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宗 《湘潮》2014,(1):11-13
毛泽东与湖南铁路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早期,他深入长沙、岳州(今岳阳)、株萍等地的铁路工人中调查工人疾苦,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铁路工人开展斗争,书写了铁路工人运动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2.
夏远生 《湘潮》2013,(3):11-13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先后50次回到家乡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累计时间有300多天。他曾经说:“我要搞几个调查的基地,一个放湖南。”在湖南调研期间他在三湘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史实、故事、佳话。  相似文献   

3.
夏远生 《湘潮》2013,(2):13-1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长于湖南的毛泽东,亲水,亲山。作家王以平记录过一则青年毛泽东《游泳启事》:“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回湖南视察指导工作之余,多次在家乡的江河水库里游泳,并号召“要大力开展游泳”。  相似文献   

4.
夏远生 《湘潮》2013,(9):9-12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达湖南长沙,住进了省委九所六号楼。这次回湘休养了114天,是毛泽东生前回湖南的最后一次和最长的一次。其间,发生了许多休养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欧金林 《湘潮》2010,(1):51-56
<正>在北伐战争的推动下,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到1926年11月,全省75个县中有29个县成立县农协,19个县成立县农协筹备处,7个县建立通讯处,会员136万余人,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湘潮》2013,(5):10-13
毛泽东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用以休息身心和调节精神的办法,除了游泳就是看戏。他最爱看的是湖南地方戏曲,湘剧、花鼓戏、皮影戏、木偶戏,那浓郁的家乡生活气息和熟悉的乡音,使他倍感亲切和愉悦。  相似文献   

7.
夏远生 《湘潮》2013,(8):9-10
毛泽东在治国理政时,一向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指导和促进现实工作。他在50次回湖南考察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是随时随地谈古论今,向历史学习智慧、汲取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多次在湖南观看传统戏剧节目,经常发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意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借鉴历史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夏远生 《湘潮》2013,(1):18-20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数十次回到家乡湖南,身在故园,仍日理万机,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关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随时处理了不少的国事外事。他先后在长沙12次会见各国宾客,促进了中国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国际主义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应该相互支援的思想。在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觉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 ,邓小平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 ,实现了这一思想的重大转向。其原因 ,既有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主观认识的提高 ,也有两代领导人在个性上的差异。根本的 ,还是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要求、全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1956年5月30日,毛泽东乘飞机从广州返京途中停机长沙,在蓉园住了一天。  相似文献   

11.
杨五星 《唯实》2004,3(8):21-25
国际主义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应该相互支援的思想.在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觉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邓小平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实现了这一思想的重大转向.其原因,既有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主观认识的提高,也有两代领导人在个性上的差异.根本的,还是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要求、全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杨五星 《唯实》2004,(9):21-25
国际主义是马克思关于世界无产阶级应该相互支援的思想.在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觉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邓小平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实现了这一思想的重大转向.其原因,既有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主观认识的提高,也有两代领导人在个性上的差异.根本的,还是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要求、全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夏远生 《湘潮》2013,(7):8-10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湖南农民儿子的毛泽东,一有机会就离京外出,深入大江南北的各省市自治区,亲近基层群众和工农业生产。在湖南,他留下了情牵“三农”的佳话。  相似文献   

14.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达五年半时间,学校实行的民本主义教育理念和育人措施、注重学生自治实践的素质教育、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对毛泽东的为人处事、品行习性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成为一个追求远大理想抱负,景仰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成为一个做事从实际出发,讲究持之以恒的人;最终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  相似文献   

15.
“住不下到我那边房子去住,那里能架铺”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第二天清早,毛泽东看到了正在禾场上忙着干农活的农民李文贵。李文贵做梦也没有想到毛泽东会这么早突然出现在自己家门口,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急急忙忙从家里拖出几条板凳,让毛泽东等人在禾场上坐下了。毛泽东坐在地坪里的长凳上,笑容满面地和他拉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16.
丁毅 《党的文献》2006,(6):32-36
长征前后的诗词创作,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诗词中体现的毛泽东的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7.
1959年3月19日,毛泽东在长沙观看了湘剧《生死牌》,提出学习海瑞“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精神。毛泽东看完戏后,接见了该剧的主演刘春泉等人,直呼刘春泉为“老朋友”,并说:“这戏很有意义。黄伯贤不愧为人民的清官。”  相似文献   

18.
夏远生 《湘潮》2013,(12):8-11
毛泽东一直倡导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他视察全国各地,有意识地接触大量的干部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密切党群关系。在待人接物方面,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体现了伟人风范。他在湖南曾经重申八项注意,要求“对人民,对战士,对下级要和气,不要骄傲,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相似文献   

19.
1960年冬,湖南华容县生产队长贺凤生到北京向毛泽东告御状。贺凤生的父亲贺晓秋当年曾同毛泽东一起参加了韶山地区农民运动。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贺凤生。贺凤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见毛泽东就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全倒了出来:“主席,您晓得农村现在的情况吗?晓得下面刮‘五风’吗?晓得现在有些干部作风坏吗?您想不想听听这些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哇,我正需要听听这方面的情况,越具体越好,要真实情况,不要掺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只有贺晓秋的儿子才有这么好的礼物送给我。”贺凤生不假思索地掏出一摞子大跃进集体食堂油印餐票递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夏远生 《湘潮》2013,(4):11-13
时人纷说“中国梦”,伟人毛泽东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中国工业化之梦。革命战争年代,他在延安时指出:“要使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52年,他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也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回湘,也特别关注湖南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