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自主性理论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独立性"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术流派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社会中心"研究范式;回归国家学派提出"国家中心"研究范式;新国家主义学派批判"国家中心"研究范式,提出"国家与社会共生互动"研究范式。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重视国家自主性问题,通过建设现代国家制度,防止陷入国家自主性不足和国家自主性过度的双重困境,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的学科建制是在极为紧迫的时空中推进的,由此导致了学术界囫囵吞枣地接受西方的理论、范式及思维方式等,这极不利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关于中国"观与"根据中国"观是有关思考中国问题的两种思维类型,前者从外部出发将中国视为诊断对象,后者要求以中国为根据来思考中国。批判法学观与理解法学观是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在法学研究中的表现形式。有必要分析与反思"关于中国"观、批判法学观,倡导并构造"根据中国"观及理解法学观。  相似文献   

3.
人大学的法学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学在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产出量、重要学科地位有待提高。不宜继续沿用"人大制度学"、"人大制度研究"等称谓,一般应采用"人大学"、"人大法学"等称谓。人大法真包含于宪法,但是,宪法学真包含于人大法学,不过,宪法学与人大法学真包含于人大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大法及人大法学,反对片面地从研究内容上将人大学与宪法学完全割裂开来。以往人大学研究的理论苍白,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方法的边缘性知识熏陶、训练之缺乏有关。人大学的法学之维阐释是永无止境的,惟其如此,不断提高人大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希冀给法学人们能在这个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增量的愿望和持久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存在一个前提性矛盾,即在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同时,亦极力推崇后现代主义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与后现代主义生态世界观批判向度的迥异,决定了在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新图景上,前者成为后者"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与后现代主义"沉溺于话语之中"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始终展现着强烈的实践性,将"生态劳动"引入环境法的法哲学基础架构,既有利于调和环境法学中相关法哲学争鸣,又有利于应对丰富和迫切的我国环境法治实践。"主客二分"法学研究范式仍未过时,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选择不应只侧重"认识论导向",应坚持"世界观导向+认识论导向+实践论导向"的逻辑理路进入价值研判。  相似文献   

5.
民间法研究范式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法研究作为法学研究的新兴领域,近年来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民间法作为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尚且缺乏最为重要的架构:当下的民间法学科领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总体性研究范式。民间法研究范式阙失的主要原因在于范式意识的缺位和对范式概念认识的混乱。因此,阐明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概念与内涵,对于民间法研究范式的确立与促进学科规训都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与刑法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犯罪学研究事实存在的犯罪,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研究";刑法学是不研究"犯罪"的,其可以称之为"某某罪的研究"、"罪名研究"或是"犯罪的法律解释"。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是上位学科;刑法学是犯罪后学科,犯罪学不只是为刑法学服务。犯罪学与刑法学有着明确的学科疆域界定。犯罪学强调互动关系,将社会和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经验事实化成不同的变量,统计并观察各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刑法学是注释法学,我注法条,法条注我。这种注释方法不应奉为法学研究教学之圭臬。  相似文献   

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相关单位科研实力和探测学科研究趋向的重要指标。在30年中,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权重也在稳步提高。在立项单位中,所属系统高度集中于高等院校。在地域格局分布上,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法学科研力量的迅速崛起,法学知识生产地域格局趋向于多中心化的样态。在法学二级学科方面,法理学、刑法学和国际法学的立项数有所下滑,知识产权法学和环境法学的立项数有了大幅提升。地域立项格局和学科立项分布的变迁揭示了法学知识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忧伤的中国与自卑的法学(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法学的逐步稳健发展,"中国法学自主性"问题逐渐进入了我们反思与检讨的视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法学的这一反思与检讨是严肃的、整体性的,更是认真的。探索"中国法学自主性"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基本的问题,其一为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法学处境,其二为如何对待西方的法律知识,其三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法律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今天中国法学的处境类似于19世纪的德国法学和20世纪的日本法学,因此,当下我们对"中国法学的自主性"问题之反思与检讨自然也就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意义。本篇笔谈紧紧围绕着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与检讨,就在我们反思与检讨的道路上,一种情感上的自卑乃至忧伤跃然于纸上,顿决定冠名为"忧伤的中国与自卑的法学",全篇共分为"自卑的中国法学"、"强势的西方法学"和"断裂的中国法学"三个主题。感谢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园地。  相似文献   

