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马洪武教授主编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是当前出版界难得的一本好书 ,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第一 ,该书是一部关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通史 ,填补了该史学领域的一项空白。首先 ,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些敌后抗日根据地史 ,也包括华中各抗日根据地 ,可是都是各自省属范围或地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史 ,如江苏省编写出版了苏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史 ,安徽省编写出版了皖江、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 ,湖北省编写出版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史 ,浙江省编写出版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 ,河南省编写出版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史等…  相似文献   

2.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1935年末,东北的抗日斗争转入高潮,各地的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在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所开辟的这些抗日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战场和东北抗日斗争的中心。 1936年,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有了很大的发展,抗日游击区亦随之扩大,出现了东满、南满、北满、吉东四大游击区。抗日联  相似文献   

4.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培训教育革命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全部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战略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纵横转战于两广地区,有力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创建和发展巩固了以东江、珠江、琼崖、南路等地区为主的华南抗日根据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是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后方,是歼灭和驱逐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教育工作是华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抗日武装斗争以及一切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群众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持和牢固保障。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显然是和有效的教育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是我国抗战史上开始最早、历时最长的文化战线反日斗争,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情怀的文化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以笔做刀枪,以革命刊物、文化团体、文艺舞台为阵地,通过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活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唤起民众民族意识,激发民众抗日热情的抗日爱国活动,是与群众和抗日联军的武装抗日斗争相配合的另一条战线的抗日斗争,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世纪风采》2020,(6):F0004-F0004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连云港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陵园标志性建筑——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罗荣桓、肖华、陈士榘、符竹庭、陈光、黎玉、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了当时的落成典礼。它是一座在战争年代由当地军民一边作战一边修建起来的烈士陵园,被誉为"苏鲁第一山"。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8.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9.
范艳茹 《世纪桥》2005,(9):30-33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在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伤亡数万人,约百名师以上干部战死疆场,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征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瓦解伪军、警,东北抗日联军采取了很多方式,通过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嫁就嫁抗日英雄、不嫁亡国奴”、优待俘虏等方式,使很多伪军哗变、订立反日同盟等,支持东北人民抗日。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向我们披露了在白色恐怖下,那鲜为人知的战争心理战——东北抗日联军的瓦解伪军、警工作是东北抗日联军从政治上动摇伪军、警军心,削弱伪军、警战斗力的策略和手段,对夺取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降日东北军掀起反日兵变怒潮东北抗日战争中,中共满洲省委和抗联各军领导人,十分…  相似文献   

11.
骆积高 《探索》2005,1(3):17-19
毛泽东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一切拥护抗日的人们是抗日民主政权的执政的社会基础。抗日民主政权在执政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执政人员比例上实行“三三制”,在执政方式上推行“精兵简政”。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对抗日战争根据地的绝对领导权。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为我国新时期共产党如何执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赵尚志将军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发展的关键性历史时段,对抗日游击战术不断地进行全面性阐述,博采中外各方之精华,结合东北抗日的实际,精辟概括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特别是深入阐述东北抗日游击战术群众性的根基问题,不但推动了北满抗日游击战争的长期坚持,而且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的理论宝库,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军事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东北抗日联军1940年、1941年大部队集中到原苏联境内“野营”整训期间,对东北的抗日斗争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组织小群部队回东北进行抗日斗争,长达4年之久,是东北抗联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苏境派出的和留在东北坚持斗争的小部队,虽然人数不多,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也没有较大的战斗,但是小群部队在东北的抗日斗争活动,体现了抗联主力部队进入苏境以后,仍然十分重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时刻准备重返东北战场;体现了抗联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取祖国解放所坚持的伟大斗争的连续性:体现了抗日联军始终是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旗帜。由此可见,抗联小群部队4年多的抗日斗争。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中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东莞,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地区建立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马彦超 《世纪桥》2012,(4):22-25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抗日游击斗争,大批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R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相似文献   

16.
崔晓梅  张文 《世纪桥》2000,(3):24-25
“九一八”事变后,最早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兴起的武装力量是抗日义勇军。他们高举反日大旗,同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拚杀,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在支持义勇军抗日斗争的同时,积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团结各抗日力量,在冰天雪地和丛山密林里进行了十余年的游击  相似文献   

17.
房福贤 《理论学刊》2005,(9):108-112
从文学的意义上讲,战后的抗日文学才是真正的抗日文学。前30年的抗日文学虽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整体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新时期的抗日文学不仅完成了从“文学抗日”到“抗日文学”的历史性转变,也开创了中国抗日文学的新时代。变化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学走出了以民族的最高利益为单一立场的国家化叙事模式,也走出了战后30年以意识形态为主要立场的集体言说方式,开始了立足于民间视野和个人话语基础之上的抗日历史的文学重构与叙述。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全民族范围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抗日的高潮。在此背景下,经过国共双方和各界妇女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既有组织形式又有共同工作纲领的妇女抗日统一战线,为团结广大妇女开展抗战建国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仅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导致了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夭折,使抗战建国大业遭受损失。妇女抗日统一战线是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它随着国共合作的顺利实现而形成,又随着国共合作关系的紧张而受挫,其兴衰与国共合作顺利与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人们自然会想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著名的抗日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罗登贤。其实,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罗登贤就在东北担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后又兼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是他带领东北秘密党组织及人民创建了一支又一支东北抗日游击队,使抗日烽火在白山黑水间激情燃烧,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先驱者、创始人。一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8)
正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毛泽东同志亲自部署创建的,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中共中央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至关重要,并于这年8月派遣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和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及其所属第四支队共2000余人挺进大青山,随后开辟了绥中、绥西、绥南抗日游击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起基层组织,领导蒙汉人民开展抗日斗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完成了配合整个中国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