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徐斌教授新著《旷古书圣——王羲之传》是一部值得注意的思想评传,它没有停留于对王羲之书法造诣和名士风度的渲染,而是直探传主思想与人生的诸多矛盾,在现实与理想、选择与承担、当下与永恒的尖锐冲突中展开一个知识分子的真实境遇,从而体现出人生之为人生、文化之为文化的深度,这是一部传记获得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历史人物尤其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人物,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特别的审美地位和情感寄托,对他们是不能妄下雌黄的.我们应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分析事理、判断是非,进而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诸葛亮治国有方,贤明睿智,光明磊落,忠贞赤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贤相,为后世树立了一座高大丰碑.  相似文献   

3.
开卷必有益     
记得有文章谈到,一次毛泽东去安徽视察工作。南下列车上,毛泽东持《吕蒙传》与随员们谈起吕蒙这位历史人物时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方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上了东吴的统帅”。  相似文献   

4.
郭薇薇 《工会论坛》2010,(6):140-141
电视历史剧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电视历史剧的创作是特定时代的创作者与历史的对话,电视历史剧的接受则是特定时代的观众与呈现于屏幕上的"历史"所进行的二次对话。在电视历史剧中,现实与历史对话的结果体现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对历史人物进行人性化阐释;借历史时空表达现实理想。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委党校朱顺佐副教授新著《邵力子传》,最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为背景,着力捕捉邵力子的思想脉搏,摆脱了以往评价历史人物常见的或一好到底或一坏到底的机械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刻划出一个复杂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邵力子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他经历的朝代多,更表现在他从清光绪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多种形态的社会中,以其曲折多变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凡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内容,情节线索与史实或多或少有联系的,或对自然物(某山、某石、某河)、动植物、人工物(庙、塔、碑等)及社会习俗事象给予历史的解释说明的故事,就是传说.传说内容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地理环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四种成分.  相似文献   

7.
认定不具名媒体报道的报道人物与现实人物一致性的目的,在于认定这种侵权责任的构成.不具名媒体报道中的报道人物与现实人物的一致性仅仅是这种侵权责任构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并不是全部.在侵权责任构成上,不具名媒体报道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以下特点:侵权人在主观上的心态必定是故意;侵权客体主要是名誉权和隐私权,也可能有人格尊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斗争史的研究离不开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井冈山斗争时期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有近450人。经过检索,相关论文共有560余篇,集中出现在1987、1997、2007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人物群体的研究,特殊人物的研究,人物的其他相关问题。研究不足及有待深化的内容有:对主要人物的研究、人物的拓展、各类人物群体的研究、国民党重要人物的研究,此外,研究者还应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比如引入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系如何对待和研究相关历史。只有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认清历史本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恰如其分地看待其晚年错误,科学分析了毛泽东思想,为当前的历史人物评价提供了经典范例,值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其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不仅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面貌 ,还揭示了某些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其美学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高视点大视野的宏观角度 ,全景式地观照历史风云 ;二是由表现事件到塑造人物 ,使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在银幕上 ;三是科学准确、客观的认识历史 ,表现人物 ,既符合历史真实 ,又体现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了迎合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以及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现实需要,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具有长存性、隐蔽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它主要的表现是贬损正面历史人物,褒扬负面历史人物;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赞颂资产阶级发展道路;责难马克思主义,推崇唯心史观等。必须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场景,让祸害谣言不攻自破;占据舆论空间话语权,驱逐歪理邪说出境;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警惕错误思潮蔓延。  相似文献   

12.
惊世骇俗的<洛丽塔>中的人物充满了童话色彩.通过探讨该小说中的人物特色,可以判定,经典童话中的人物受到了戏仿,现实与想象达成了对比,小说呈现出非现实的因素及魔幻与美的气氛.  相似文献   

13.
人民心中有一面镜子,多少有过至高权利、显赫一世的人物,在他身后经过历史的沉淀、冷却,都要经受后代人不受某种约束、不带感情色彩的重新评价,在这里除了政绩、业绩之外,该历史人物的立身作人、道德品格也无法不受到检验.李大钊逝世已经70余年,他之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首先由于他是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共产主义之父的历史地位,同时也由于他具有感人至深的人格魅力,他的高尚品德,感动着当时的人、后代的人,包括反动营垒的人.  相似文献   

14.
<医古文>新世纪规划教材<扁鹊传>和<华佗传>两课,分别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扁鹊传>通过3则医案反映扁鹊的高明医术,尤其是在诊断、针灸治疗等方面的高超水平,塑造了一位享有盛誉、深受人民爱戴的古代名医形象.<华佗传>则全面记述了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华佗的医学成就及其不幸.细读两文,笔者发现<医古文>少数注解不详,使人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有的应该进行注解,但未作注解;甚至有的注解、断句存在错误.这给读者正确理解文意带来障碍.笔者不揣浅陋,对两文中存在的问题试提出己见,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5.
保山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在保山市这一行政区域内,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及内涵的总称,其意义在于它是保山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最高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表现形式、符号,延续、遗留下的痕迹.具体的讲,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山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较为完整的文化特色;②中原文化在保山境内与各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碰撞、融合、演绎的历史及其成果;③在人类文明史上,保山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外部世界对保山的影响形成的历史现象、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6.
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差异产生传播的意义,文化意识也需要在这种差异中构建和保持。在文化质差中,传者需要保持明确的主流文化意识;在文化位差中,传者需要树立一定的精英文化意识;在文化时差中,传者则需要具备较强的大众文化意识。传受双方如果不存在任何文化差异,那么传者的文化意识也可以淡化乃至取消。  相似文献   

17.
词本是一种纯粹抒情性的文体 ,擅长言情写景 ,拙于叙事 ,但咏史词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基本上能达到叙事、言情、议论、说理相结合的标准。咏史词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 ,但作者的用意往往不在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身 ,而是生发开来 ,或发表议论 ,或抒发情怀 ,或借古喻今 ,或借古讽今 ,以图“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8.
包公--包青天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在众多历史题材的戏剧、影视中包公的题材历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老百姓喜欢这个传奇人物的严明执法、铁面无私的胆略和精神;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品格和气质;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的人格和官德.  相似文献   

19.
闽商是个历史范畴,它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经过宋元时期的快速发展,明清达到历史的第一高峰。从历史发展进程看,闽商具有五大特征:能吃苦;多阶层参与商业活动;与政府实力派人物、组织搞好关系;注重乡族势力;四海为家。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独特在于不使用理念的语言表达思考,而是以情感的语言表达思考的理念.<呼兰河传>浸渍情感的写作倾泻了她对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寂寞的歌哭对呼兰河子民卑琐、平凡生活的哀痛,童年感伤的记忆和成年悲惨的爱情皆化作荒凉的情感表达,诠释着生命的荒凉,阐释着沧海桑田,人生无常.字里行间流泻着孤寂中的故园之恋与生命的哀思,张扬着女性意识,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她渴望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