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听说"要大人,还是要孩子"这个奇怪的问题是几十年前从一个少时挚友那里,他是一个很有些才气的青年,可惜早在我上大学时就因风湿性心脏病猝然而亡.他的死,让我难过了很长时间,第一次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他曾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出生是他父亲做出的一个伟大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坐在这儿有点失落,更愿意坐在那儿。"李肇星指了指台下早已坐得满满的同学们的座位。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卸任后,接过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聘书。2007年9月5日一早,在国关学院开学典礼上,"李肇星讲堂"开张了。开口的第一句话,李肇星就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不愿别人叫"前外长",愿意被称为"北大同学"。  相似文献   

3.
我决定辞职了,领导看到我信封上的"辞职信"三个大字,有些吃惊. "为什么要辞职?"领导开口了. "我打算去当教授."我踌躇满志地说.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学》2015,(6):3-13
政府部门面对一个具体的公民时,是先信任他,还是先怀疑他,这不仅关系到彼此合作的状态,也影响到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政治架构。前者可称之"先信",后者可称之为"先疑"。在"先信"之下,除非政府办事部门能证明该申请人是不诚信的,否则不得拒绝。而在"先疑"之下,除非该申请人能证明自己是诚信的,否则政府部门对于其请求事项可以拒绝。"先信"采用信用减分制,"先疑"采用的则是信用加分制。"先信"是"信任+严惩","先疑"则是"怀疑+监督",从而"先信"提升了社会信任,而"先疑"则加剧了社会的不信任。一个国家是采用"先信"还是"先疑",往往与其工业文明和民主化程度有着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絮语绵绵     
一听说郭德纲曾在沈阳表演相声,沈阳的相声界"没有一个人去捧场"。这让我有些诧异?观摩演出,这本是交流艺术、切磋技艺的最佳方式,怎么会遭人拒绝呢?而且是这种事发生在当今,确实让人有点不可理解了。  相似文献   

6.
(廿九) 离开吴主任办公室,一团一团的疑问不由涌上心头.我感到,今天的事儿有点蹊跷:吴主任怎么会对我家的事这么清楚呢?如果都是老妈说的,那老妈对他也有点太信任了吧?而且看得出,他对老妈还是挺关心的,甚至有点太关心了.难道他们有点那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刘运峰 《政府法制》2009,(7X):50-50
<正>前段时间,我到德国首都柏林去旅游,在那里留学的表哥带我参观了柏林几个著名的景点。接近吃晚饭的时候,表哥故作神秘地对我说:"表弟,你也难得来柏林一趟,今天晚上我带你到柏林的‘黑店’用餐,怎么样?"听了表哥的话,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表哥见我一脸茫然,便笑呵呵地向我解释:"我说的黑店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败笔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23):38-38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要将它挂在画室,让学生和收藏家们学习鉴赏." 朋友这么一说,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误看得太严重,否则人家怎么愿拿精品来换.于是,把画换了出去.后来,勃拉克看到那幅画果然挂在显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话了.  相似文献   

9.
本人姓王,名叫大宝。最近我遇到一件非常 难堪的事--我对门新搬来的局长家养了一条 与我重名的小狗,也叫大宝。每当他家里人一喊 "大宝大宝"的,我的心就一惊一惊的,不知是喊 狗还是喊我。 有一次,正是午饭的时候,忽听局长大声喊 "大宝",我当然不敢贸然应声,可局长喊个不停, 后来有点生气了:"大宝,你听见没有?你真听不 见还是装听不见,大宝你给我过来,大宝……" 我一想,这回大概喊我了,因为局长很少亲 自叫狗,而且为了条狗他也不会发这么大的火,  相似文献   

10.
红雨 《江淮法治》2014,(18):48-49
正爱情走了,但心不能丢了当年,他是个穷小子,妻子与他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婚后,他视妻子如"女神",他坚信自己的婚姻是圣洁的;哪怕结婚十年他发现妻子"异样",他亦相信爱情只是被"冷藏",从未走远。可是,郑尚金的出现摧毁了这一切,他触犯了一个男人对爱情的容忍底线,低视了他对婚姻的在乎,并让他在众人冷笑中成为"顶缸爸爸"。他的反击,不只是为了抗诉,更多的是求助,想问一问,面对曾经那份相濡以沫的爱情,他是该拾起,还是该丢下?  相似文献   

