲突,形成对其母体教团的反噬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十分迅速,如仅1984年就采取了20多项重要的自由化措施。从广义上讲,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包括国内金融的自由化和金融的国际化。在国内金融的自由化方面,日本主要是围绕着贷款利率自由化和金融业务范围自由化的内容展开;在金融的国际化方面,主要是围绕着对外开放国  相似文献   

17.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在一片废墟之中崛起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日本奇迹”,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雁”,其发展势头举世瞩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新经济”的奇葩落户于美国,使美国经济如日中天之时,日本却陷入了战后最为严重的萧条,至今未见复苏的曙光。“日本问题”取代”日本奇迹“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从军事演习看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一省 《当代亚太》2005,34(8):50-56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举行的军事演习,认为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试图在该地区恢复和加强军事存在,将东南亚国家纳入美国全球反恐体系,并介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南海争端.这给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了不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拉开了人民币崛起为一种国际主要货币的序幕,这被认为是21世纪继欧元诞生之后最重要的国际货币事件。但是,国际货币地位的形成不仅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产物,还需要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也是一个政治和外交事件。国际货币的政治基础主要包括支持该种货币国际地位的货币伙伴网络和国际(区域/全球)货币制度两方面的内容。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在通过国内制度改革以释放人民币走向海外的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在通过积极有为的货币外交为人民币崛起夯实政治基础。具体到与货币相关的国际制度领域,中国的货币外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努力推动既有的全球性制度改革(简称"改制"),二是积极进行大规模的区域性制度建设(简称"建制")。由于来自在位货币霸权国美国的强力阻扰,既有全球性制度改革进展十分困难。中国在区域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分别是金砖机制下的货币合作、"10+3"框架下的东亚货币合作和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货币合作,它们将共同为人民币崛起提供有效的区域制度保障。不仅如此,中国的"改制"和"建制"努力还为未来的国际体系预示了一个国际制度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夏立平 《当代亚太》2005,20(6):17-24
东亚区域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表现为东南亚次区域主义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其特点包括:区域主义由东南亚发展到整个东亚;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时发展;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与中、日逐渐愿意承担更多义务同在;开始构建东亚认同的进程等.东亚区域主义发展将使中日两国可以更多地在区域合作框架内处理相互关系,以开放的区域主义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在东亚形成"反独促统"的区域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