9.
波斯纳以经济学打开法学的"黑箱",科斯以法学打开经济学"黑箱",作为经济学和法学交叉学科的法经济学由此形成两种理论范式,即法律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的法律分析.波斯纳创立的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在为繁荣法经济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误区.重新繁荣法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济的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人类认识实践世界的必然路径。合法的问题意识是真问题导向的、完整的、实用主义的、独立自主的思维范式,在其框架下,一切知识作为素材,具有平等的地位。法学领域中问题意识范式的转化,引发了一系列法学研究方法革新的连锁反应。论题学的复兴在法学方法中带来了法学问题意识的回归;商谈理论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作为特殊问题的法律难题提供了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依据;领域法学在中国法学界异军突起,体现出问题意识视阈下,中国法学方法的本土化创新。问题意识下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弥合了事实与规范间的张力,提高了法律规范指导实践的功用,但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法学方法的决裂。新的方法主要担当传统法学方法的辅助角色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法与神经科学研究以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广泛问题,具体涉及证据、刑法、民法、神经伦理学、法律决策和神经经济学等重叠交叉的应用领域。认知理论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促成该领域的兴盛。从未来的发展看,法学作为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必要吸收来自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知识。概念层级理论有助于说明学科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认知科学与法不等于法学与认知科学母学科的直接结合;认知法学的实质是认知路径的跨学科法学研究;法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是认知科学与法研究这一领域中的子领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历史重任以及社会责任.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角度探寻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从我国农村法治需求的现状以及法学研究、法学教育角度探讨农林高校法学学科的社会责任,以期充分挖掘出并发挥出农林高校在法学学科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进程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法的社会效果的缺失或者说对"法的实质合法性"的质疑上,达成法的价值共识无疑是解决这一悖论的最好方式;制度法学的制度道德论破除了价值共识的神秘外衣,以交往、辩论的程式规范价值共识的方法值得借鉴;借用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范式"的理论作为实现法的价值共识的程序性要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方法论研究是法学研究范式转型中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相同问题而选择相应的合理方法有助于及时、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中国问题导向"成为中国法学研究范式转型的核心动力和趋向,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必须重新反思现有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局限,应当坚持中国问题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化的比较研究方法、丰富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中多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极具原创性的政治命题,大党独有难题的具体内涵有六点:“初心之难”“统一之难”“能力之难”“干事之难”“问题之难”和“生态之难”。新创设的法学一级学科——纪检监察学致力于从理论思维层面,系统剖释大党独有难题这六个方面的破解之道。作为新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纪检监察学的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研究对象的本土性、研究内容的自主性和研究方法的自觉性。纪检监察学主要有纪检监察理论、中共纪律学、监察法学和廉政学四个二级学科。对于大党独有难题六个方面的难点,纪检监察学的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承担着破解其中一点或两点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社会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调整和矛盾消融过程。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作为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与示范,嘉兴的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经验为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7.
由掌控着社会科学话语权的两门学科--经济学和法学融合而成的法经济学使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体会法律体系,其作为法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一面,但由其本身特质,也存在着自身的软肋.法经济学以其实证分析的优势见长,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在分析某项法律制度时,对自身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再进行富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指导性的分析,那才是达到了分析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警察法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法学是以警察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法学分支学科。警察法学的学科地位相对独立,属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应用学科;警察法学主要研究基础理论、警察法体系构建、警察法律规范及适用、警察法治实践等内容。我国警察法学研究贯穿的逻辑主线是警务关系理论,它联接和阐释警察法学各部分研究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警察法学学科体系由基本理论、警察法史与警察制度史、域外警察法与警察制度比较、警察组织法、警察刑事执行法、警察公共安全管理法、警务保障法和警务监督救济法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库恩的“范式”为基础,对法学思想史中的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社会学法学等重要法学流派进行了范式类型划分,总结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研究范式和历史唯心主义法学研究范式、应然型法学研究范式和实然型法学研究范式、概念法学研究范式和经验法学研究范式、建构论法学研究范式和进化论法学研究范式等几个对应性范式,条分缕析,不仅提供了新颖的法理学研究视角,而且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军事法学经过30年的繁荣发展,初步构建了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研究中移植复制一般法学理论成果的痕迹明显,对军事法的"个性"或特殊规律性的揭示不足。未来军事法学的理论创新,在运用法解释学和法社会学方法继续"法内说法"的同时,需要将研究视角转向法外,即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化军事法的研究,通过"法外说法"进一步对军事法的特殊性进行全新理论阐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