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后,为解决申诉难、执行难的问题,对申请再审的事由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加细化,较之以往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统一了法院的再审事由和检察机关的抗诉事由。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应提高对民事抗诉事由修改意义的理解,适应新形势,加强和规范民事抗诉工作,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履行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抗诉法律制度是检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发挥其作用,应以“以法律真实和程序正义为基础,依法纠错”为指导思想,当事人申请抗诉和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抗诉相结合,细化抗诉法定事由,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调查取证权,明确抗诉的时效、次数及审限,健全抗诉程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抗诉权的规定,阐述了现行立法的缺陷及其对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的影响,并从抗诉期限、抗诉范围、抗诉主体及再审法院、抗诉事由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现行民诉抗诉制度的几点建议,以期民事抗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运作。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素珺 《前沿》2006,(12):158-162
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由于立法规定存在种种弊端与不完善,故缺乏可操作性,已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和程序公正。针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当事人申请再审难以及再审事由过于笼统等缺陷,本文提出了建立民事再审之诉制度、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取消检察机关抗诉权、限制再审次数和再审案件标准确定化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5.
民事抗诉再审级别,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具有法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哪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哪级人民法院再审。由于我国民诉法对这一程序规定得过于笼统,又由于检法两家在此问题上“各行其是”,从而严重影响了民事抗诉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的质量。笔者仅就此问题进行粗浅辨析,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6.
民事检察调查权是指检察机关为依法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在提请或提出民事抗诉前收集有关作为抗诉依据的事实材料的权力,我国现行法律对其没有明确规定。文章从赋予检察机关民事检察调查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对民事检察调查权的概念、特征、行使原则以及具体制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民事检察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张立生  彭涛 《前沿》2010,(18):108-110
我国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就已经确立了民事抗诉制度,但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于民事抗诉制度的存废一直颇受争议。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为了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的公正性,民事抗诉制度应予保留,且应完善,不宜废除。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民事抗诉制度缺陷的反思,结合两大法系典型国家在民事检察等相关制度上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质疑民事案件抗诉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法律监督和行使其职权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民事抗诉的规定散见于《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民事案件的抗诉制度进行规定是在 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 ,除此之外 ,最高人民法院仅对民事抗诉制度作过一些司法解释。这是当时民事诉讼职权主义诉讼结构模式和移植前苏联民事诉讼制度的产物。《民事诉讼法》颁布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司法改革 ,特别是民事诉讼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民事诉…  相似文献   

9.
重新认识刑事抗诉制度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刑事抗诉包括对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和对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抗诉,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实行监督[1]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 这些论述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确立的检察监督原则和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但是,对于抗诉在保障法制统一和司法公正的法律机制中处于什么地位、在当事人权利救济机制中应有什么作用以及抗诉的合理性基础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界定。(一)审判独立的相对性既是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采用事后监督的方式即抗诉制度来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其直接的目的在于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在我国现阶段,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既不能取消,也不能弱化,而是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使之在程序上更合理,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现状我国的民事调解指的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是建立在以事实为根据的基础之上的,它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做人的思想工作为主要内容,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为主要方法,强调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强调提高诉讼效率与实现公正的统一,追求的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的组织形式、方法和原则比较灵活,如规定“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  相似文献   

12.
抗诉是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法定方式。正确理解和执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有关规定,对于积极有效地发挥检察监督的职能作用,保证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事抗诉的对象。民事抗诉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它的对象只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而非调解和决定,也不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那么,是不是任何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都可作为民事抗诉的对象呢?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民事抗诉制度作为国家公力救济的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是监督权与审判权相互制衡的具体体现,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意义。2012年新民诉法实施后,在原民诉法的基础上对民事抗诉制度做出了适当修改。对新民诉法下的民事抗诉制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其积极现实意义,并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玉国 《前沿》2006,(11):170-173
现行民事诉讼法经过我国经济一、二十年迅速发展后出现了不少同当今社会现实不适应的症状。检视民事诉讼的原则不难发现整个民事诉讼法体系的革新,首先要对民事诉讼提纲挈领的原则部分进行逻辑性、统一性整改。应当将现代社会的“发展原则”精神、“以人为本原则”的精神融入民事诉讼的原则之中使之与民事诉讼其他合理原则构成一个内在和谐统一的自足原则系统,这样就可能促生一个新的理性和可发展的科学民事诉讼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施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监督的技术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施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谨慎而适当的运用,建立和贯彻“既要实现司法公正,又要维护审判权威”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从各地调研材料看,在具体贯彻这一要求时,需要着重注意三点:一是突出监督重点,限制监督范围。检察权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即维护公共利益。民事抗诉也应基于这一性质。在民事抗诉中的公共利益,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维护,如国有资产流失,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以及公益性利益(如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等。其二,虽然主要涉及公民或法人的个别利益,但司法严重…  相似文献   

16.
论权力道德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行使行政权力遵循道德原则 ,就是要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坚持真、善、美的统一。行使权力坚持真理原则就是坚持了行使权力的“真”;行使权力坚持公正原则和正义原则就是坚持了行使权力的“善”;行使权力坚持廉洁原则就是坚持了行使权力的“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立法中的缺陷集中表现在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错位、再审事由重实体、轻程序、再审时限和次数、再审方式和范围不明确。要转变立法指导思想、建立再审之诉制度 ,明确再审事由、时限和次数、方式和范围 ,以推动民事再审制度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交通肇事类刑民责任竞合案件中的刑民关系存在误解和混淆,对刑事责任是否影响精神损害赔偿认定因而存在不同处理方式;加上对《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适用较为混乱,导致司法审判中诉讼方式、诉讼事由、刑事罪名等都可能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因此,实务审判中需要厘清刑民规定的衔接适用,明确刑事责任不能替代精神损害的民事赔偿权利,统一刑诉司法解释适用,坚持交强险中赔偿受害者精神损害,以逐步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抗诉行为的性质、抗诉行为的目的和抗诉行为的效力。阐述了人民检察院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地位,既区别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又不同于人民法院,而是以法律监督者的特殊身份出现,人民法院和民事诉讼当事人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0.
诚实信用原则形成了商业习惯 ,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历史渊远流长。在不同时期具体含义有所不同。现代意义的诚实信用原则是由1907年瑞士民法典确立的。其第2条规定 :“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它是诚实信用要求和自由裁量权的统一。该原则一经确立 ,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纳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 ,被学者称为“帝王条款”。我国也于1986年将现代意义的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民法通则》。其第4条规定 ,凡一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均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