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服务台     
《台声》2014,(2):112-112
福建集美出台新举措推动两岸产业对接合作2014年1月,福建厦门市集美出台五项措施,着力推动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一是依托2013年12月28日正式开园的厦门软件园三期建设项目,推动建设台湾青创产业联合中心与青创会大陆区域总部,吸引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等软件信息企业入驻软件园;二是拟邀请台湾生产力中心调研辖区冷储物流企业,鼓励引导源香、中马等大型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2.
丁宇 《两岸关系》2012,(2):63-64
如果台湾朋友告诉你他很“窝心”,你千万不要误会他现在心情郁闷。“窝心”在大陆是“郁闷”的意思,在台湾则表示“贴心、温暖”。类似不同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例如台湾称花生为“土豆”,称软件为“软体”……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6)
正8月6日,台创星SHOW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暨高市青创(福州)育成中心,在福州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台创星SHOW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暨高市青创(福州)育成中心,是由台湾高雄市青年创业育成中心建构的新的两岸创业育成中心,是一个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交流,实现两岸青年共同创业的平台。台创星SHOW在福州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建立的众创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BBS电子广告栏站上聊天,已经成为今日台湾大学生的生活重心之一,BBS网站成为学生和校方之间相当重要的沟通渠道。如今台湾大学生们最为时髦的流行话语就是:“有事网上说”。根据番薯藤台湾国际网络索引站所举办的网络使用者调查显...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人物在台足迹成为热门去处,包括胡适纪念馆、林语堂故居、钱穆故居等,充满历史味的观光景点,让人追思五四精神。胡适纪念馆“五四”人物在台湾,知名度最高的是前“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他也是在台湾留下最多景点的“五四”人物,全台各地有台北南港的胡适纪念馆、胡适公园、胡适小学及在台东的胡铁花路。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2日,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对陈水扁涉嫌“国务机要费案”、“洗钱”、“龙潭购地”及“南港展览馆”等四项弊案侦结,并以贪污、洗钱、伪造文书及收受贿赂等罪名正式起诉陈水扁。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首位下台即被起诉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台湾资讯硬件产业,是台湾工业的龙头产业,在台湾资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本文着重从台湾资讯硬件产业的产业发展地位、产值成长动向、生产基地分布、销售地区变化、以及主要产品状况五大方面,勾勒和分析该产业的成长概貌及发展特点。一、台湾资讯硬件产业的地位1999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岛内外总产值达398.8亿美元,相当于台湾工业总产值的43%,比1998年上升约9个百分点。在国际上,1998年台湾信息硬件产业岛内产值仍然维持自1996年以来取得的世界第三排名(见表1),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国际采购看,世界大电脑公司近年在台采购信息硬件…  相似文献   

8.
台湾参与APEC的目的 ,是通过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社会活动 ,加强与亚太其它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塑造台湾的“主权国家”形象 ,增强其国际地位。因而在APEC的经济合作领域中 ,台湾是一个活跃的成员体 ,且有相当的成果。但是 ,台湾当局赋予APEC太多的政治功能 ,屡屡以APEC为平台挑战两岸关系的现状 ,希冀以此拓展台湾的国际空间。因此 ,APEC并没有为两岸之间的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反而不时成为两岸交锋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14年增21倍两岸贸易持续扩增台湾“经济部国贸局”近日统计显示,两岸贸易自1987年到2000年共增长21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第3大贸易伙伴,第2大出口市场。台“国贸局”预估两岸加入WTO后,贸易额将进一步扩增,台湾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将在大陆有更大的商机,诸如电子资讯产品,纺织产品,汽车零组件,机器设备等均是在大陆开放市场,减让关税后的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10.
交流短波     
台湾“北京音乐之旅”访问团来大陆交流 台湾“北京音乐之旅”访问团一行71人于4月初来大陆参加小型音乐会,他们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师生举行了多场座谈。 “海峡两岸高效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海南省科技厅等单位主办  相似文献   

