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法条之间存在所谓特别关系、补充关系时,不同法条规定的法定刑轻重不是决定法条适用的关键。"劣位法"对行为人的量刑具有参照价值,因为当"优位法"未能充分评价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时,仍应当根据"劣位法"比附量刑。此外,还应当承认"劣位法"具有"量刑上的封锁作用",以保障法条竞合时的量刑衡平。对法条竞合量刑规则作学理解释时必须遵循立法原意,同时应根据法条对行为的充分评价程度决定适用哪一法条。"重法优先于轻法"和"两罪互斥论"均属超越立法原意的解释,对之应当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2.
"轻罪"之法价值取向与人身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学武 《河北法学》2005,23(11):18-23
从中外关于"轻罪"的不同语境及其确定涵义论起,指出国外学者视角上的中国的"轻罪",多指中国现行劳教体制所调控的诸种行为.进而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关于劳教制度存废之争的实质,指出改革论与废除论者本质上都是既要从形式上、又要从实质上改革现行劳教体制下的程序与实质不正义问题.因而改革论与废除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进而,在阐述并评析了多种关于现行劳教体制的改革观之后,指出要解决劳教制度改革方案之争,须先行解决有关设计方案的价值取向问题.而各种改革之争,实质是功利主义优位还是人权保障优位之争.主张在不危及国家、社会根本利益前提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指出单纯的"功利主义至上",势必导致功利而不公平、不公正,甚而有违法治的正义原则.而作为正义基本蕴涵的公民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最大限度的公平与自由,正是人权保障得以实现的基本路径和期寻方向.因而人权与正义并不必然冲突.惟其如此,在一定平衡条件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值得作为我们重塑有关"轻罪"方案时的立法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改革现行劳教体制的法理思考和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当官的,谁也不愿意弄出"劣绩",弄出"劣绩"就会影响前程,甚至会被摘掉乌纱。但这是我以前的看法,当几年官后,我发现,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劣绩"有时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崔卓兰 《中外法学》1991,(1):22-24,55
<正> 在现实中形式上不违反法条,但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占相当大的比例,具体表现如下: 1.相同情况不同处罚.如对国家机关从轻对公民从重;对此企业从轻对彼企业从重;对公民甲从轻对公民乙从重;对本地人从轻对外地人从重;对有"关系"的从轻对无"关系"的从重. 2.不同情况相同处罚.如对有法定从轻情节和无法定从轻情节的、对有法定从重情节和无法定从重情节的、对态度好的和劣的、对危害大的和相对较小的一样处罚;对盈余企业和  相似文献   

5.
"深石原则"是美国通过判例法确立起来的,它是一种对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破产时控制公司债权是否应劣后受偿的立法探究。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并没有引入"深石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应确立该原则,并就确立该原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律师法》已修订了一年零四个月,正式施行了八个多月,但对于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时的"会见权"的正确实现,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认为应正确认识《律师法》,正确对待律师的"会见权",以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15年前中国开始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第一次使公民有了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在中国民主法制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赔偿难"问题越来越影响法律的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时法律进行了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力保公民"索赔""获赔"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张星 《行政与法》2011,(3):18-22
政治话语的变迁透视着政治丈明的转型.在寻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理论和实践中,"人民"、"群众"概念覆盖了"公民"概念,成为政治话语中的核心概念;而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概念逐步"回归"并成为时下流行的专业术语.在走向权利的时代,"公民"的回归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9.
驾照直考     
图为在昆明一家驾校,两位女士在教练指导下学习驾驶技术。今后,人们学车或许不一定要去驾校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近回应网友咨询时表态:公民不经驾校培训可直接申请驾照考试。于是,网友开始热议"驾照直考"是否可行。不过,更值得探讨的或许是这背后蕴含的权利义务关系。公民面对政府,"法无禁止即自由";政府面对公民,"法无授权即禁止"。这个法治原则在"驾照直考"上得以充分体现。《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申请驾驶证需经考试合格,而未规定必须经过驾校培  相似文献   

10.
诚如一名记者所言,北京市有关交通事故责任的立法听证会以其议题矛盾的激烈程度,创造了新中国立法史上的“奇迹”——“没有哪次听证让人们如此关注,也没有哪次听证惹起如此大的争议。” 2004年9月3日下午2时,北京首都大酒店,来自该市不同行业的16位公民以“陈述人”的身份,参加《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听证。  相似文献   

