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结束了为期10天的中东外交斡旋活动,离开以色列取道埃及回国。鲍威尔走了,以巴关系确没见一丝好转:4月18日夜,以总理沙龙在安全内阁扩大会议上称,持续整整3周的“防卫墙军事行动”已取得成功;4月19日以军坦克重新占领约旦河西岸巴控城市盖勒吉利耶和加沙南部的拉法口岸;4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同意向巴城市杰宁派调查组了解当地难民的生活状况;以色列20日表示将与联合国调查小组合作;联合国中东问题特使22日说,杰宁难民营的惨相令人无法想像;23日,围困阿拉法特官邸的以军引爆了几个未爆炸的手榴弹,爆炸点离阿拉法特只5米左右;23日,以色列总理沙龙出尔反尔决定拒绝让联合国调查小组进入杰宁进行调查,巴以紧张关系的事态还在发展着,也被世人关注着。  相似文献   

2.
乐艳娜  田晓航 《求知》2013,(11):61-63
从埃及清场行动到叙利亚化武危机,国际社会又一次为中东乱局所困扰。从2010年12月开始的被西方舆论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西亚北非动乱,没有给这片已经充满族群教派争斗、社会经济矛盾的地区带来预想的春天,反而在久拖未决、反复激化的巴以问题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动荡名单:伊拉克、伊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3.
一年前的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总理)沙龙强行“参观”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圣地圣殿山(巴方称“尊贵禁地”),并由此引发了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流血冲突。持续一年的冲突至今己造成7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2万多人受伤,双方经济损失以近百亿美元计。 巴以冲突已逾周年,事态发展仍难以判断。9月17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已下达严格实施停的“断然命令”。以色列军方宣布,从18日起中止对巴勒斯坦人发动主动攻击,以回应阿拉法特宣布的单方面停火。正在国际社会都表示欢迎双方宣布停止敌对行动之时,又传来了巴以双方冲突的消息,并造成人员伤亡。是什么原因使这一轮巴以冲突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并且愈演愈烈呢?本刊驻加沙、耶路撒冷、埃及、大马士革的记者从驻地发回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巴以冲突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罗专电 5月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埃及首都开罗签署了实施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的协议,宣告巴勒斯坦人自协议签字之日起,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拥有“主权象征”的有限自治。这是自去年9月13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签署的又一个历史性文件。从而为巴以建立和平共处的新型关系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也为实现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铺平了道路。 此次签署的实施自治协议包括一个协议总纲和3个关于安全、法律权限及民事权力移交的附属文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报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近日对以色列发动的多次自杀性袭击行动,以色列从2月20日开始,对巴勒斯坦自治区发动了新一轮海陆空全面军事打击。以军出动坦克、飞机和军舰,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加沙和拉马拉的总统府以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军事目标进行了多轮立体式、全方位袭击。至此,持续了近17个月的巴以流血冲突再度严重升级。  相似文献   

6.
10月25日,连接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南部通道正式开通投入使用,当天就有数百名加沙居民乘坐巴勒斯坦车辆穿越安全通道抵达约旦河西岸的希伯伦市,并从那里前往西岸各地。巴勒斯坦民政部长塔里菲在安全通道揭幕仪式上称,安全通道的开通是巴自治阶段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是巴以和平进程的又一个成果。的确,安全通道的开通对爱好和平的巴以人民来说是件大喜事,对于关注巴以和平进程的国际社会来说也是个好消息,因为安全通道不仅仅是条沟通加沙和西岸的普通交通渠道,而且是条担负着巴勒斯坦重建与复兴、巴以人民信任与共存、地…  相似文献   

7.
2月8日,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约旦四方领导人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了中东问题会晤。这是巴以领导人4年来首次举行的最高级别会晤。会晤产生了积极效果,达成了停火协议,并分别采取一些友善措施。 回溯近年,以2001年初美以政府相继更替为标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巴以关系发展实际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初以来陷入冲突、倒退和  相似文献   

