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锋队》2012,(1):53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  相似文献   

2.
文化、文化本质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文化的理解大体有两种思路:作为"功能性"的文化和作为"主体性"的文化。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化"。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其合理性的内容表达是对人的本质以及人的主体能力的证明。在人类文化变迁中,不同文化形态间呈现出了多元互补、加速度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当下构建和谐社金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节律,也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风范和精神韵味。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着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呼唤着博大真挚的人文关怀。顺势而为,在我省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省委提出了“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构想,文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7,(4):15-15
创办单位:怀柔区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党支部 主要做法:怀柔区龙山街道西园社区党支部,通过“社区文化苑”这个活动载体服务社区居民。一是倡导文明新风。文化苑由《西园新风报》编辑组、邻里情书画兴趣组、文明新风宣传组等组成,为社区居民充分展示才艺、交流思想、沟通邻里情、宣传文明新风搭建平台。二是建立老干部活动站,真情服务老干部。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怀化市牢固树立"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两个加快"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保障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强化保障,把文化强市战略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怀化市牢固树立"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两个加快"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保障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强化保障,把文化强市战略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抓  相似文献   

8.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的一个新要求。自觉地积极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任何文化的发展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任何时代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就必然表现为对中外传统文化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我们要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企业的权威,既是企业管理主体也是企业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首要因素。就企业文化而言,企业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做到坚持学习、重视沟通以及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程建军  王锡伟 《唯实》2004,(8):53-5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要进一步增强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文化自觉,把文化传承灌注在对文化投入与企业文化培育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创新贯穿在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文化自觉,把文化服务延伸到全社会所有神经末梢,从而激发起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从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与文化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推进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变革与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于2003年8月15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大会围绕“文化发展与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创新”、“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这里发表的就是其中一些论文。我们期望这些讨论能有助于引起学术界、理论界对于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4.
吴团英 《实践》2007,(5):43-44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历代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们的智慧结晶,包  相似文献   

15.
张茂林 《党建》2013,(5):F0004-F0004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节庆之一,昭君文化节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自治区十一届政协常委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的十多年过程中,将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升华为“昭君文化”,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睹社会”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书籍几乎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是唯一的知识“保护和传播”方式,因此,人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要与同时代或过去的人们进行活生生的对话,书籍便成了唯一的媒介,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异军突起,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了,人们的文化兴趣也呈从书籍向屏幕转移的趋势。 电视文化的长驱直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壮观。且不说在政治、经济以及对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单就对人类的文化方式的选择来说,电视文化也掀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集在自家的电视机前,他们毫无吝啬地把大部分闲暇时间,奉献给了这个被视为“侵入圣地的魔盒”的东西,并无怨无悔、气喘嘘嘘地追逐着它,依恋着它……这显然是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纲领性部署,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表明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就是要有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伟  程建军  王锡伟 《唯实》2004,(9):53-5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