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贺祥 《学习月刊》2012,(18):10-11
一、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根据社会实践的新变化、新特点,通过对苏联经验的哲学反思、对哲学论争的积极参与和引导,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辩证性,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通"和"应用"问题,从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对民族化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说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他还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就辩证统一规律、真理发展规律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问题、发展问题、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问题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哲学论题,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赵新宇  宋银丽 《世纪桥》2011,(17):27-29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关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的理论文章研究基础,对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揭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图景的探索和实践贡献及其探索中的失误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其伟大的一生中,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辞世都在研究中国历史。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和纯书斋式的研究是不同的。他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创新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创新。毛泽东以他的创新精神,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解决了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诸多问题。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成果。后人将从毛泽东创新精神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军事辩证法是哲学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和表现,是关于军事领域中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理论的光辉贡献。今天,在缅怀毛泽东同志之际,重温他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战争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研究战争必须研究战争的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毛泽东同志在研究战争时特别强调的一个问题。他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毛泽东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运用于研究战争的规律,提出了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中国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内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认真研究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戚义明 《党的文献》2016,(2):118-120
毛泽东认为,改造学术与人心,是探寻解决中国问题大本大源之道的大方向。一旦寻找到"大本大源"并确立起自己的信仰,毛泽东就坚定地用以指导中国实际,执着至信,终生不渝。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毛泽东所倡导的"学有本源",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领导干部要做到"学有本源",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兼顾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加强思想文化修养,将穷理、修身和做事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①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贯穿其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精神。毛泽东不仅将此作为调查研究实践的出发点,也将此体现在调查研究的理论中,最终又通过调查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调查研究充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这种桥梁作用,首先在于,它促成了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毛泽东思想。其实,毛泽东从事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使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即毛泽东思想的萌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实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立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一邓小平理论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内在关系分析中阐发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立场。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坚  相似文献   

11.
李远  李荣海 《求实》2016,(8):4-12
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塑造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历史生动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规律;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连续性规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律。当前,理论研究要改变落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状况,必须进行深刻的自省:研究重心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移;思维方法要凸显建设性思维;对中国"精神"的时代位置有充分自信。  相似文献   

12.
潘静 《党史文苑》2012,(8):47-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群众学习理论、理论掌握群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时,不可忽视的就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出贡献,以及党的各代领导集体对此的实践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他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关键环节、思想灵魂、活力源泉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研究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加强对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邓涛 《党建》2014,(3):31-32
正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这是一个全新表述、新的高度评价。一为什么说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呢?在习近平的"12·26"讲话中,强调了毛泽东同志5个创造性地历史功绩:就是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路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揭示了从国情出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指明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要求、中国实际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路径;开辟了突显中国特色、彰显党的初心、展现群众生活的新表达方式,对新时代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丽娜 《理论学刊》2001,3(4):116-117
毛泽东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观,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的思想.它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运用成果,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形成.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是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思想根基,贯穿于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理论思维的轨迹,对于弘扬理论创新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贡献卓著.一、率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开拓.然而,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片面地理解和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把俄国经验神圣化,使得党的领导人并没有自觉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命题的第一次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文献>2004年第6期登载了肖东波<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探讨>一文.该文说:"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具体化",在这里无疑有"中国化"的意思,但显然并不就是"中国化".那么,究竟是何人何时在什么场合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呢?据笔者所见,在党的文献中,张闻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不过他的用语是"马列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