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而言,这一文明形态作为中华文明的时代样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了文明底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成就,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参与国际秩序变革的文明力量,为人类文明重建做出了中国贡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产物,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积蓄了中国力量;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理念的集中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林建华 《紫光阁》2022,(1):51-5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使中华文明实现了当代化的文明形态,是内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鲜明世界意义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的创造有其深刻的理论、文化、历史、实践和价值逻辑。就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就文化逻辑而言,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的丰富文化资源;就历史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就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的最为生动鲜活的实践源头;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形态与矛盾相伴而生,在矛盾斗争中演进。阶级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阶级对抗,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这启示未来人类文明形态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消灭奴役性生产关系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明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坚持在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推进各项工作,相继完成重塑文明探索的民族主体地位、奠定文明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重任。当前,我们党以应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高质量发展、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国人民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5.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需从其出场逻辑、超越创新、本质要义等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实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就在于其超越了文明冲突,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但从表现特征看又各有侧重,只有理解了二者的异同,才能真正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类文明形态特质,是一种基于共产主义文明属性下的整体意义上的社会形态,其生成、发展和未来趋向都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特征。从生成条件看,现代文明在资本的剥削与扩张中通过联系建构了关系网络,在其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从发展过程看,对资本主义优秀成果的吸收与同资本主义文明在本质内容和价值旨趣等畛域矛盾的对立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前进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未来趋向看,资本主义文明最终会被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取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鉴往知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历史判断,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历史观,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从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这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价值意蕴、表达形式和实践指向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进行整合和建构,从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文化形态上建立观察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维度。既有理论支撑、实践指导和制度安排,又明确了主导力量、宏观方向和重点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凝结,也勾勒出社会主义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重申这一重大论断。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提出这样的重大论断,不仅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文明意义,也为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提供了宏阔的文明视野。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互为表里,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的底气。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化自信两者存在着以历史同源性、历史必然性、历史发展趋势为主的历史逻辑;以独立自主、全面协调、和平包容为特征的道路逻辑;以于中国、于世界、于全人类发展而言的价值逻辑。二者在三重逻辑中相辅相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成果,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在走向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复合型概念被提出,它超越“资本的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成果。对比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进行创造性发展,对人与人矛盾关系进行创新性论述,对人与社会矛盾关系进行开创性回答,准确凝练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做出创造性回答,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柴尚金 《前线》2023,(10):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凸显人类文明形态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多样性特征和一般规律,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价值,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文明成就深刻改写世界现代化历史,谱写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立永 《世纪桥》2013,(15):7-8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党在不同时期汲取了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合理内核,又根据各个阶段实际情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体现了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理论上的继承和实践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多样发展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国情勇于探索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路,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怎样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何花 《求实》2011,(11)
辛亥革命至今的近百年历史,历经了从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继承、发展和超越的关系,贯穿了革命和建设两个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两个发展目标,最终走向实现民生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康庄大道,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内在的逻辑演进。  相似文献   

18.
卢静  董一冰 《世纪桥》2014,(10):37-38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对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解释,阐明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创造出的一切优秀成果的观点,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深刻领会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赋予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从而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现实中的中国道路给予人类文明发展一种全新思维和范式的思考:一是在社会转型方面,如何实现从农耕社会向现代文明的跨越;二是在政治形式的实现过程中,如何由协商民主走向现代政治文明;三是在凝聚和召唤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方面,如何制定出一个能够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在事关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根本命运方面,如何打造出一个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所有这些,都是中国道路为丰富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叙事视角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意味着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守正、创新与延伸。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雷锋精神,其内涵、特质以及构成要素,随时代发展经历了由形象化表达到理论化阐述的过程。然而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过时论”、趋利主义、社会责任分散、“摆拍式”做好事等不良现象的冲击,雷锋精神面临解构的困扰和挑战。因此,从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发建构弘扬雷锋精神,必须要把握好“特殊性与普遍性”“传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这几对重要关系,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重新审视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让雷锋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