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央部委是国务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履行职责和承担任务分工。从整体性治理来讲,部分之间良性协作则总体繁荣,内耗不断会引发国家衰败;中央部委之间的管辖边界和职责交叉难以厘清,部门间争议由此产生。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中央部委带来机遇与挑战,要积极应对首都行政功能疏解,建构起行政机构间的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途径是:立法明晰法律关系,尊重中央部委的主体地位;明确各部委边界,打破部门主义和超越级别,协调部委间关系和整合各方利益;顺畅机构改革,建构行政部门间伙伴关系,在彼此监督和协作配合中互惠互利;分析部委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增强部门政策延续性和部委间的衔接,重归政府整体协同服务民众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着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政放权",通过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的现状,即行政审批权限设置不够明确、行政审批程序运行不够科学、行政审批缺乏有力监督,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项措施:完善立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增强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纵向联动不够,横向部门间资源共享难,监管的手段和办法还不多,地方承接审批事项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依据本地实际加大差别化试点的力度,继续深化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做好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和承接的相互衔接工作,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建立督查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简政放权已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从最近三年的实践看,地方简政放权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在政府自身层面,通过组织机构重组与调整、内部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通过行政审批改革、投资审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教科文卫新领域改革实现简政放权;在政府与社会关系层面,通过优化服务,将政府职能向社会分权。但实践中仍存在部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权力下放不同步、"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事中事后监管方式薄弱的问题。推动简政放权改革需要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持续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发挥网络优势、规范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5.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行政审批效能的好坏。目前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虽然种类繁多、涉及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广泛,但也存在着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不够、中介服务机构行业自律有待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成为简政放权的"中梗阻","拦截"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红利。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的发展,需从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相关服务制度、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中央部委是国务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履行职责和承担任务分工。从整体性治理来讲,部门之间良性协作则总体繁荣,要建构起行政机构间的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途径是:立法明晰法律关系,尊重中央部委的主体地位;明确各部委边界,打破部门主义和超越级别,协调部委间关系和整合各方利益;顺畅机构改革,建构行政部门间伙伴关系,在彼此监督和协作配合中互惠互利;分析部委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增强部门政策延续性和部委间的衔接,重归政府整体协同服务民众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审管关系正在从分散审批走向集中审批,从审批监管一体化走向审批监管相对分离,从以前置审批为中心走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心。在审管关系转型时期,观察Y市设置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改革实践,发现审管分离并不会自然地向审管协同的良性互动转变。本文以审管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理论,按照目的、干预、组织环境对审管分离之后推进审管互动进行演进分析和逻辑解释。在等级科层制的现代政府中,审管分离之后的利益与目的走向分化,出现部门理性和整体理性的背离,而权力(权威)协调和信息联通是实现政府组织一致化理性的工具,审管互动的具体组织形态及其运作方式与所在环境密切关联。为推进审管协同,需要在动力、机制、信息、文化等方面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顺德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简政放权和行政流程改革两个方面同时推动,推行一年来在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动协同治理,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协同审批流程,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配置行政审批权"三集中三到位",优化审批机制及职能体系、提出标准化审批概念,规范政府行政放权行为等方面均取得突破。顺德的改革探索对推动广东服务型政府建设及改革的启示是:政府要积极培育经济和民生领域的社会组织;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承接审批职能操作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需要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予以规范以确保改革的成效;加强广东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事权划分工作。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评估立法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我国的第三方评估立法机制。这一提法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应确定范围和性质:行政立法评估、行政立法前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和重要立法事项的评估。通过对国内该机制的实践情况、成效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拓展第三方评估主体类型,培育第三方评估市场;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条件;建立第三方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加强对第三方评估结果的验收与成果的运用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机构改革必然导致机构的新设与缩减、职能的划拨与承接,衍生机关之间的行政协助配合义务。以机构改革下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本次机构改革中,公安机关与监察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移民管理机关之间存在协助机制不畅、法治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因此,应当明确法定机构的职责、出台行政协助程序的立法、运用非正式规则、在组织层面设立协调机构以及将行政协助纳入绩效考核,最终提升机构改革下机关之间协助配合机制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相对缓和的手段,行政备案被日益广泛运用于行政管理领域。但由于立法上缺乏规范,实践中行政备案较为混乱。特别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之下,行政备案逐渐成为被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 "避风港"。设定行政备案的边界,应当考虑能否有助于行政目的的达成、能否提高行政的效率、是否给行政相对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等因素。根据上述原则和考量因素,已经通过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方式进行事前管理的事项,可以通过行政检查、行政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管的事项以及行政机关之间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机制获取信息的事项都不应当设定行政备案。  相似文献   

12.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是公安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治安行政管理应从加强行政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入手。一是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条件;二是引入监督机制,搞好审批公开;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四是完善行政审批救济程序;五是加强后续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3.
铁路行业的政企分开拉开了铁路改革的大幕,未来的改革道路需要法治来保障。立法先行是铁路改革成功的前提和保障。铁路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需要通过法律来确定;改革中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法律来调整;改革的目标和步骤应当通过民主立法和公众参与的程序来确定。铁路改革立法的核心内容是理顺并确定铁路行业内的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铁路改革中的市场化与私有化之间的关系、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铁路改革的关键是通过法律来构建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明确监管的内容、方式和机构。  相似文献   

14.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迫切要求,针对目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改革原则,完善监管机制等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话回访、窗口暗访、现场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湖南A县行政审批改革进行了深入调查,湖南A县采取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权力监管、规范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服务新路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行政审批的整个流程来分析,行政审批改革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来源于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应从事项清理、流程简化、业务培训、平台建设、权力监管、优化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方能推动行政审批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核心一环。从地方政府政策文件视角,分析了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演进路径即动力机制、改革内容、结构框架等维度上呈现出的重要特征。动力机制上呈现出中央主导与地方跟进的特征,改革内容上表现为从单一平面向多元立体的路径特点,结构框架上呈现出由宏观到具体的改革轨迹。分析这些改革特征以及衍生的改革多维度不平衡的问题,包括行政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格局、审批权力结构实质与程序之间的不平衡,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构政府层级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权力结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府监管是解决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现行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一是监管主体的合法性缺失,二是监管体制不畅,为此,应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行政组织法的立法活动,从根本上抑制权力的失控。建立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归属于国务院直接领导的监管机构,加强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真正实现对市场主体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行政体制改革的宗旨应该是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而有效供给。公共服务的供给组织不仅包括政府机构,还包括市场和市民社会组织。公平而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体现为不同类型的供给组织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这构成了复合治理框架体系的基础。复合治理的框架体系呼应了复杂系统的组织特征——多样性、复合性、镶嵌性、冗余性和韧性。进一步讲,供给组织间关系是政府间和部门间关系的原型,复合治理视角下的行政体制改革意味着从政府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走向公共、私人和第三部门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改革后的行政体制呈现出政府间关系镶嵌于部门间关系之中,政府不仅是公共服务的供给组织,而且也是复合治理框架体系中的元治理者。  相似文献   

19.
政府事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政府的跨部门协同,但其前提是电子政务中互用性的实现。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网上行政审批为例可说明互用性的关键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审批信息量大、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基于这一内在特点,审批部门之间信息的互用性便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的关键点。项目代码系统和证照共享系统作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互用性的基本支持,可以从加快审批信息标准化与有序化、推动信息共享与信息监管等方面,整体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效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强调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对行政审批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和管理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建立规范运作的审批机制 ,完善对审批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