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经济法基本问题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可以再进一步分为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即调整国家间经济管制关系的法律为国际经济法,调整跨国私人商事交易关系的法律为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裁决和国内涉外经济法,其中,国内涉外经济法是基础渊源,国际经济条约是主流渊源,国际经济习惯处于边缘地位,国际裁决则具有重要地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主权、非歧视、互惠互利和适度开放市场原则。布雷敦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随后60多年,随着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是国际商法的主要渊源。但两者作为国际商法渊源各有其利弊。国际商事条约的一些内容往往是对国际商事习惯和惯例的编纂,但国际商事习惯和惯例并不因为被编纂就消失了。相反,在作为国际商事条约的一部分而被编纂的国际商事习惯和惯例对缔约国具有确定的约束力的同时,国际商事习惯和惯例对非缔约国仍然具有约束力。在具体的商事案件中,国际商事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的适用因国际商事条约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基于此,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的规定应予以重新考虑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前苏联著名国际法学家童金教授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它在苏俄国际法学上将产生重要影响。 前苏联的国际法学曾独树一帜,其理论体系形成了所谓的苏联学派。该学派特别强调条约的作用,认为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或者说基本的渊源,但对国际习惯则评价不高。在1949年国际法委员会第32届会议上,苏联委员甚至斥责习惯法是落后的,是白人和少数大国统治时代的产物。这种褒条约贬习惯的态度,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设立了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进入了以条约的形式编纂的时代。另一方面,新国家或新政府,基于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的考虑,不愿受带有西方烙印的国际法遗产的约束,条约则由于是国家明示同意的产物,自然受到欢迎。 然而,这一学说在法理上存在着问题。国际法一词的含义,指调整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对国际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的效力。而条约,按照“条约不及第三国”这一公认的原则,是不能约束非当事国的。如果说条约是国际法的渊源或主要渊源,那就等于说来自条约的原则、规则具有国际法的普遍效力。这讲不通。从这一点考虑,不少西方学者坚持习惯是国际法的基本渊源甚至唯一渊源。英国的 郑斌教授就认为,只有习惯才是国际法的唯一渊源,条约仅仅是国际义务而非国际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事惯例是无数商品生产者在商品经济交易活动中共同总结、提炼出来的,使各种经济行为从无序转向有序的,且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系列规范。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是复杂的,并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切成文法,包括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都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适应国际经济交往关系发展形势的需要,而国际商事惯例则具有广泛性、概括性、现实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不可能全部由成文法调整的当今国际经济交往的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涉外破产”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破产,即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处在不同国家的破产,也可称作“国际破产”或“跨国破产”。所谓“破产欺诈”,又称为“欺诈性破产”,是指债务人在本国或国外对其全部或部分财产进行欺诈性的让与、赠与、交付或转移,以期拖延、毁抵或击败债权人,以破产为最终形式的行为。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济组织的国际经济法主体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坚 《行政与法》2000,(2):61-62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能行使权利、义务并具备法律人格者。具备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资格,即能够作为当事人对参与国际法的主体资格,即能够作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国际经济组织是以主权国家为组成单位,为实现共同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多表现为条约)建立的国际实体。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关系的各个领域内都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参与者。在国际经济领域,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是现行国际经济格局的三大支柱。并…  相似文献   

7.
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的目的是以各国在国际法领域承担义务的形式,对构成“国际犯罪”的要件以及国际犯罪与国际法的“一级规则”和“二级规则”具有·哪些内在的联系进行探讨,以阐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①其渊源主要是条约和习惯。在国际法领域,各国具有应有的权利并承担应有的义务。其作用是调整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保护“国际社会(全人类)的整体利益”。那么,什么是“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有许许多多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际贸易惯例的界定 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国际惯例,它大致包括在国际合同、运输、保险、支付与仲裁等领域中存在的国际惯例。但是,要给国际贸易惯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大多数国家的有关立法只是提及惯例,而未给予明确定义。例如,《德国商法典》中规定:“在解释商人之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意义与效果时,应充分考虑到商业交往中适用的惯例与习惯”。与此同时,许多国家贸易立法也都是以“言及而不定义”的处理方式。如,《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及联合国欧洲经济会制定的《关于民商事判决的管辖与执行公约》,都提到了贸易惯例的作用,但都未对其做出任何定义①。  相似文献   

9.
国际性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性国际私法即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法律渊源,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拟从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的效力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汇率的国际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麟 《中国法学》2004,(6):178-180
<正>汇率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或兑换比率,亦即它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 汇率的产生是国际经济交往的结果。汇率问题无论在 国的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方面,还是在对外经济交往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性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性国际私法即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法律渊源,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有效性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拟从国际私法条约和国际私法惯例的效力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经济法是继经济法之后出现的又一门新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关系中许多重大矛盾日益加深和进一步表面化的反映,也是许多国家之间频繁经济交往的必然产物。但是,目前在国外法学界对国际经济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  相似文献   

13.
蔡人俊 《行政法制》2003,(1):4-5,14
行政惯例,又称行政习惯法,其在行政法学的研究中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学者们往往注重于概念的表述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著述中将行政惯例纳入行政法的不成文渊源一节中附带加以论述。学者们一般认为,行政法的渊源有成文法渊源和不成文法渊源。法律、命令、条约等构成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不成文法渊源则包括判例、习惯法以及法的一般原理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刑法渊源是国际刑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常常是进行学习和研究国际刑法的切入点之一。国际刑法的正式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规则,非正式渊源主要包括国际司法裁判、国际组织决议及国际强行法等。  相似文献   

15.
变迁的国际体制中之国际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本次讲演将围绕着国际法律专业人士和非法律专业人士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其目的是想探索一下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巨变对于国际法究竟具有何等意义。如果国际法是用来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 ,那么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喧嚣的国际环境中 ,它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传统上被认为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 ,并且渊源于条约、国家习惯和司法裁决的国际法 ,又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国际法与其所处的国际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战以来 ,那些“产生于现代变化了的国家实践”① 的新规则 ,丰富了国际法。这样的发展反映了 1945至 1987年间国际体制…  相似文献   

16.
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的两个主要渊源,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二者在渊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动,而这种变动将一直持续并始终代的特征。本文对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欲从法和非法律因素这两个角度探讨二者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渊源,而且至今仍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本文对国际习惯的两个构成要素:物质要素与心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求全面准确的理解国际习惯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武汉手表厂创建于1970年,是轻工部定点生产的厂家.其主要产品“武汉牌手表”1980年经部鉴定为国家一级手表,并被评为武汉市优质产品.随着改革、开放和生产的发展,企业的各种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各种经济关系日益错综复杂。为了理顺和调整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这种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强化企业科学管理,增强企业活力,近几年来,我们厂比较注意企业的法制建设,各种经济交往注意按《经济合同法》规定办事,注意把企  相似文献   

19.
从全球环境保护论国际法原则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第二次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各国经济交往频繁,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有些国家已变成了经济上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经济共同体,于是要求制定一些调整各国或各国际经济集团间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各主要工业国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向国外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全球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国际社会制定一些保护全球环境的国家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在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律规范和国内法律规范的统称.通过分析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内在变化,探讨国际经济法在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下对其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认真研究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完善我国有关立法,以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