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1年社会转型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经历了从右翼自由主义到左翼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再到中间主义的演变,这些社会思潮不断碰撞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与冲突.社会思潮的这种变迁与俄社会转型密切互动.它不仅是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现实状况的反映,也是俄社会一度失范、无序的重要原因.在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下,必须坚持引导确立全民族认可的一元的核心价值观,在防止社会思潮极端化的同时,努力创新培育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以防止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并改变传统的行政手段,逐步确立柔性方式掌控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进行的行政机构改革对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俄罗斯执行权力机构存在着主体性质模糊、中央与地方管辖范围不清、执行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工作方式落后和公务员队伍素质低下等现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制度上、观念上、思想文化上以及立法上多方面的因素。俄罗斯行政改革既顺应了国际发展趋势,又结合了本国特点。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考察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借鉴俄罗斯行政改革中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转型时期法学理论的根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杰 《法学家》2004,(3):57-63
在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中,法学理论的变化如同其国家一样非常巨大,根本性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理论指导,转变为与其他理论学说并列或不被重视的一种理论,认为它是乌托邦,或是一种假说,部分理论预测与实际不符;或认为它已过时,需要用适合社会现实的妥协与协商的观点替代.俄罗斯学界比较认同的是,尽管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有错误和不足,但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全盘否定,不能走极端.俄罗斯学界在苏联时期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和教条化的问题,转型时期也存在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基本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社会转型与宪法的历史变迁之间存在深刻的关联。社会制度的转型蕴含着立宪理念的变革,宪法类型的更替则透视出社会变革的方向。20世纪俄罗斯经历了三次社会制度的转型,相应的也同期出现了三部改朝换代的宪法。期间还有些宪法,但都同属于制度内的演变。本文从俄罗斯1906年根本法开始,以社会变革的发展为脉络,介绍了俄罗斯的宪法演变史,希望从中得出启示,以期有利于同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的宪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联邦制是设计中央-地方关系的制度框架,其中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垂直权力关系和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横向权力关系,而垂直权力的集中与分散是识别集权单一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的重要标准。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向联邦制转型,经历了主权巡游阶段、联邦协议阶段、俄联邦新宪法阶段、地区封建主义阶段和准联邦制阶段。在俄罗斯从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向联邦制转型的不同阶段中,联邦控制和地方自治能力一直是转型与政府改革的重点。改革并没有真正改变中央集权的传统,反而加强中央联邦对区域的控制,并不断削减区域自治,因此,严格而言,俄罗斯是一种"准"联邦制。但是,联邦控制区域的政治目的受到外界超国家层级经济发展和俄罗斯政治传统的影响,俄罗斯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自治能力,促使了"新"区域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刘洪岩  孙熠泽 《北方法学》2009,3(5):124-132
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国家管理体制的演变和社会与国家的相互作用,是俄罗斯早期市民社会形成的社会学基础,从中也可以进一步理清俄罗斯社会从管理客体转变为管理主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为社会与国家沟通主要渠道的社会舆论界在俄罗斯早期市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与社会的每一次冲突与调和,国家暴力与革命者暴力的每一次角逐.舆论界总会向独立迈近一步。俄罗斯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进行的,君主——社会现代化的创始人和长期以来的领导者最终也以垮台而告终。最终,由于最后两位皇帝的缺点以及舆论界忍耐力、睿智和远见的缺乏导致了布尔什维克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7.
《北方法学》2018,(2):150-160
法律自治作为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和现代法治国家建构的基础,近现代以来,虽然各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侧重点有所差异,但确立法律作为社会行为最高的世俗评判标准和法治社会建构的终极目标,俨然已经成为现代法治文明的基本共识。俄罗斯的现代法治转型历时二十余年,已经形成其独特且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规则,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俄罗斯在加速推进法治的现代转型中,一方面对重构的法律体系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使之更加合理和高效化;另一方面,进一步革新法律制度和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俄罗斯司法改革的顺利推进及法治国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是司法改革的产物。俄罗斯国家转型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对全国司法体系特别是仲裁法院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知识产权法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俄罗斯仲裁法院系统内设置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法院,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标志着俄罗斯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了解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审判职能、管辖范围及其在俄罗斯法院体系中的地位,加强中俄双方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具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种若静 《中国司法》2006,(10):102-106
20世纪后半期,芬兰经历了欧洲最快速的结构变化——从农业国转型为发达的后工业化北欧福利国家,其后成为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其刑事政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特色之一即是芬兰由高监禁率国家变为低监禁率的国家。目前芬兰已是欧洲囚犯人数最低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北欧国家的监狱人口比例几乎相同,和俄罗斯和美国等大国相比,芬兰囚犯人口比例仅为其1/10。在长期的监狱管理实践中,芬兰已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监狱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对芬兰的监狱管理制度作一简要介绍。一、芬兰的监狱管理架构在芬兰,监狱管理是刑罚制度的一部分,隶属…  相似文献   

10.
杨昌宇 《北方法学》2010,4(3):117-124
公民权利作为现代宪政的核心主题,是透视俄罗斯宪政问题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视角。自20世纪以来,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宪法,公民权利在宪法中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从宪法规范的语言表述、到公民权利规范在宪法文本中的位次、再到具体的权利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立宪理念上,专制主义、集体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分别主导着1906年根本法、1918年苏俄宪法和1993年联邦宪法。厘清这种变化对当下俄罗斯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有重要的意义,对透视转型国家的宪政发展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