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辉 《学习论坛》2008,24(4):24-2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创新实践既坚持了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概括,从根本上抓住了实践的创新性特征,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的总和,它已经成为独立的哲学范式,展开为一个特型范畴体系。命运范畴在这个范畴体系中更能显示其创新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范畴,既有中外哲学史留下的丰富思想资源,更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哲学思考的历史沉积中取得崭新的内涵并有了真正科学的界定。命运范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提示它的哲学品格的特性符号;是引出“掌握命运”哲学原理的先导理念。对命运范畴的剖析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了创新的范畴体系。忽视这一创新范畴体系的存在,有其哲学观上的深刻原因。只有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同命运、共呼吸的热情哲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硬核的谦逊学者,跟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心路历程、深入领会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富含哲学宝藏的其他著作、信服它的显性和非显性的哲学创新的人们,才能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创新以及由此建构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创新实践既坚持了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概括,从根本上抓住了实践的创新性特征,是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从毛泽东生活和斗争的社会文化环境,还是从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来考察,毛泽东哲学在其思想理论上都不能不带有一种鲜明的二重特性,即毛泽东哲学,“它是中国的东西,又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①。它既具有中国哲学的传统思想特性,又具有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规定。就哲学形态的基本性质而言,毛泽东哲学无疑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确切地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但是,无论是从毛泽东哲学的整个哲学致思趋向,还是具体的思想理论特色,以及外在的理论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宪臣  丁素 《学习论坛》2006,22(4):15-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的诉求,更在于它的实践性指向。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性的客观诉求,是其生命力再现的实践需要,是其自身完善的实践要求。作为世界文明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是因为中国蕴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路径,主要在于以实践对象为核心,在构建实践理念形态中,确立科学实践方式和改造、转换中国传统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哲学,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外,还在于它中国化的这块土壤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共融相通之处。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欧洲的语言形式化为中国民族的语言形式,使广大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它才  相似文献   

9.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都需要确立两大"内在性"问题:(1)将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所蕴含的中国化的哲学新思想等整合为具有内在统一和分析性的哲学形式与实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和统摄地位.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长远健康发展、最终建构中国现代哲学等等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处于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过程的核心和统摄地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也即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方面成果的哲学提炼和升华.这两大"内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必须始面对的复杂性难题,它也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内在性"学术资源和由此决定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0.
林娅  王多吉 《新视野》2006,1(3):9-11
从时代问题与哲学反思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命题不仅成为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一命题进行追问和反思,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努力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有效发挥了它的根本指导作用;同时从应有的高度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积极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今天,我们应继续弘扬老一辈所创立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互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想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具有一致性,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本的具体的哲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当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过程,并形成适合于中国实践需要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条式的中国语言诠释,也不是罩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外衣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摹本,而是以中华民族的土地为根基的,具有中西哲学融汇特点的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典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学说,传到中国后,即被中国人民所认识和接受。其原因有三个 方面: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其产生就是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二是中国传统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创立有间接影响;三是中国传统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有一定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曾有过几次集中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不具有当代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3):55-58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推进过程中,有几对"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及其定位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拓展、深化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对它们的理解和回答,特别是学术上的定位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理建构的路径、目标、体系和结构,因而需要展开积极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最根本的一条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问题,目前学界不仅缺乏对它的清晰把握和界定,而且还存在着种种误解。其中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结合论"观点;二是"哲学概括和总结论"观点;三是"视域融合论"观点。上述观点都有失偏颇。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就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活动的主体逐步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中国实际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忠宝 《理论研究》2012,(1):53-55,58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它具体表现为人们或者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或者滥用、误读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被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一方面使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巨大的思想根源,同时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困境与尴尬,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疑难:边缘化问题.它是因为缺乏直面"中国问题"的勇气与能力,它是建构所谓的虚幻观念抑或抽象图景来维护自身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来源于它的绩效、认同、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中心就必须要始终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实践,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实认同:面向可能性的将来,面向多样性的现实和面向"曾在"的过去,回归马克思承诺的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六年所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的伟大革命。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