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8年7月,年仅22岁的孙强从农一师技工学校毕业。他怀揣着人生远大志向和美好理想,走进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在这里一干就是14年。从一名只懂得理论知识、少不更事的青春少年,成长为一名一专多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2006年,他参加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后担任检修车间电气班班长,200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获农一师阿拉尔市十佳行业标兵。2011年8月任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检修车间技术员,从一名工人成为一名技术干部。  相似文献   

2.
2004年,罗家滩电站设备大修在即,王斌挑起站里电气维修组长的担子,领着技术骨干没日没夜地扎在机房。他干起工作来憨厚入神,对任何一个细节都非常仔细,在检修轴承定子时从清洗、喷漆、调间隙、拧螺丝他都要亲自摸到,尤其是发电机定子线圈要烘烤72小时,他硬是守在机房没挪动半步  相似文献   

3.
正置身于火红焦炉的工地,穿行在机械轰鸣的车间,他手拿工具精心维修设备;在高耸的冷却塔上,在行走的机车上,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在伊力特煤化工公司,只要提起他,大家无不称赞他是一名技术能手、岗位明星。他叫纪建民,是四师伊力特煤化工公司炼焦厂技术员,2015年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作为一名技术员,在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技术,勤学好问,积累了丰富的设备维修经验,对现有设备了如指掌,他所带班组也一直是炼焦分厂的主力军,是执行急、难、险、  相似文献   

4.
<正>于晓江是红塔辽宁烟草责任有限公司营口市卷烟厂卷包车间的一名高级维修技术工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他,有一股"千难万险毅力不减,扭转逆势坚韧有余"的干劲儿、闯劲儿和钻劲儿。"一个人必须十分努力,面对困难时才可能毫不费力。"这是于晓江常说的话。参加工作26年来,于晓江一直在技术维修的岗位上努力钻研着。车间应用设备长年累月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工人们操作多年仍然束手无  相似文献   

5.
5月18日,挖金湾矿医院党支部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双评”工作,在评选优秀 党员投票中,全体党员无一例外地将选票投给了正在隔离区的院长杨玉管。当医院 党支部书记李文科将这一包含全医院职工敬重的消息用电话告诉隔离区的杨玉管 时,人们听到了他哽咽的声音: “谢谢同志们对我的厚爱,同时更感谢和我一起被隔离的其他6位同志,他们一样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5月12日下午4点50分,挖金湾矿医院来了位发热病人,当时院长杨玉管正从矿上开完防治非典工作会回到医院,其他人也正准备乘坐接送车回家,当发现来了一位发热病人时众人为  相似文献   

6.
郭静 《先锋队》2012,(28):13-14
这是太钢的一个普通车间,这是这个普通车间的一个普通工作岗位,一台机器设备在运作着,四五名身着工装的员工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就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场面,记者见到了当选为我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的牛国栋,他在设备的指挥中心不停地操控着按钮,沉着老练,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牛国栋用他模范的行为为身处一线的基层员工树起了一面旗帜。他是优秀的今年37岁的牛国栋是太钢不锈冷轧厂轧机作业区的一名组长,已经有13年党龄,是一个头顶多个光环的老先进。正像他的姓  相似文献   

7.
王群州曾经是二二二团修造厂的技术员兼副厂长,现在已经76岁了,几十年来,他为修造厂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职工们都清楚他是修造厂的"技术"权威.他的点点滴滴都给职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0年代初期,修造厂只是一个仅有30多名员工的车间,工种也只有铁工和木工.真可谓是一穷二白,就连各连队的东方红、轮式拖拉机都要到阜康大修厂才能大修,十分不便.自从60年代中期,王群州担任技术员兼副厂长以后,他大胆探索、革新、创造,把自己精湛的技术全部发挥出来,逐渐使车间发展壮大,到了70年代各单位的车辆大修尽数被王群州招揽过来,有时间王群州还亲自主修,搞得满身是油,由于他能吃苦耐劳、技术又好,深得职工拥戴.  相似文献   

