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乘贵广高铁向南行驶,贵定、龙里、都匀、三都……所过之处,绿意盎然。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绿色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调,生态成为黔南人引以为荣的"第一品牌"。森林覆盖率达56%,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之州、幸福黔南"名副其实。回顾黔南州60年的发展历程,从"懂绿"到"护绿",从"护绿"到"用绿",黔南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工业企业入驻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五年,黔南不断激活内生动力,成就了诸多独具黔南特色的大事要事;未来五年,黔南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努力走好新的长征路。创新发展成就新实力当代贵州:从黔南州第十次党代会到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之间的五年,是"黔南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种"极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龙长春:州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黔南州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目标,紧扣生态和文化资源,以抓旅游带发展、促脱贫,奋力打造贵州南部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享有"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美誉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布依、苗、水、汉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6.7%,年均气温16.6℃,被誉为"天然氧吧",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62%。近年来,黔南州以《黔南州推进旅游提质升级着力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为统领,以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着力系统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播出的《大秦赋》,在豆瓣平台上以8.9开分,到目前降至5.8分,口碑一路下滑,成为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独特例子。一般来说,历史剧只要故事流畅、制作讲究、表演到位,都能得到观众的不错评价,《大秦赋》的高开低走,一反历史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值得去反思。正剧不可立场跑偏总体来看,《大秦赋》在制作层面基本满足了历史剧的水准,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价值观取舍。  相似文献   

5.
近日,热播剧《大秦赋》低分下线,让这部号称史诗巨制的历史长篇电视剧尴尬收场。事实证明,给历史加上“滤镜”,给皇帝加上“美颜”,偏离了基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不仅讨不到观众的好,反而会丢失历史剧应有的品质和水准。有人评价,《大秦赋》的口碑高开低走,像极了秦朝赫然崛起却在短短15年后轰然崩塌的命运。古往今来,无数人回溯这段历史,总结这个短命王朝的深刻教训,以警醒时人。是开创大一统基业的“千古一帝”,还是把大秦帝国推向毁灭的“罪魁祸首”,秦始皇最具极端色彩的两个符号已被评述了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6.
正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正加快建设。70年,黔南大地,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从手工作坊,到"三线"建设奠定基础,新型工业化体系日臻完善;从封闭落后,到建设大西南商贸物流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70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13.46亿元。回顾来时路,黔南各族干部群众艰辛奋斗、锐意  相似文献   

7.
总结前朝兴亡得失是中国史学的传统,“述往事,思来者”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泛的话。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赫然崛起却在统一短短15年后走向覆灭,总是被后世翻出来警醒时人。电视剧《大秦赋》包括整个《大秦帝国》系列都浓墨重彩地讲述了秦之崛起,将始皇帝塑造为秦朝历史上的“大男主”,似乎将秦之兴起全然归功于其一身。然而,从蛮夷之地到泱泱大国再到崩盘瓦解,一个帝国政权怎会兴于一姓、亡于一人?  相似文献   

8.
正黔南州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黔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建成"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黔南大力实施"千企改造",重点打造"示范园区",把工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构建工业高地,筑牢强州之基,工业发展"脱胎换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渐强、从粗放经营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次次完美嬗变,一道道历史跨越,凝聚了黔南历届党委政府的智慧心血,凝聚了众多工业战线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职工的拼搏奉献。1956年以来,黔南工业先后走过了艰苦创业打基础、改革调整活机制、科学发展促转型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黔南审时度势、深化改革的根本之策;这是黔南重振旗鼓、后发赶超的得意之作。今年2月21日,黔南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其为黔南建州以来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和黔南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灵丹妙药"。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58年的历史长河中,黔南曾经辉煌  相似文献   

11.
罗大骞 《当代贵州》2022,(46):70-71
<正>十年来,黔南州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谱写了助力建设美丽新黔南最动人的乐章。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黔南州税务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推进黔南税收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融合一体的黔南州税务部门握指成拳、同舟共济,打出了系列改革组合拳,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唱响了税收好声音。在税收助力下,“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名片越擦越亮。  相似文献   

12.
正黔南州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风貌、新形象、新标杆,为第四届绿博会做足准备、做实举措,相信黔南州创建生态之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中国绿色博览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绿化成就的窗口,被誉为中国绿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继前三届分别在南京、郑州、天津举办后,五年一届的绿博会将于2020年8月8日首次落户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山地和非省会城市——贵州黔南。自2017年在诸多候选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后,黔南州各项工作正有  相似文献   

13.
正自黔南州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黔南在既要"赶"又要"转"中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富民强州的蓝图被描摹得更为具体,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黔南的发展,快得有点让人出乎预料:——2011年,黔南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55亿元,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就突破了千亿元大关,整整翻了一番;——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排名由2011年的全省第五位,提升到2015年的全省第三位,且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4.
《机构与行政》2023,(9):8-9
<正>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建设的唯一一个实体性新区,是党中央赋予山东及济南的重大政治任务。2021年6月,济南市委第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了起步区“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发展目标。济南市委编办作为为改革创新提供机构编制支撑的要素保障机关,聚焦优化起步区体制机制,从重塑架构、放权赋能、搞活人员管理、建立引才编制池等方面不断探索,深挖盘活用好编制资源,  相似文献   

15.
"让贵州题材、贵州制作的影视剧能够走出去,热起来,在全国有影响,这就是我的贵州梦。"我从事文艺创作快30年了,真正涉及影视创作是从2004年开始。那几年正是全国影视热的时候。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电视剧有《长征》、《乔家大院》、《历史的天空》等,但是基本没有贵州影视的影子,省委宣传部领导意识到贵州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不能在全国影视文化界缺位,于是给贵州文艺工作者下了创作任务。从我接受任务第一天算起,到完成第一  相似文献   

16.
正五年来,黔东南州坚持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大战略,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跨越,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好风凭借力,乘势启征程。五年来,黔东南州坚持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三大战略。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位置跃升到中游水平,生产总值达939亿元,超额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全州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三个高于"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博、大、精、深,教学难度极大。如何提高《资本论》的教学效果,我从在党校和有关重点高校讲授这门课的实践中体会到,必须注意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从“博”的特点出发,注意拓宽教学知识面,努力丰富讲授内容。《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几千年人类社会大量科学知识的结晶。它广泛涉及人类科学,不仅涉及社会科学,且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科技、数学;它广泛  相似文献   

18.
黄家培 《当代贵州》2011,(23):37-37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定位,到2015年,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人格外懂绿、小心护绿、利用好绿,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发展,奏响大生态时代的"贵州好声音"。完成退耕还林477.4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五年来,从名扬天下的"山地公园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早已成为多彩贵州"调色"中最重要的底色。贵州知绿、护绿,更懂绿。4月16日,在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宜昌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最新出台的《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提出:“到20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