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孙德刚 《外交评论》2007,19(6):59-67
准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实体在次级安全合作方针之上形成的安全管理模式,它与联盟、松散联盟、联合和协约等范畴之间存在类别上的差异。准联盟成员出于安全合作目的聚合力量,却不为安全合作签订正式盟约,体现出"联而不盟"之特点。准联盟构建的隐性逻辑是安全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认知共同体或价值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后冷战时期,准联盟外交日趋频繁,这对当今世界的联盟体系将产生"侵蚀"作用。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准联盟将成为其维护安全、提高地位和拓宽海外利益的重要借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美日经贸关系与美日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冷战以来 ,美日经贸关系与美日联盟一直纠结在一起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出乎人们意料之处在于 ,当美日磨擦加剧时 ,美日联盟不仅没有削弱 ,反而得以加强。冷战后 ,在经济外交日益盛行 ,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外交决策中举足轻重的筹码的时候 ,美日之间正在采取一些使经贸利益与政治利益减少冲突的方法以实现经济与安全利益的折衷。冷静客观地分析经贸关系对美日联盟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清美日联盟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馆藏档案考察冷战时期中国培训阿尔巴尼亚实习生这一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个案,解读中阿双方基于两国政治联盟关系在实习生群体中进行的以“塑造社会主义兄弟友谊”为目标的公共外交政策行为.中国培训阿尔巴尼亚实习生的史实表明,革命外交路线之下的公共外交行为的基本特征以追求单一的意识形态共同性为前提和目标,但是由于过分追求意识形态目标,难以实质性地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帆 《外交评论》2002,(2):29-35
冷战后美国的亚太联盟体系经历了过渡与调整两个阶段。与冷战时期相比 ,延续大于变化。冷战后美国亚太联盟的深化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联盟内部的功能性调整 ;二是双边同盟之间的协调加强。今后美国亚太联盟的变革仍将以渐进方式进行 ,突出制度化建设 ,同时增加联盟合作的高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5.
刘丰 《外交评论》2014,(6):90-106
美国在全球各地区数量众多的正式和非正式盟友对于美国维持主导地位和推进其全球战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使盟友采取美国所期望的特定立场、政策和行动,美国长期以来利用说服、诱导或强迫等多种手段进行协调,强化对联盟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霸权护持和防范潜在对手的总体目标。面对中国实力崛起和地区影响力的提升,美国实施联盟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中国在勉力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应促使美国在争端中管控好自身盟友,同时与美国的众多盟友建立更加稳定而紧密的双边利益纽带,避免受到美国联盟管理的干扰和冲击。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和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政治家,以高远的战略视野,恢宏的全局谋划,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纵横捭阖地实践着新型政党外交方略。通过新型政党外交,跨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扩展国家关系领域;通过新型政党外交,跨越国家关系鸿沟,实现国家关系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新国家安全观"中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适时把经济因素注入政党外交领域,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在更高层面上丰富了国家关系内涵,维护了国家综合安全,提升了国家综合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非传统安全观的提出、全球化的影响、全球治理的兴起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气候外交在全球、地区、国家和地方多个层面积极开展起来。当前,全球气候外交呈现“群体化”趋势,在国际气候外交谈判中,大国集团处于主导地位,而小国集团尽管实力弱小,但在气候外交中展现出积极性和灵活性,争取最大的权益。东盟作为一个小国联盟,也顺应潮流,将气候问题提上东盟议程,通过东盟这一组织化形式参与气候谈判,使东南亚国家的呼声不被群体化格局所淹没。东盟气候外交可以分为单边、双边和多边三种形式。东盟各国具备“小国弱者”的特征,其气候外交遵循着特有的外交逻辑,即“东盟方式”与“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8.