8.
在农七师一三○团昌恒公司棉纺织厂,有一位技术员,他每年为企业节约的技改资金不下几十万元。他就是多次获得“兵团QC技术成果奖”,师、团“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的顾文明。 1977年,年仅22岁的顾文明来到昌恒公司棉纺织厂,成了前纺车间一名梳棉保全工。他虚心向同事和有经验的师傅们请教,同时还自费购买技术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理论,研究业务。短短几年时间,他由一名普通的梳棉保全工很快就被车间提拔为该工序设备技术员,并负责日常的设备维修管理。 FA221梳棉机龙头齿形传动带属专用带,改造前该皮带使用寿命短,一个季度就需要更换一次,每根皮带价格600元左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乍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十几年来,他一直奋斗在身患绝症、家庭屡遭变故的困境中,始终恪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他就是沈阳市法库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科的普通干警——石俊英。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师六团街道上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个人,身穿着一套绿色迷彩工作装,背着重重的工具包,穿梭在城镇的大街小巷,不时打开满是蚊虫和臭味的窨井盖子,检修和维护各类管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哑巴"",哑巴"的本名叫景建军,是六团迎宾路社区的一名普通维修工人。景建军今年54岁。在他的童年,因一场疾病,剥夺了他的语言能力,使他变成了"哑巴",在无情的打击面前,他没有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也没有向命运之神屈服,而是本着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在听说都存在严重不便的情况下完成了初中学业。1975年参加工作后,他做过农工、木工,并凭着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车间工人,他把二十年青春都奉献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大小发明、技术革新数十项,获得4项国家专利,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液压油缸工段长,他勇于担当,团结工友,甘于奉献,二十年如一日,时时处处向周围辐射着正能量,成为工友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榜样。这就是祁峰,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机电设备分厂液压油缸工段长,一名从车间里走出的党的十九大代  相似文献   

12.
奉献者之歌     
殷继武是天富供热公司城南所的一名专业电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供热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先后获得过岗位能手、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他惟一想法是: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立足本职,做好供热的检修工作。殷继武时刻把“孜孜以求,完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去年8月份供热公司整合后,他被安排在城南所担任专责电工,除负责26#热源站内的电气设备维修任务外,还负责17个热力站内的电气维修。众所周知,各个热力站分布在市区以南的各个角落。可他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其中的酸甜…  相似文献   

13.
在金化磷铵厂,提起李天元大家都非常熟悉.1988年2月,李天元从昆明冶金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磷肥厂矿粉车间风扫磨岗位当起了一名磨工,艰苦的岗位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工作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来到酒乡伊力特酒一厂,徜徉在酒香四溢鸟语花香的厂区里,走进流光四溢色彩鲜艳的现代化包装车间,你会看到一位中等个、胖乎乎、小眼睛始终笑眯眯的年轻人,手拿工具,巡视在流水线前,他叫袁斌,是伊力特酒一厂包装车间维修工。说起伊力特包装维修工作,在伊力特也可以说第一难的活,白天夜里都有维修任务,由于工作时间长,节假日休息少,换了几任维修工。1998年,袁斌走上这个岗位,一窍不通的他,为了尽快掌握包装维修技术,身边常备  相似文献   

15.
婆婆就是妈     
<正>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这话在马秀莲老人和儿媳黄海霞身上得到了印证。黄海霞是西大桥水电厂检修车间一名技术员,是车间一位技术能力强的电气工程师,她不但技术高,人缘也好,整天乐呵呵的。由于从事技术工作,因此,工作十分繁忙。尤其遇到机组大修或中修以及技术改造,更是忙个不停。但她从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而影响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先  相似文献   

16.
他17岁参军,20岁入党,在生产车间一线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1年。21年来,他从未休过一个病事假,从未有过一次迟到早退,从未有过任何违纪行为,从未有过一次事故发生。21年来,他坚持每个夜班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岗,累计献工2000余小时。21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泵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骨干。21年里他当了12年班长,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坚韧实干,实现着他的理想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孔祥松是第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检修车间机械班副班长。1998年3月,他从电厂后勤部门调入检修车间成为了一名检修工人,在那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干,早日掌握机组检修技术,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检修技术人员,为垦区电力事业多做贡献。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尖兵",孔祥松虚心好学、勤奋肯干,他很快掌握了该厂水力发电机组上导、下导等主机系统及辅机  相似文献   

18.
<正>王东,中共党员,自1991年以来,长达24年一直在绿华糖业颗粒粕车间工作,通过个人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岗位奉献,于1995年成长为车间值班长,主要从事设备维修工作。期间,在车间各项生产运行中主动肩负着"监督员"、"劳动员"的职责,岗位建功做奉献是他不变的人生追求。2011年,绿华糖业为扩大生产规模,本着节本增效的原则,预购买东北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实践》2021,(1):58-59
在磴口县补隆淖镇新河村打听高广晟,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他是一个好书记,没有私心”;“这个人特别倔,但全是为了村里好”。高广晟原本是新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00年通过“海选”成为新河村村委会主任,2009年他当选为新河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怀揣着一颗为民热心,凭借满腔热忱,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致富增收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0.
李寿先身材魁梧,是个1.83米的大个儿。他的领导刘百成这样评价他:“为人厚道,乐于助人,工作踏实,吃苦耐劳,是一名好党员。”他年轻时入伍当兵,在1963年11月进入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是一名工程兵。1968年10月入党,1969年退伍回家。务农4年后于1972年分配到庆阳电力局原长庆桥电厂工作,先后干过炊事员、装卸工、锅炉工。如今,59岁的他,在该局物业公司担任维修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