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全方位的“书画热”,各地的展览馆、文化馆、公园画廊、街头橱窗里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数不胜数;专业画家的作品争奇斗艳、千姿百态;儿童画、农民画、老年书画……也扑面而来,纷呈异彩。农民生活富裕了,敞亮的新居里讲究挂起装裱精美的中堂画;年轻人结婚,希望用雅致清秀的艺术品装点洞房;在各条战  相似文献   

2.
九十只春燕     
在黄植诚的住处,挂着一幅中国画——《归燕图》。画面上,杨柳婆娑起舞,九只春燕振翅飞向故巢。 这幅画是福州画院的老画家潘懋勋画赠黄植诚的。画的题诗是:“植根最是宜宗土,诚意方能奋雄心。寻巢岂论时迟早,展翅飞归故园情。” 十八年前,老画家曾经创作过一幅《燕归故巢》,赠给从台湾驾机起义归来的徐廷泽。当老画家得知黄植诚是第九十个毅然驾机起义归来的原国民党空军人员时。又挥毫画了这幅《归燕图》。老画家在给黄植诚  相似文献   

3.
今年国庆节前后,美籍华人画家蒋宗一、郭大维的个人画展分别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和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行,为中国首都的画坛增添了色彩,受到广大美术爱好者和专家们的好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和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是经常展出国内外名画家作品的地方。这两位画家的展览,观众络绎不绝,不少外地观众特地赶来观看。这两个展览各有千秋。蒋宗一的水彩画以艳丽的色彩表现了美国的都市风光和大海景致,颇受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青绿山水画在其1400年的演进发展过程中,几度沉浮,几经兴衰,近些年来再次进入活跃期,一批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使这一古老画种重放异彩。专攻青绿山水画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青年画家许俊教授,以其特色鲜明的创作,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孙晓松 《学理论》2010,(12):106-108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的中国书画家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物易物为主的生存机制。求画者登门求售,在画店、南纸店、扇庄等地方挂出笔单,或者通过结社、展览等形式卖画成为近代书画家们谋取生活之资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近代书画家生存机制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社会传统的易画方式,总结分析近代书画家们在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实际经营及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记老庄     
去年年底,日本有几家报纸,如《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富山新闻》、《北日本新闻》纷纷报导了中国指画家老庄(庄树鸿)访问日本,参加富山市建制100周年活动的情况,说老庄的画非常受欢迎,展览没几天,展品就被抢购一空,连几幅不出售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5)
正拜师宋雨桂周井源的艺术生命是从拜师宋雨桂开始的,而拜师宋雨桂又是由于牡丹引起的。他忘了生日也忘不了1981年秋天,在阜新市职工美术家协会上,聘请省里专家来讲课。当他看到宋雨桂在现场勾画出一幅鲜活的牡丹时,感觉神奇,感到震惊,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画牡丹,那感觉如同见了神人一般。那一刻,他认识到,他只是一名厂里的宣传员,办办黑板报,画画宣传画,写写标语,搞搞展览。他天地很小,眼界很窄,他与宋雨桂的区别,是爱好与创作,画匠与画家、地  相似文献   

8.
桂林读画记     
桂林山水画,正进入一个空前繁盛的时期。然而,听画家们说,画桂林山水却是一大难事。的确,桂林山水并不是画上数座山峰、一曲漓水、几叶渔舟就能体现的。古往今来,多少丹青妙手,初到桂林时,往往面对这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而不知从何下笔。或者虽画了爿山只水,但形似而神异,体现不出桂林山水清肌丽骨的神韵。  相似文献   

9.
一个海外艺术家同大陆丝织工人共同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似乎还是第一次。这就是美籍华裔艺术家姚庆章先生与上海丝织业的专家们紧密合作,经过江苏如皋丝毯总厂丝织工人精工制作的“超写实主义”织锦画。 今年三、四月间,纽约斯蒂莉亚画廊首次举办了《姚庆章“反映”系列织锦画展览》。画展引起纽约画界人士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超写实主义绘画的一个新的创造。《反映》组画原是姚庆章先生反映纽约现  相似文献   

10.
西京的画气象好。文章这么一起头就有两个月接不下去。因为谈中国画不接着讲笔墨就不通,而我这个人又讨厌(是怕了)谈笔墨。如果有人说我的画无笔墨我不生气,诬我的画有笔墨我也不委屈,谁教我是中国人,摆不脱这耳濡目染?所以凡说笔墨是传统的我听了没意见,进而又说传统动不得,或者只可搬、可套或美其名曰“发展”,我就不信了。不信,是指如果画家果真有病,笔墨技巧能救他命? 最近电视上介绍一个不排名次的油画大展。展后专家们意见希望画家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7,(10)
<正>人物名片王弘力,民进会员,中国连环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沈阳文史馆馆员。1949年至1986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辽宁画报》编辑、创作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其连环画《十五贯》获第二  相似文献   

