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宇 《两岸关系》2011,(10):19-21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两岸文化交流从层次到规模均不断提升。从富春山居图两岸合璧到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从《精诚笃爱——孙中山与宋庆龄文物特展》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从两岸汉字艺术节到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些今年引起两岸广泛关注的文化交流活动均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主办。本期,我们采访到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女士,为我们讲述中华文化联谊会在推动两岸交流之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台湾媒体虽对1997年两岸文化交流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以最近一年来艺文团体来往两岸访问的情形而言,可说是颇为频繁和热烈,对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应有种益;尤其在艺文展演方面,彼此都增加了观摩的机会。”“两岸文化交流已积累了甚多经验。在两岸的政治工动陷入低迷之时,文艺界的互访确有助于两岸民众感情的交流。”这种见解,既客观地肯定了两岸文化交流态势,也中肯地道出了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和作用。一年来,两岸文化“双向交流”呈现出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两岸同胞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人不断增多,投入交流行列的经纪公司、基…  相似文献   

3.
陈筠  吴师 《两岸关系》2009,(4):27-28
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岸关系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岸的文化交流,能够非常有效地使两岸面对面进行对话与思想的交流,进行借鉴和学习;对两岸的互相了解,对弘扬中华文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4)
<正>两岸各领域包括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987年11月,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结束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逐步发展起来。1992年8月,由12名艺术家组成的"大陆艺术家演出团"首次进入台湾,实现了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特别是2008年5月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取得很大发展。如今,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1,(12):39-40
全国台联自成立始,就十分注重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项目的开展,对两岸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无疑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3,(5):18-18
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台湾佛光山开山长老星云法师。 俞正声充分肯定星云多年来情系中华,为推动两岸交往特别是文化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俞正声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合作,不断扩大文化交流,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共同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共同致力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致力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华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截至2014年2月,两岸两会已经成功举行了十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1项协议。两岸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有空前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加深,交流人数和频度大幅上升,交流区域不断扩大、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用中华文化凝聚两岸民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台声》2007,(8):50-52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彪炳千秋。两岸同胞共同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不断增强。用中华文化凝聚两岸民心,才能有效地遏制”法理台独“.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提供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陆影片《可可西里》在台霹获得第41属金马奖,2004年两岸文化交流在临近年底时达到高潮。回望过去的一年.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务司负责人认为两岸文化交流保持了持续的热络,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0.
赵辉 《台声》2006,(11):37-4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1.
长乐市人大常委会关注两岸的文化交流,积极协助做好两岸联手举办的《海峡两岸故宫中的琴江水师旗营史料展览》。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4)
<正>文化交流是今后两岸互动的基础,两岸的经济贸易如果没有文化交流作为基础,那么经济交流到一个地步,一定会出现瓶颈。无论今后国民党与民进党谁来执政,两岸的文化交流是不会中断的。为了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应当"往下面扎根",采用活泼接地气的方法手段,吸引年轻人的  相似文献   

13.
吴宜 《统一论坛》2015,(2):20-22
2008年以来,两岸各领域交流如火如荼,其中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不断提升,但仍面临难以深入的困境。目前看,亟需对两岸文化交流这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深认知,积极排除障碍,才能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深化发展。两岸文化交流的性质和意义(一)两岸文化交流的性质从本质上考察,祖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华文化,两者基因相同,是同质性文化,即"根和魂"都是相同的。因此,两岸  相似文献   

14.
福建武夷山是道教圣地,随着两岸宗教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夷山与台湾的道教文化交流也显得更加热络。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夷山道教协会会长、武夷山桃源洞道观主持、武夷山天上官主持林青道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武夷山建成两岸道教文化交流窗口。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08,(2):62-62
2008年3月8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展”在北京开展。中国统促会副会长张克辉、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郭俊次表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寿山石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特殊载体,将搭建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06,(11)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城市艺术节活动的举办,搭建了两岸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将推动两岸文化团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密切两岸文化往来,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是两岸实现双赢、走向繁荣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7.
赖军 《政协天地》2010,(4):9-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闽台“五缘”的优势,建设两岸交流沟通平台,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加强同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27日至30日,"两岸一家亲论坛"——十九大精神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新机遇学术研讨会在漳州举行,为期4天。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十九大精神与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十九大国家发展蓝图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趋势研究"和"新时代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新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台湾印象     
王立斌  姜海燕 《台声》2011,(2):66-68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应台湾财团法人中华基金会和云林科技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大学的邀请,“东北石油大学赴台文化交流团”一行16人,以“两岸学子一家亲”为主题,成功进行了两岸青年文化交流。8天时间,一路走来,我们开阔了视野,引发了思考,对台湾留下了较深印象。  相似文献   

20.
台湾文化内涵丰富,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相近相通,根部在祖国大陆,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中华文化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基础,相同的民族文化是连结海峡两岸中国人情感的纽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之间的感情,减少敌对意识,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努力,应该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的共识。两岸应该采取各种形式增进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