8.
刘洪 《瞭望》2005,(36)
如果说加沙是一个小丘,西岸定居点问题、东耶路撒冷归属问题、难民回归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如同高山一样,横亘在巴以领导面前,需要他们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作出“更痛苦的让步”。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1)
巴以最后阶段谈判第一轮会谈结束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以色列政府关于巴自治的最后阶段谈判第一轮会谈5月6日在埃及塔巴结束。会谈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巴以决心停止对抗,在和平、尊严和安全的环境中共处。双方愿意实现公正、全面的和平。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7个月马拉松式的谈判,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5月4日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简称自治最后协议)。 埃及与以色列1978年达成《戴维营协议》并于翌年签署和平条约,是在阿以关系史上开创了新篇章。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继去年9月签署了《关于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简称巴以协议)和今年2月草签开罗协议之后,现在又签署了实施自治的最后协议,从而使阿以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解决正在变成现实。它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已经不可逆转。而巴以自治谈判的成功又留给人们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11.
晓钟 《求知》2009,(3):39-41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战争和流血冲突的新闻报道中知道巴勒斯坦的。因而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巴勒斯坦几乎成了冲突、动乱和战争的代名词。岁末年初,就在全世界沉浸于辞旧迎新的欢乐之际,一度平静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重新燃起战火。自去年12月27日起,以色列军对加沙发动代号为“铸铅”的军事行动,这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对该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目前,战事虽然临时停火,但这场战事将如何结束,对未来的巴以关系、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巴勒斯坦警察同哈马斯运动成员最近在加沙地带发生的流血冲突,使所有关注巴勒斯坦命运的人感到忧虑。好在事发几天后巴解组织同哈马斯运动迅速达成了消除紧张的谅解协议,使事态缓和下来。如果双方的关系在对话的基础上能够向积极方向发展,当是巴勒斯坦事业之大幸。 哈马斯运动是1987年被占领土开始起义斗争之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穆斯林激进组织,主要在加沙、也在约旦河西岸活动。它的观点和斗争方式与巴解组织不同,但在争取建立独立国家的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所以它们曾一个从外部、一个在内部领导起义斗争,客观上形成统一阵线,配合多于分歧。巴以协议签署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二十五日,是埃及收复整个西奈半岛两周年纪念日。两年前的这一天,当埃及国旗在西奈东北边境城市拉法和南部重镇沙姆沙伊赫升起时,几千名参加庆祝仪式的群众情绪激动,“埃及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埃及人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达他们收复失地的喜悦:“西奈,祖国张开双臂欢迎你!”“西奈,它回到了亲人的怀抱!”两年时间过去了。在这期间,中东风云急剧变化。以色列在撤离西奈后仅仅一个多月。就大举武  相似文献   

14.
耶路撒冷专电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7月1日返回加沙,从而结束27年的流亡生活,并开始踏上建设巴勒斯坦家园和为进一步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而奋斗的新的征程。 阿拉法特又名阿布·奥马尔,1929年8月24日出生在耶路撒冷,1948年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1949年停战协议签订后,举家移居加沙。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加沙等地沦陷。阿拉法特被迫离开家园,在国外从事武装斗争。 阿拉法特是在当天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晤后并在穆巴拉克的陪同下来到埃及边境的。在开罗,有记者问他重归故里是否有点紧张,阿拉法特激动地回答:“不。我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5.
自9月24日以来,巴以关系终于出现人们最不愿看到的流血局面:愤怒的巴勒斯坦示威者用石块与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军警对抗,导致数十人死亡和上千人受伤的悲剧。这场自1993年巴以媾和以来最严重的流血冲突使巴以和平进程面临严重的危机。 从表面上看,导致这场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抗议以当局  相似文献   

16.
耶路撒冷专电 加沙是地中海东岸的一块狭长地带,面积只有350平方公里,原属埃及领土,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20年后,即1987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爆发了巴勒斯坦人民反占领起义,从此名声大震,世人无不知晓。 起义至今已持续4年多,以驻军弹压无效。今年3月中旬以来,因暴力事件增加,以军事占领当局两次关闭加沙。最近一次关闭始于5月25日,持续达两周。  相似文献   

17.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7)
国际要闻(4月10日-16日)巴以新一轮谈判结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于巴选举的新一轮谈判4月10日至11日在开罗举行。在这次会谈中,双方讨论了未来要选举的巴委员会的立法和执法权限、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以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最近的形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连日来,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派别武装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展开全面激战,巴濒临内战边缘。6月14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被迫宣布实行国家紧急状态,并下令解散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截至目前,冲突已造成近9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哈马斯已全面控制加沙。这次危机是哈马斯和法塔赫之间权力争夺的一  相似文献   

19.
处在十字路口的巴以谈判本刊特约记者刘顺开罗专电自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加沙一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围绕如何实施这一协议展开了多轮谈判。从开罗、塔巴到奥斯陆、巴黎,最后又回到塔巴,几经周析,会谈虽有进展,但在关键问题上分歧犹存...  相似文献   

20.
9月13日,就在有关巴勒斯坦自治的奥斯陆协议签订6周年之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北部的埃雷兹检查站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正式宣告启动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这是巴以和平进程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表明这一进程在经过6年的螺旋式发展之后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双方将最终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定居点前途和水资源分配等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_显然,选择这个日子开启最终地位谈判,体现了巴以领导人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它既是对奥斯陆和平精神的纪念和巩固,也是对奥斯陆和平成果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