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中共宜宾地方党史陈列馆》开展了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参观。我循着布展脉络 ,观看一幅幅珍贵图片 ,默读一句句解说词 ,凝视一件件文物……犹如置身在中共宜宾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岁月中……《向导》、《前锋》、《妇女周报》、《中国共产党宣言》和兴文县籍青年秦青川与周恩来等摄于 192 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照片 ,告诉我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 ,宜宾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 ,或在宜宾、或走出国门 ,传播和寻求马克思主义 ,就开始了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创建中共宜宾…  相似文献   

2.
1939年初夏的一天上午,福鼎县警察局门口,一群人围着争看墙上的《通缉令》。敌人要缉拿中共福鼎县委领导人,告发或捉到他们的,可得到500~1000块大洋。就在这时,有个商人模样的人领着两个青年,从北门匆匆地进城,往县警察局走去。这个商人模样、中等身材的人,正是敌人缉捕的中共福鼎县委书记陈辉;身躯魁梧的那个青年,是中共福鼎县委宣传部部长林永中;另一个个儿不高不矮的青年,是中共福鼎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学说与中国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国情世情相结合,制定了功能有别的城乡关系政策,促使中国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尤为难得的是,中共把制定城乡关系政策与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积累了一整套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中共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构建城乡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1946年4月1日下午,中共政协代表王若飞、政协宪草审议委员会代表秦邦宪在重庆参加政协综合小组与宪草审议会协商小组举行的联席会议。会上讨论到省自治法问题时,中共代表与中国青年党代表陈启天之间发生了言语冲突,在中共代表批评陈启天后,陈启天与另一青年党代表曾琦愤而退席。此事后被国民党方面渲染称为"陈启天事件"。关于此事件中批评陈启天的中共代表是何人,向来有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5.
徐兵 《学习论坛》2008,24(5):17-20
中共八大前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关于民主党派的存在问题,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如何,怎样处理这些关系,成为中共和民主党派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和中共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指导方针,既消除了民主党派的疑虑,又为如何处理好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提供了准绳,也为以后探索党派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就把吸收工人入党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于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的党员成分。较早接触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中共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共的成分基本以知识分子为主,工人为次,而农民尚未真正进入中共的队伍。国共合作开始后至五卅运动前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没有大的改变,但工人党员呈上升趋势,农民党员也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7.
广东抗先是全面抗战初期成立于广州的青年抗日救亡统一团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向全省各地发展。他们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积极学习、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持久战战略方针、游击战战略战术,在综合运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形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向广大工农群众宣传的合力。广东抗先得到青年的广泛欢迎、拥护和许多地方实力派及开明士绅的同情、支持。大批进步青年接受中共的指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加入共产党,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成为中共革命事业的骨干,有效地促进了广东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09,(11):29-34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经历了与两国三方(即中关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9.
李逸三又名李楷,武乡县第一位共产党员,中共武乡县党组织主要创建者,中共武乡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生前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逸三就和我大舅赵圭璧、堂舅赵瑞璧(赵向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是同乡,同学,更是志同道合的武乡革命青年.共同的兴趣和革命理想,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青年培养思想及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一脉相承,两者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关系,后者为前者奠定了理论和历史基础。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对于我们用历史思维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相关论述,进一步做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正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早一个多月到中山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参加了反英、反日的游行示威,被学校当局以"行为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苏联与中共的意识形态关系比较复杂。意识形态既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又是存在分歧的一个根本点。双方在意识形态上有过相互支持,但也有深刻的矛盾。苏联对中共在意识形态上存有偏见,习惯于以教条化的态度审视中共的性质,对中共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精神作出非马克思主义的评估。中共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勇于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表现出一个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立自主精神。双方意识形态关系总体呈弱化趋势,其隐含的必然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体现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隶属于中共阑浙赣省委的城市工作部、闽中特(地)委和中共闽粤赣边的闽南地委,相继在厦门建立、发展了自己的组织。她们在厦门大、中学的地下党组织,以厦门大学为中心,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工作,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民主爱国运动和其他革命斗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本文拟就解放战争时期厦门大、中学的地下党组织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的50多名早期党员中,有一对青年夫妇引人注目。他们就是缪伯英与何孟雄。 缪伯英,湖南长沙人,1899年10月出生;1920年冬参加中共北京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的50多名早期党员中,有一对青年夫妇引人注目。他们就是缪伯英与何孟雄。 缪伯英,湖南长沙人,1899年10月出生;1920年冬参加中共北京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相似文献   

16.
沈传亮 《党的文献》2011,(6):103-108
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共一大在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的寓所举行,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这标志着辛亥革命与中共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辛亥革命发生百年来,大陆出版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近十年来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尤为值得注意。下面谨从中共诞生与辛亥革命、中共如何纪念和评价辛亥革命、中共领导人与辛亥革命关系等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7.
《红岩春秋》2012,(4):64-67
中共垫江特别支部、中共垫江县委旧址中共垫江特别支部、中共垫江县委旧址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工农路168号垫江县桂溪小学。1929年夏,中共四川省委派共产党员黄正谦到垫江清理组织,随后又派共产党员周曼华等人来垫江协助工作。他们在垫江县第一高级小学(今垫江县桂溪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并建立了中共垫江特别支部。特支通过举办"读书会",吸收进步青年参加活动,发展了  相似文献   

18.
有关张学良的史料可谓连篇累牍,但是关于这位东北军将领与中共三代领导人之间接触的史料却大多语焉不详。事实上,早在30年代,张学良就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有过特殊的交往;他与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虽然始终不曾见面,可是彼此却神交已久;而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也曾与现旅居夏威夷的张学良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与日共在90多年的交往中,曾为了共同的信仰和理念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也曾因为现实利益和不同的理念而关系破裂互为死敌。从党际交流的视角观察,中共与日共关系演变经历了从亲密无间相互支援到关系破裂及互为死敌再到关系正常化的坎坷历程。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演变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共与日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也使我们能以这一案例为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救灾是中共及其新政权首次乡村社会危机的应对与治理。国家与农民在乡村救灾中既有共同的目标预期,也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就决定了国家以政权为后盾建构救灾语境下与农民关系的同时,农民也以自身的方式去影响救灾语境下同国家的关系。乡村救灾语境下国家与农民关系呈现出协同性和差异性的双重特征。这种双重特征,是乡村救灾中国家与农民利益博弈的结果。对这种双重特征关系模型的检视,促成了中共加快乡村集体化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