12.
黄昉 《瞭望》1995,(25)
蔡玉水和他的巨幅组画《中华百年祭》黄昉6用6日,首都,中国美术馆中央展、。来自山东的青年画家蔡玉水,以其苦心创作长达10年的巨幅水墨组画──《中华百年祭》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这组总计长达60米,高约4米的巨幅水墨中国画,以中国...  相似文献   

13.
田家墨趣     
江山 《瞭望》1985,(19)
老画家田辛甫画的《葫芦》,可称一绝!在绿叶扶疏、茎藤攀援之间,悬挂着几个嫩黄色与深棕色的葫芦,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怪不得有人赞道:“笔下有意,情趣横生”、“但得神遇,不以迹求!” 我至今还没有找名画家求画的经历,但耳闻有的画家以方尺论价,尺把大的画儿就要成百上千,少一个子儿也不干,求画真比登天还难。田老身为中国美协河北分会主席和中国美协理事,早已是遐迩闻名的大画家,他能满足我的愿望吗?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画家则把梦印到画上。“南人北归、见虞山如见眷属。”这是青年画家王荣强(南溪)的老乡张岱的话,说的是石头再冷漠也挡不住人的深情所钟。思之思之、寤寐求之,这就成了各人画上的面目。 荣强说他喜欢龚半干,我看不象。画不象别人有啥不好?省得经受敲掉膝盖骨、成天趴在龚贤灵位下面讨生活的苦刑了。  相似文献   

15.
江西国画家杨石朗为人质朴木讷,不善交际,数十年来默默耕耘,自甘寂寞。数年前,他曾刻有一方闲章,印文为“百年以后人论定”。这是借用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记述的“元季四家”之一吴镇颇有自信,虽穷而不以所画媚世的一个典故,杨先生以此自勉。故事说:“吴仲圭本与盛子昭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而仲圭之门阒然,妻子颇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 如今,使杨石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作品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今夏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乎意料地获得行家和观众们的赞誉。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先生说:“杨石朗的画传统功夫很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中国画要做到既有传统,又有新意,很不容易。”著名山水画家李可染对杨石朗说:“今天我连看了三个展览,不过你的画我是一张一张  相似文献   

16.
47岁的中学美术教师李文奎拥有70多把电烙铁。这些电烙铁粗细不一,形状各异,烙铁头有铲形的、锥形的、圆形的、钢丝刷子状的、袖珍笔式的。李文奎并不是有收藏电烙铁的癖好,他象画家要用笔墨油彩一样,这些电烙铁是李文奎做画的工具。他能用它们在木板、纸板甚至是薄薄的宣纸上,烙出一幅幅气韵生动、风格独特的美术作品来。 李文奎的烙画创作始于1972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画幅     
林清玄 《党政论坛》2014,(14):49-49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  相似文献   

18.
宋畅 《学理论》2013,(15):221-223
巴托罗米奥修士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佛罗伦萨画家,是推动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发展的核心力量,他的创作风格和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都显示了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画家。他在绘画上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丰富的绘画经验和新颖别致的绘画风格,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创作对后人的影响上。他的创作风格使一大批画家从中学习到了技法并启发了这些画家的创造力,可以说是文艺复兴盛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旗手。  相似文献   

19.
王宁 《学理论》2014,(2):143-144,169
在日本历史上,与谢芜村是继松尾芭蕉之后又一位享誉俳坛的俳句诗人,还是集南画之大成者。芜村所处的时代汉学风靡一时,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他逐步加深了对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文学理念的认识。在王维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芜村创作的俳句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画意,流露出作者融入自然时淡然宁静的心境和超然洒脱、离俗的处世态度,以"无我之境"的审美心境去观察大自然的一切,感受自然之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除此之外,芜村在创作过程中还渗透松尾芭蕉的幽雅、闲寂理念,在俳、画、禅缘中表现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透露出美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有两位画家相约各画一幅画,主题是“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湖面无波。他得意地介绍其中意境:“你们看,这个湖面平静如镜,蝴蝶也栖息在花朵上停止飞舞,没有风没有雨,又远离尘世喧嚣,完全呈现出宁静来。”第二位画家画的是奔腾瀑布,旁边有一片灌木林,树枝弯到水面,一棵树的树项筑着一个鸟巢,几乎快被浪花浸湿,鸟巢内有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沉沉酣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