11.
王扉 《两岸关系》2009,(9):36-37
8月10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在台北宣布,正式开通银联卡台湾受理业务,这是继“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后,海峡两岸交流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被业界视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破冰”之举。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台“行政院”正式批准“亚太营运中心”规划,其中把建立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做为“亚太营运中心”的六大功能中心之一。其具体规划为,中短期推动台湾成为区域性的筹款中心,中长期目标则是扩大资本市场,成为债券、股票的国际交易中心,并将新台币国际化。这一举措是台当局推动其经济升级及金融改革的需要,但由于台经济腹地的狭小和面临亚洲其他金融中心挑战,这一规划将面临很大障碍。 根据当局的计划,台湾拟建的“区域金融中心”是采取纽约东京模式,即将国际金融市场与岛内金融市场加以分离,在台湾登记办理国际金融业务的银行只受台当局颁布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陈敏辉 《政协天地》2010,(11):19-20
2010年5月7日,对于来自两岸的两所知名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台湾中兴大学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福建省黄小晶省长率团专程来到位于台湾台中科学工业园区的巾兴大学研发创业育成中心,见证两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农学研究起家的台湾中兴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论文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服务业增长缓慢,开始凸显劳动生产力不高、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导致对总体经济成长和社会就业的贡献度偏低,严重制约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升级。究其根源,除服务业自身结构性因素外,主要受市场空间狭小和研发投入不足等影响。在台湾当局政策导向下,未来台湾服务业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深化与大陆服务业合作,同时着力“服务业科技化”和“异业合作”以提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建省东山县和台湾的农业合作取得了成功,台湾农业专家频繁到东山进行农业交流,并拟定了许多合作的新项目,效果很好.早在199O年5月,台湾“农委会” 顾问、亚太粮肥中心主任黄正华先生就率领一批农业、水产专家、学者,对东山的农业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回台湾后正式向台湾当局提出两岸农业交流计划,并要求以东山做为起点.紧接着台湾农业经济专家彭作奎教授率领专家考察团,深入东山县芦笋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进行考察,双方就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并初步拟定设立“农业综合示范区”、“水产苗种繁育实验区”、“优良品种引进隔离区”等.此后还有许多台湾人士慕名来东山,1992—1993年就有7批20多位台湾农业专家、教授到东山考察农业水产投资环境和土地开发情况.1991年1O月东山县举办了“东山·闽台农业经济技术交流恳谈会”,有136位台湾专家和其他人士参加了会议.台湾“立法委  相似文献   

16.
受台湾产业能力发展中心之邀,以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刘震涛为团长的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一行15人,于3月5日至3月18日赴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日前回到北京。刘震涛一行是在台湾当局鼓吹“戒急用忍”,有意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降温的形势下访问台湾的,所以该团在台的活动备受关注。日前记者走访了刘震涛,请他谈谈此行的感受。刘震涛首先介绍了访问团在台湾的一些情况。他说,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共有15人,分别来自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银行、台办等单位,他们都是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顾问,…  相似文献   

17.
台湾软件产业(即资讯服务业),是台湾信息工业中脑力密集型、高附加价值、渗透面广、零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尽管目前仅占台湾资讯产业的1/20略多,但台湾当局将软件产业视为21世纪明星产业中的金钻产业,欲发展成为台湾一大主流产业,其发展态势值得研究。一、 台湾当局的推动自1993年,台湾“经济部”开始对软件产业进行规划与推动,首先执行的是第一期《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1993 1997年),执行单位是由“经济部工业局”主管、设于资讯工业策进会的“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工作室”。推动工作的重点涉及产品开发、技术发展、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8.
比利时是欧盟所在地,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盟议会均在此办公,因此,布鲁塞尔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李登辉“执政”后期抛出“两国论”,推出一波又一波分裂祖国的活动,其“台独”路线从隐蔽走向公开。但是,台湾当局很清楚,要实现“台湾独立”,单凭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国际反华势力以及企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国际势力,因而不惜重金把台湾问题“国际化”。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  相似文献   

19.
1月1日,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麻烦制造者”的陈水扁在“元旦讲话”中抛出新“台独”论述,蛮横限制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关系发展投下了新的变数。“讲话”中透露的一些重要政治意涵,更对民进党权力分配产生重要影响。一、“元旦讲话”的实质是鼓吹“台独”分裂,培植“台湾国家认同”陈水扁妄言所谓“台湾的国家总体目标”,大谈所谓“台湾主体性”,声称“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绝对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大政方针”的拟定“一定要跳脱‘一个中国’与‘台海两岸’这种狭隘的思考框架”;国民党执政时期留下来的“大中国意识”,未来要“妥…  相似文献   

20.
立心 《统一论坛》2023,(3):28-31
<正>为拉拢更多国际及港澳非营利组织在台湾设置办事处,强化与所谓国际社会民主人权组织联系纽带,对外增加国际曝光度,对内炒作“拓展国际参与空间”议题,为“国际活动空间”不断压缩的执政困境解套,2021年3月17日,台湾内务部门以“提升台湾国际能见度”为由,修订“外国民间机构团体在台湾设置办事处申请登记作业要点”,大幅简化申请登记程序。这是“要点”30多年来首次修订,美国、欧洲、日本几个政治色彩浓厚的非政府组织陆续在台湾设立办事处,担任台湾当局“政策招牌”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