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反恐斗争引起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化和大国关系的调整.大国关系的调整及缓和源于大国安全观念的变化.尽管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与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利益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也有较多利益交汇与重合.这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中国积累了新的外交资源.中国可着力于外交空间的开辟和外交资源的利用,扩大"两个利益"间的共同点,同时,缩小并弥合分歧,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五大变化 ,包括外交从受意识形态制约转向按国家利益要求选择对外政策 ;从反体系外交转向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体系 ;从简单地按敌我友划线制定对外政策转向不结盟和全方位外交 ;从在美苏两超中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独立自主 ;从以政治、军事安全为外交主要任务转向重视经济外交等  相似文献   

10.
《外交评论》2017,(2):113-134
2016年的美国大选凸显了谎言在美国政治中的重要影响,也揭示了研究美国外交谎言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米尔斯海默将以国家利益为名的国际政治谎言分为国家间谎言、兜售恐惧、战略掩盖、民族主义谎言和自由主义谎言等五种,为研究美国外交谎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其分类并未建立在明确连贯的统一标准之上,因此,本文提出"战略利益"对"意识形态"的两分法,将美国外交谎言分为战略谎言与自由主义谎言两大类别,以主要的历史实例为支撑,挖掘其中蕴含的战略逻辑,认为美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运行方式的错位、外交决策透明与保密的矛盾、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两种理论力量的消长、国内观众成本、社交媒体对外交决策过程的侵蚀是导致美国外交谎言产生的主要因素。对美国外交谎言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美国对外政策行为的深层逻辑,夯实中美关系的认知基础,推动中美双方以诚相待、客观看待彼此意图,真正落实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1816—2003年间所形成的同盟和在此期间爆发的与同盟相关的战争,采用同盟国家得分与同盟得分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同盟盟约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同盟援助的可靠性,并对与此相关的三个假设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比较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都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形式,也是当今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二者成因类似,本质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和产业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盟书--春秋时代特殊的法律文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盟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应用文体,随着会盟制度的兴盛而繁荣起来,其应用与创作在春秋时代达到了顶峰。从盟书的写定、结构、保存与援引来看,盟书是春秋时代的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书,具有规范行为、监督各方践履相关协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韩同盟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帆 《外交评论》2001,(2):62-66
美韩同盟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进遏制政策的工具.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总体上趋缓,美韩同盟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仍将在东北亚地区继续维护带有明显冷战特征的同盟体系,这将成为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农民阶级的分化与组合速度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的工农之间的利益矛盾依旧存在,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的利益矛盾。因此,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问题,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与工农阶级的联系,就成为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呼唤优良法制环境的支持和配合。这不仅要求为民商事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系统、清晰的法律规则体系,而且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扶持和推动产业联盟健康成长方面的法律职责。通过制定专门规范,为政府行为设定民主约束和程序监督以及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将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作为产业技术联盟的宗旨和原则,抑制技术联盟实践可能滋生的垄断现象,为产业技术联盟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尽管同属于组织创新的范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联盟和根植于地方经济的产业集群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创新,两种网络组织,且形成机理有所不同。二者之间的融合则体现在产业群不断增强的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根据我国产业群的现状,群内企业处于供应链联盟中的低价值环节,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状况才能实现集群升级,进而提升其在供应链联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哪个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占有先机,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北部湾地区城市正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北部湾地区城市具有天然的合作条件,但目前行政区划等方面的障碍限制了北部湾城镇群的形成。打造城市联盟这种超越行政边界的组织,对于北部湾城镇群建设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分子与民主党派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独特关系——知识分子通过民主党派这一政治聚合体有序表达其政治倾向,实现其政治抱负;民主党派又因知识精英的良知胆识、智慧情操显示出诸多特点及风貌。循此可更深入地探究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及价值作用。几点思考:履行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积极表达其政治理想和诉求,不以夺取政权为目的,是中国民主党派的首要特点;民主党派以其政治视野、知识理性、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充分地发挥好参政党作用;民主党派成员要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政治素质、思想境界、知识视野、参政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方能适应时代对参政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