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一年一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将新四军被捕人员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一九四二年六月后迁福建建阳徐市镇,不久转押三元县梅列集中营。我作为新四军军部卫生队指导员也被囚禁在那  相似文献   

2.
根据研究抗日时期党史的需要,我们对国民党特务机构“上饶集中营”一九四二年迁入福建后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现简述如下。“上饶集中营”是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为囚禁被俘的新四军抗日将士和爱国志士而设立的。一九四二年六月,日寇侵犯浙赣铁路  相似文献   

3.
“福建战时青年训导营”(三元县:“梅列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用以镇压革命人民,屠杀爱国志士的工具之一。关于“梅列集中营”的由来,党史界及社会上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皖南事变”后,日寇侵逼闽浙赣线时,由原国民党江西省“上饶集中营”南迁而来;另一说认为它与“上饶集中营”无关,系由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独自设立的。持前一说  相似文献   

4.
李子芳1910年5 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的一个爱国华侨之家,他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他以新四军组织部长之身被俘,1942年4月29日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于江西上饶集中营,终年32岁。华侨赤子弱冠革命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国民党在全国设有三大集中营,一是贵州的息烽,二是重庆的白公馆,三是江西上饶。在这三大集中营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2009,(6):F0004-F0004
抗战期间.国民党在全国设有三大集中营.一是贵州的息烽.二是重庆的白公馆,三是江西上饶。在这三大集中营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管理最严。它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1938年设立,1946年撤销,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相似文献   

7.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下山与国民党军队谈判被扣押。为“感化”羁押新四军被捕人员,国民党顽固派在江西上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集中营。1941年1月17日,叶挺由一个排的宪兵押解,囚于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地上饶皂头附近的李村监狱。随叶挺同批被押送  相似文献   

8.
赤石是崇安县属的一个集镇,在崇安城南十余里.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抗日志士在赤石镇崇溪渡口爆发了使国民党反动派为之震骇的暴动,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悲壮的篇章。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江西上饶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法西斯集中营,残酷迫害被捕的新四军干部和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抗日爱国人士。一九四二年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顽固派为了贯彻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在全国开办了许多集中营,用于秘密囚禁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江西,除了恶名远扬的上饶集中营外,还有一个设在战时江西省会泰和附近的集中营,即马家洲集中营.因其极为秘密,以至建国后很长时间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迫害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在江西设立了两个集中营:一个是人所共知的上饶集中营,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另一个是泰和马家洲集中营,主要囚禁中共地方干部、地下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前者由“军统”特务机关看管,后者由“中统”特务机关看管。被关押在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了抗日和自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斗争。囚于马家洲集中营的谢育才夫妇,弃子越狱,终于逃出了虎口。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我参加了在江西上饶召开的华东六省一市党史学会年会。会议期间,在上饶市委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上饶集中营,以凭吊在这块热土地上牺牲的200多名先烈。 秋风萧瑟,“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松柏和枫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肃穆。我站在庄严的纪念碑下,思绪触摸着半个世纪前的腥风血雨。 “上饶集中营”是以集中营命名的监狱。在这里曾经关押过包括叶挺将军在内  相似文献   

12.
1942年5月25日,在戒备森严的江西上饶集中营,26位赤手空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雄史诗──茅家岭暴动,在我党领导的监狱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狱中之狱”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新四军皖南部队9000余人与敌激战八昼夜,大部壮烈牺牲,数百名被俘的新四军干部战士被送往上饶集中营囚禁,而其中少数被国民党顽固派称为“脑筋纠正不过来”的“顽固分子”则被押往“狱中之狱”一茅家岭。茅家岭是距离上饶城不到Ic里的一个小村庄,住着十几户人家,村子西北角有一座孤…  相似文献   

13.
正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第三战区为关押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部分新四军将士,于1941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战时监狱。近日笔者实地考察和走访了上饶集中营,在这座法西斯式人间地狱里,被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开展了艰苦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战时监狱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战时监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设立上饶集中营,囚禁被俘的新四军抗日将士和爱国志士。1942年6月17日的“赤石暴动”后,集中营迁移驻扎在建阳徐市。后因鼠疫流行,集中营又先后从徐市迁往回瑶和崇安老鼠排。老鼠排是位于崇安县城西南方向的一个自然村落,分上、下老鼠排。1943年9月,集中营迁至这里后,赶走了村里的老百姓和茶工。为了防备闽北革命根据地游击队的袭击,附近山上树木全部被  相似文献   

15.
上饶集中营名称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饶集中营举世闻名,但这个名称的来历却鲜为人知。“集中营”是个外来词,汉语《辞源》里没有它的出处。《辞海》“集中营”条目的解释是:“反动派用来折磨、残杀革命者、战俘、劳动人民等的场所。被投入集中营的人,受到无限期的监禁、污辱虐待、非刑拷打和野蛮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设在迈丹尼克、奥斯威辛、布痕瓦尔德等地的集中营,用毒气室、‘杀人机’等大批杀害被监禁者。我国解放前,国民党在上饶、西安、重庆等地设立集中营,用各种极端残酷的手段(包括集体屠杀),摧残迫害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人民。”世界上第一批集…  相似文献   

16.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人间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与敌谈判时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部分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相似文献   

17.
刘勉钰 《党史文苑》2013,(11):35-39
吴大可,江西瑞昌人,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赣西南前委宣传部部长兼丰城中心县委书记。1941年2月,他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被转至马家洲集中营关押。由于他在狱中不畏酷刑,坚持斗争,1942年2月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江西解放后,邵式平省长专门接见了吴大可的父亲吴霖,称赞吴大可是江西人民“伟大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7,(7):52-52
这组刑具照片和十种酷刑,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将被俘新四军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用来残酷迫害新四军将士的罪证。  相似文献   

19.
上饶,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在这块热土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铸了一道道历史丰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江西上饶及其周边地区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曾高度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上饶集中营,曾经发生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堪称暴动成功的典范。当年的诸多革命历史旧址成为当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观光的旅游景点。1996年,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江西…  相似文献   

20.
李子芳,1910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的一个爱国华侨之家;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俘;1942年4月29日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于江西上饶集中营,终年32岁。今年是李子芳烈士牺牲60周年,我们缅怀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华侨英烈,学习、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