11.
"公民用法"与公民守法、知法等概念有着质的区别,它能够使法回归于社会,改变政府的法治角色,提升公众的法治认同度,使法由支流变为主流。"公民用法"意味着一国法治进入了相对较高层面,是对传统法治理念的升华或拓展;也意味着公民与法进入了一种新的关系形式。然而,在我国法治系统中"公民用法"还是一个盲区,具体表现为:强调了执法机关的用法行为,疏忽了公民的用法行为;强调了公民的守法意识,疏漏了公民的用法意识;强调了法治的社会化,疏漏了法治的个体化;强调了国家治理的进路,疏漏了公民自治的进路等。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塑造公民后现代法律意识,确认公民对法的选择权,提高公民对立法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承认公民作为法治主体的身份,政府应当转化法治主动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公民财产权产并不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多数人来决定,因为公民财产权本身就是多数人通过民主的形式而确定的一项法律权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原本也只是一项道德原则。将这一道德原则上升为立法原则,是建立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的虚幻前提之上的。强调集体利益对于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优先性,其结果是公民在法律上的财产权利因为集体利益的随意性而陷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最终公民的财产权不能自保。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以集体利益的名义对个人利益的蚕食。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搜寻方式,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体现。但其行为方式的特殊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使得它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本文拟通过对"人肉搜索"和隐私权的阐述,分析它们可能出现的冲突,并根据相关法律提出规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就自由本身而言,自资产阶级革命起,这一名词就已成为每一种政治文件里、每一次革命的口号中、每个公民心头上最为神圣和敏感的词汇."自由"、"平等"等理念的确立,在人类社会的构成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这种思想树立之后,人类从形式上便已经彻底告别了等级秩序的构架模式,转而进入了宪政统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1.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云公民,市委副书记姬和平,市委常委、市委秘 书长王国武,市人大副主任刘新春检查指导杏花岭区防控"非典"工作2.区委书记毋青松陪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荣怀视察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3.区委书记毋青松、区长杨天才检查指导社区"非典"防控工作4.区委书记毋青松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防控"非典"捐款捐物仪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6.
"政府浪费"一词不是笔者杜 撰的,而是世界经济论坛(WEF) 2003-2004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出现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竞 争力排名继续下滑,比上一年度下 降了4位。而导致下滑的重要原因 在于,中国的公共制度改善指数和 宏观经济环境指数继续出现大幅 度下滑,前者下滑了14位,后者下 滑了19位。有鉴于此,报告将考核 评价指标中的"政府开支"一项调 整为"政府浪费"。说到"政府浪 费",国内外的多类、多项研究报告 及学者的文章早已亳不忌讳地指 出: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 少数国家之一,行政效率则是世界 上最低的少数国家之一。"最高"与 "最低"之间的强烈反差让国人汗 颜;"最高"和"最低"的背后是严重 的"政府浪费"。  相似文献   

17.
从商家的"选择权"看公民平等权的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喆 《政治与法律》2002,(5):97-100
经营者的自由选择权与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法理上讲,商家没有权利在社会通行的法律或道德规范之外对其服务对象(消费者)另设规范,制约其并未违背法律规范或社会公德的消费行为,并以此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选择.当商家将"保留选择顾客的权利"视为自己的自由权时,它却在事实上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即将开始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商家理应形成或培育对所有消费者都予以平等的"公民待遇"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公民知情权,作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尤其对于法治国家而言,保护公民知情权,更是维护法治形象,实现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在当前,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把"保护公民基本人权"写进宪法,意味着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加大了宪法保护.但是,现实生活中,对于公民知情权保护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一些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发生.可是...  相似文献   

19.
曾一度"山高水长"的国家赔偿,在浙江"张氏叔侄冤狱"的善后上变得快捷起来。今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再审公开宣判"两张"无罪。不到两个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已经对张辉、张高平再审改判无罪作出国家赔偿决定,赔偿总额为221.14612万元。国家赔偿法于2010年完成了一次大修。赔偿理念的纠偏、外部监督的强化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就有了这些颇受关注的冤狱赔偿在时间上和数额上都进步显著。这虽是时势所然,也值得认可。但问题在于,现行国家赔偿金的计算仍然采取的是低标准的、平均主义的"抚慰性赔偿模式"。这与国家赔偿法所开宗明义的"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相去甚远。国家赔偿法首先是一部"赔偿法",公民权益受国家行为侵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介绍 2006年底,旅居德国的中国公民XXX(男)为与该国一男性公民在当地以"伴侣关系"登记注册,向中国驻德国F市总领事馆申请办理"未婚声明"签字属实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