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在公开场合,日本曾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而背地里却又把他当成“迷人的伴侣”。抗战初期,蒋介石喊过一些诸如“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漂亮口号,曾几何时,却又与日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干了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深得敌寇的嘉许。究其原因,是日寇对蒋介石集团采取了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的两手策略,迫使蒋经常首鼠两端。抗战时期,在降日、卖国的问题上,蒋介石与汪精卫有着根本的区别。他最终没有投到日寇的怀抱里,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日寇对蒋诱降、日蒋相互勾结的内幕以及诱降未…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编写《李树一传》征集资料时,据李的亲属等反映,1926年秋,蒋介石路过耒阳,县中土豪劣绅向蒋告状,说李“宣传赤化,扶植工农,镇压县绅”。蒋召公法团主席李树一至杜陵书院横加指责,李大义凛然据理驳斥。据此我们在李传中写了“李树一怒斥蒋介石”一节,文章在有关刊物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认为,北伐时蒋介石是由广西到江西的;有的断言蒋介石根本就没到过耒阳。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3.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4.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心腹。他听命于蒋,尽力“笔耕”以报蒋介石“知遇之恩”,并长期分管蒋介石侍从室。陈布雷文笔优美、老辣,蒋介石最为重要的文案,诸如《祭告总理文》《西安半月记》等均出自他手。  相似文献   

5.
也说“蒋介石上广告”汪骥据《中国老年报》载:前不久,以饰演蒋介石而蜚声海内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孙飞虎在广州为贵阳卷烟厂金熊香烟做广告.他身着长袍,端坐户外,俨然一副“蒋总裁”架势。与此同时,报上商品广告中称,四川刘文彩家酒即将进京。蒋...  相似文献   

6.
陈仪无悔地说:“我相信,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我的。”上篇写到,陈仪受得意门生汤恩伯的鼓动,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逼请,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在形势的推动下,他终于走上了反蒋起义的道路。但是,他的起义计划能否实现呢?……六、蒋介石“下野”,汤恩伯就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使陈仪对接应解放军过江之事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他坚持不在杭州设防,加紧策动汤恩伯起义。  相似文献   

7.
在汪伪十大汉奸中,除汪精卫被打断脊梁骨于1944年病死在日本外,只有周佛海免遭枪毙的厄运.周佛海为何能逃此一劫,个中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周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投机革命成为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后脱党效命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之一,在国民党内显赫一时;最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三巨头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时蒋介石远在重庆,对上海、南京的大接收伤透了脑筋.他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共游击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队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中央军迅速进入敌占区,准备受降;三是要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得向人民武装投降.周佛海在日本准备投降之际,悄悄给在重庆的蒋介石拍了个急电,表示愿为蒋介石效劳,声称他将集合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中央”.并向蒋表示:“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蒋)主席之前.”蒋接到电报后,大喜,立即以个人的名义给周佛海嘉奖,后由蒋伯诚转达给周佛海.周佛海接到蒋的嘉奖,心中分外高兴.8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奉蒋介石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周佛海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  相似文献   

8.
耿耿 《党史博览》2002,(10):9-17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美蒋高空侦察机经常窜到中国内地从事间谍活动。我空军部队针锋相对,仔细研究敌高空侦察机的活动规律和击落它的办法。就在这一时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多次对空政文工团的同志说过这样的话:“我一手抓文,一手抓武。每年能打下几架敌机,演一台好戏,我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从刘亚楼的这句话来看,他把空政文工团的地位、作用,与航空兵、地空导弹兵的地位、作用看得同等重要。早在空政文工团建团之初,刘亚楼便非常重视这支特殊的部队。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关爱着这支特…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9日《书刊报》上发表了一篇摘自《新闻汇报》的文史轶闻———《周恩来蓄须明志》(以下简称《明志》)。《明志》一文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时,曾气势汹汹地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则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的那天早晨,他才把胡子剪掉,实现了十年前的誓言。众所周知,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把屠刀高高举起杀向共产党人。周恩来更是他悬赏缉拿的“要犯之一。”周恩来这时蓄起了…  相似文献   

