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是否确立以及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是近年来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使这一讨论继续深入,本刊组织了如下笔谈。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小平同志具有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观,而这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又是从经济分析开始、以经济思想为基础的。邓小平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上,因而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构成其社会主义观的主体部分。恩格斯曾十分明确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斯大林对列宁主义曾作出以下概括: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之所以如此,与以上导师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具有深厚的伦理传统,注重把经济学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相结合,从具体的伦理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把利己与利他作为其伦理传统的核心来研究经济问题。我国经济学研究应重视经济伦理的研究,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伦理传统,依据市场化的演进发展不断拓宽视野,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积极的革新。在经济发展中,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经济伦理标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王宽让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产生在中国土壤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理论,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纠正了马恩当年因受历史条件限制而作出的不正确预见,提出和回答了马恩当年难以预见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5.
胡若楠 《学理论》2014,(1):83-86
经济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理论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而经过一百多年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与洗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西学,轻马学"的倾向,这种现象不仅引发了理论界旷日持久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大论战,而且也困扰着高校的经济学教学工作。笔者试图从两类经济学的方法论分歧着手,剖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表现为:经济实力是国家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都认为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军事和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他们综合国力思想的不同点在于 :毛泽东以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主张以政治挂帅推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先导因素,主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才会促进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如何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已成为经济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与此同时,如何吸取其对我国改革开放有用的部分,也提到我们面前。鉴于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对此进行一地探讨,显然是有益的。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既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所固有的辩护性,又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正统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制度经济学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近年来影响巨大,其代表人物科斯、诺斯等已被授予诺贝尔奖,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等。在我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管理学中的管理方格理论引入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师方格和学生方格,总结出教师和学生的五种典型心态,将其结合起来,使教师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态,以寻求有效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怎样从以产品经济理论为根据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以商品经济理论为根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体制,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怎样回答这个大难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在回答这个大难题中,中国改革实践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破改革大难题的两种方策中国破改革大难题的方策,主要有三点:一是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优势同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二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二重性统一起来。一重性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实现自己的生产力扩大再生产服务;又一重性是合理配置生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比较研究他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科学总结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经验,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不断深化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本质目的、实践形式、结合方式、斗争对象的认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深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群众路线思想,是进一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创新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娟 《理论探索》2001,27(6):13-14
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具有丰富创新思想的历史伟人 ,比较其创新思想 ,有共同性 :即两代伟人都是在遵循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两代伟人都具备创新的素质。也有差异性 :即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 ,创新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比较他们的创新思想 ,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硬道理论。邓小平一再强调,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他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邓小平超越以往逻辑方式的繁琐论证,把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性特征,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活动、行为,都要最终以此为标准检验和证明自己的历史合理性。为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断。二、富民强国论。历史的沉思使邓小平做出了一个“反传统”性的设…  相似文献   

16.
当今,古典经济学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古老的经济思想和现代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使斯密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发展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堪称为贸易理论领域的一次革命。本文旨在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件大事。为了使改革进行的更为顺利,效益更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面向世界,开阔视野,既要学习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理论,也要研究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在后面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张:一是“拿来主义”,二是排斥思想,三是批判地吸取和借鉴。现就这三种主张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我党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继承我党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优良传统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不断地使之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一门科学。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出现,是六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我国,它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则是近几年的事。尽管如此,当我们阅读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报告、谈话时,就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诸多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他依据这些理论与观点,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提出了把教育、科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思想。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最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这一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一系列论述,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纠正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的错误认识,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确立正确的改革目标和寻找到正确的改革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