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自然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道义性之所在。然而,至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各界尚缺乏基本共识。如何依托中国文化的传统,借鉴人类文明的合理成果,将古今中西互参融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做出比较明确的阐释,显得十分迫切。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基地(核心价值体系)下属公平正义课题组合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党治国理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认真学习和把握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人各尽所能,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使人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人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3.
对产生于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数字视角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这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三大历史时代背景、三大历史阶段及三大思想来源;同时还有三大基本内函、三大理论创新和三大中国特色;它解决了三大时代课题,具有三大重要意义;通过考察这一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中可以得到三大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和建设改革实践开辟的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赵绍敏 《思想战线》2004,30(5):10-15
在中国历史命运决战中产生了两大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党的第三代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做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过百年、稳定发展长过百年和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思想指南与理论标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在这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实现路径的自信,理论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实现梦想的行动指南的自信,制度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实现梦想的根本保障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三个不动摇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三个不动摇明确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的政治定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的事业方向和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动摇的宏伟目标。从理论上全面把握三个不动摇提出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的共生逻辑,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潘在清 《新东方》2007,(12):50-54
关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2月20日已提出来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六次提到社会公平正义,说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平正义?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要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现在是否存在着不公平正义的现象?如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应当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何树立大历史观,学习好和研究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值此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之际,本文根据历史发展客观的内在机制和机理,提出以改革开放史为中心融合“四史”,连续、整体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及宝贵经验。本文的独特性在于,它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学习并吸取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比较成功地维护了苏联模式中社会主义的因素及其体制的优势,革除了其弊端;使中国从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刚性转变,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锐意进取,进行了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视阈下,在中共执政理论创新的逻辑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现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在创新发展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构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目标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都贯穿着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坚实现实的路;探索开拓的路:攻坚破障的路;愈益宽广的路;人民大众的路;不可逆转的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锐意进取,进行了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改革开放视阈下。在中共执政理论创新的逻辑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些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在创新发展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重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工作方面真正实现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三个方面的转变,这是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2005,(2):1-1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6.
李青 《前进》2005,(6):27-29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客观形势,使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异乎寻常地突出起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可见,文化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问题。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全面推进。同时应当十分深刻地意识到,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逐渐突出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
李斌 《新东方》2012,(5):5-9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简称7·23重要讲话),这次重要讲话是为即将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八大统一思想、凝聚思想的一次理论吹风。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对此,笔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六大建设等四个关键词入手,进行一定意义上的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充 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 政治任务,也是统一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首先,统一 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作 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与中国共产 党的建设息息相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  相似文献   

19.
徐琛  吕梁山 《岭南学刊》2007,3(6):85-89
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道路,实事求是地承认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公问题和倾向并预见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公平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震动中国,中国力量震撼世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正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正在实现奥运百年梦想的中国,在5-12汶川大地震残酷的洗礼中,再一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面对危机考验时中国政府的快速与成熟、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与坚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