10.
张荣久 《党史博采》2002,(11):40-41
军用地图对于一位军事指挥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中央根据地时毛泽东指挥红军反蒋介石“围剿”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军用地图,为此他非常苦恼。 1931年9月,他和朱德等人利用游击战术击败了蒋的第三次“围剿”。一天,毛泽东站在山坡上,望着远方发呆,仍在为没有军用地图而焦虑。 这时,朱德大步朝他走来,递给他一封信:“这是上海地下党转给你的!”  相似文献   

11.
祁兵 《党史天地》2006,(11):32-36
李宗仁先生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和军事舞台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早年参加同盟会,17岁就开始戎马生涯,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战功显著。1949年1月,蒋介石自行“引退”,由李宗仁代行国民党国民政府总统职务。1949年底,他拒绝跟随蒋介石到台湾,而出走美国,在海外隐居了1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他有了“叶落归根”的念头,于1965年7月20日从国外辗转同归祖国,一度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逃离成都,乘飞机直抵台湾。在孤岛上重新营造窝巢后,蒋介石痛定思痛,开始检讨起自己在大陆的失败特别是军事失败的原因。对军事战略的检讨首先,蒋介石认识到自己在发动内战之初所实行的“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说:“我们在进攻中虽然占领了许多城市,却要处处设防,尤其是交通要点和后方基地更须置重兵据守,每处至少布置了一团以上兵力,我们的兵力就这样被四处分散,并且都成了不能机动使用的‘呆兵’。而共军则能随时集中主力,采取主动,在我们正面积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治中作为国民党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五度统兵,但都避免了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成为从未参与过反共战争的国民党上将。然而其中第四次统兵却令他后悔不已。那就是1933年镇压十九路军反蒋的“征闽”之战。  相似文献   

14.
闽中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交通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初,十九路军同蒋介石的军队在这里进行一场规模大、兵力多的激烈决战,成为福建军事史上一场罕见的两军对抗战。 1933年秋,十九路军在福建揭竿反蒋,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造成巨大威胁。于是,蒋介石暂停对中央红军根据地的“围剿”,亲自挂帅,就任“讨贼军”总司令,调动陆海空三军共11个师15万兵力进攻福建,企图一举消灭十九路军,摧毁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还暗地派人在闽南和闽中一带招抚原被十九路军惩治过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和第三旅何  相似文献   

15.
受命栖身国民党军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4日。翠柏青青、苍松绿绿的武昌两湖书院的操场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学员们正在操练。一传令兵飞奔而至,急促地对政治科第5期学员郭汝瑰说:“吴委员召见,命你立刻前去!”郭汝瑰整理好军帽,系紧领口,跑步来到校务委员会办公室门前。听到一声“报告”,吴玉章放下手中的笔,轻声地问经准许后走进屋里的郭汝瑰:“南京的优③,你晓得不晓得哟?”郭汝瑰茫然、惊愕。吴玉章神色严峻地将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的消息告诉了他。并说:“蒋介石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17.
工作调动,坏事变好事 1944年春,蒋介石召见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兼顾问事务处处长、立法院立委、陆军大学教授的屈武。蒋介石说:“今天找你来,要告诉你,我已决定派你到陕西去担任建设厅长。”屈武不愿意离开重庆,蒋介石声色俱厉地说:“这是命令!”无奈。屈武找挚友蒋经国。蒋经国说:“老兄,不行啦!有人在委座面前告发了你,说你同共产党暗地勾结,并与苏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蒋介石差点死于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谋杀的策划者既非日本特工,也非汪伪汉奸,更不是地方军阀,而是被其视为主子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943年12月,史迪威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时,罗斯福对史迪威说:“你如果无法与蒋相处,又无法换掉他,那就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并希望看到中国“出现一位真正具有民主精神和合作态度的新的政治领袖。”史迪威令其副手多恩将军执行罗斯福的这项口头指令。多恩拟利用蒋介石将于1944年3月访问印  相似文献   

19.
叶挺初识蒋介石,是在1919年,当时他刚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初到粤军担任第一师少校参谋,年仅24岁。蒋介石也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那是12年以前,他从这个学校被选派到日本陆军学校学习。当时清政府在日本设立振武陆军预备学校,蒋就是在这个学校就读,由陈其美介绍参加了同盟会。与叶挺见面时,他已经是参加过多次战斗的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了。不久又被提升为第二支队司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