11.
唐昌科 《检察风云》2006,(20):78-79
前些时候到厦门出差,顺便去了一趟鹭洲古玩城.在一家"古艺轩"的小店里,我发现一块匾额.或许是题匾者名头太响,被店主人视若至宝,任凭我软缠硬磨,主人就是没有松口转让的意思.晚上回到宾馆,心里还是惦记着那块难得一见的匾额.第二天中个,我再次来到"古艺轩",与店主唠起了"家常",并有意拿出我佩在身上的一件清代羊脂白玉瑞兽挂件让他"掌眼",店主是个玩玉的行家,拿在手里便连声说"好货、好货!"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我见时机成熟,便提出用它来换取店里的那块<勤学益年>的古匾,老板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就这样,我用喜爱的随身之物换回了这块由台湾爱国诗人邱逢甲题写的匾额.  相似文献   

12.
萧峰 《检察风云》2007,(11):54-55
寒冬的黄昏,天空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人影在朦胧中有点恍恍惚惚.北新泾监狱二大门进来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值班民警一看是外单位经常来联系工作的业务员,就打开铁门让他进去.就在他闪身进门时,亮光下,警卫发现他手里拎着一只很大的塑料袋:"站住!请你把塑料袋让我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十监区,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哑巴。入狱两年多来,他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哪怕是对着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在监区干警的真情感化、亲情帮教下,他良知复苏,终于开口说话了……  相似文献   

14.
你需要什么     
梦见我腾云驾雾,周游天宫。而且拜不少神仙为师,学了许多本事。后来我回到人间。沿着大道往家走,遇见了一个中年人。我与他答话,夸耀我在天宫的经历。他听说我学了许多本事,便要我变几样东西给他看。我变了桃子、香蕉让他吃,变了马让他骑。于是他相信了,知道我学的本事不假。我对他说:"你想要什么?我就能给你什么。闭目凝神,展开思绪,好好想想,看看需要什么?想好了,说出来,我给你变。" 他闭目,好像在想。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不见开口。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的一天,天刚亮,张明(化名)已经开着车将杭州路市场一水产店白天要出售的货物送到店门口了。停稳车,杜强打开车门,很利索地开始搬运货物。水产店一个员工打趣地说道:"张经理办事认真,很值得我们信任。"卸完货,接过店主递来的运费,他又辗转别处……"我给杭州路市场的很多个体户都送过货,他们都知道我。"提起现在的生活,张明有点自豪  相似文献   

16.
"以前,许多来送礼的人还是有对策的."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戚师傅则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有些顾客会找出租车代送礼品,"前年,有一位象山的顾客叫我找7辆出租车拉海鲜,谈好价钱,我们就载着礼品根据顾客给的地址,挨家挨户送.去年底以来,我还没遇上让我们挨家挨户送礼的顾客,可能跟新的规定有关."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一个在外省高级法院工作的同学,因业务出众被选拔到一个中级法院任副院长。临行前,他给我发来短信:“虑及你常常从精神上勉我笃学敬业,我此番下派为民做主,特从物质上免你来摆宴庆我,你能否按500元的伙食标准计,以每个字冲抵50元,简单送我10个字的吉言?”当时,我感受得到同学的欣喜状,搜肠刮肚半天,稍有点不识趣地给他发了四个字:“莫忘补长”。短信发出后,我才发觉自己多少有点模仿高人之嫌。  相似文献   

18.
这会儿,我其实有点小郁闷、小生气,邻居大学生小朱又来烦我了。事情挺简单的,小朱租住在隔壁的房子里,他按月出四十块钱,我从路由器上扯了根线,让他“分享”我两兆的宽带。他每次来烦我,都是相同的一句话:“喂,你为什么又拔了我的网线?”  相似文献   

19.
来中国的次数多了,总震撼于中国企业那种一日千里的奔腾速度. 但在一个国际级的论坛上,我还是听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抱怨,他说:"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发达国家的公众却不愿意相信,我们常面对缺乏信誉的指责."  相似文献   

20.
魔鬼之恋     
在他的狂乱冲动中,我任他摆布,我节节渍退,我一败涂地,我又心甘情愿……说实话,甚至我还真有点如饥如渴如颠如狂,恨不能撕碎了自己送出去呢! 我看到他来就觉得浑身轻软,以前那种莫名的烦恼。全被他的到来一扫而光。 这一天本来说好我要到妈妈家去的,都与姐姐姐夫早早就约好了。但是,他来了,他早就习惯不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