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正晏婴,字仲,世称晏子。他自幼便勤奋好学,聪明机敏,胸怀大志。齐灵公末年,他继父亲晏弱为齐国大夫,之后历辅灵公、庄公和景公,并在齐景公时任相职。他注重以民为本、仁厚爱民,并崇尚节俭、严于律己,被后人称颂。对待百姓,晏婴主张重民爱民,宽厚仁慈,关心民众疾苦。有一次,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晏婴请求先陪景公微服察访,二人来到都城临淄的一家鞋店。只见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但却少人间津,生意冷淡,而不少人都在买假脚。景公吃惊地问店主怎么回事,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处人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怎么生活和生产呢?"景公听罢,心中很不是滋味。晏婴便趁机劝谏,使得齐景公下令减轻了刑罚。晏婴还从自己做起,救济灾民。一次临淄遭受涝灾,晏婴把自己家中的粮食分给灾民,并三次进谏景公开仓济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7,(24):46-47
不可忽视的细砾 28岁的陈女士回忆说:"我记得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同桌问我一个字怎么写.语文老师看到我们说话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让我到讲台前罚站.我委屈地哭了.老师却说':现在才知道哭?'还是让我整整站了一下午!回家后,我向我妈诉说自己的不平遭遇,却招来一顿暴打.从那以后,我变得特别不爱说话了."  相似文献   

3.
恪守"正"字     
某地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时,到会的一些代表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提出殷切的希望:"你们这些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得'正'字票最多的,希望你们在领导岗位上不要忘了这个‘正'字,要对得起这个'正'字."  相似文献   

4.
惯性思维     
单位一把手对我说:"明天上面要来检查工作,你赶快把今年的工作总结写出来,到时我要汇报用。"我说:"马上就去写,不过有些数字还没统计出来,你看怎么办?"一把手想了想说:"还是老办法,在去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1):32-33
古代封授官员官职的凭证叫"告身". 告字,上面是牛,下面是口,<说文解字>谓:"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解释说:"金文‘告日'、‘告于天'、‘告于王'、‘告东宫'等,都用作下级向上级禀告义."后来,告字演变为告谕、宣示之意,也就没了下级对上级之限.而身字原为人的躯体,演变为人的功名和事业."告身"一词,望文生义即为告谕、宣布一个人的功名,也就是"授职"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讨吉利大年三十,芳芳的爸爸挂年画。他挂好第一张后,便叫芳芳从后面看他挂第二张是否与第一张平齐。为讨吉利,他叮嘱芳芳说:"我要是挂高了,你就说发财,我要是挂低了,你就说健康。"当他把画挂好时,芳芳左看右看都一样齐,于是报告说:"爸,不发财,也不健康。"吉利号码一位少妇来到拍卖行,要求拍卖她丈夫的电话号码和汽牛牌照。"夫人,这可是上等的吉祥数字呀!"拍卖行经理看过号码,对少妇说,"您瞧,电话号码是:'发发发我就要发'(8885918),汽车牌照是:'要发,一路发发发'(18-16888)。夫人,您先生真的同意把它们卖掉吗?"…  相似文献   

7.
幽默大王     
主任与秘书"听说你把女秘书辞了,她犯了什么错?" "我对她说'我爱你'。不一会儿,她把这句话打出来,并让我在上面签字。" 定期打扫"你们车间的卫生每次检查都得红旗,有什么宝贵经验,介绍介绍。" "其实也没有什么,就一条: 定期打扫。" "那么,多长时间打扫一次?" "我们不论天数。" "你不是说定期吗?" "是啊,日期就定在检查卫生的头一天。"  相似文献   

8.
从网上读到金教授"力挺'弃龙论'"的消息,颇为教授的勇气所折服.可惜的是"弃龙论"的原创人,那位党委书记--教授的顶头上司--却说自己并未主张"弃龙",媒体搞错了.这么一来,教授"力挺"演化成教授"挺立",只剩孤零一个人,想想不免感到滑稽.……  相似文献   

9.
幽默大王     
一无损失 某局机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局内干部逝世,写讣告时必按 干部级别在"损失"一句上分别对待:一般干部写"×××同志的逝 世,是我局的一个损失";科级干部,则写"一大损失";处级干部,则 写"重大损失";局级干部,则写"特大损失"。一日,局内看门的老工 人病逝,写讣告的秘书在写"损失"一句时颇感为难,就去请示局长。 局长说:"这么屁大的事也要问我?是什么损失就写什么损失嘛?"秘 书说:"能否写'一小损失'或其它什么损失?"局长说:"一无损 失。"  相似文献   

10.
某上级机关要到一基层单位搞农民负担专题调研,当地领导组织召开"紧急动员会".会上,某位领导强调:"把丑话说在前,这次调研,事关当地政绩和荣誉,各级领导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乱说,谁出问题就砸谁的饭碗!"  相似文献   

11.
吴亮 《法学》1982,(10)
贵刊八二年第八期刊登吴慰同志所写的题为:《能说"逮捕"是"从严"吗?》这篇文章,说明人民检察院对人犯实行逮捕只是一种强制的防范措施,这点无疑是对的.但是,文章认为:"对罪犯的'从宽'、'从严',只能在法院的判决中体现出来."则是不  相似文献   

12.
"刑无等级"这个口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法学家商鞅提出的.他在《商君书·赏刑篇》中写道:"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人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从商鞅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刑无等级"的主张包含两点基本含义:(1)"刑无等级"的对象包括了封建社会中除国君以外的全体臣民.(2)它包含着除国君外全体臣民在"王令"、"国禁"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对于商鞅的这个口号,我们有这样两点理解:第一、商鞅的"刑无等级"虽然含有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但决不同于近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我就不明白,中国的汉字,怎么能让人写得那么好看!"书法家丁跟牢回忆起自己与书法的结缘,眼里闪着泪花。对中国书法的爱,堪称赤子之心。"我练书法,不为名,不为利,就为把字写得好看,"丁跟牢说:"汉字是人民大众的,书法也是人民大众的,把汉字写好看,就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是人民的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同志看到了丁跟牢的  相似文献   

14.
恪守"正"字     
最近,某地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时,到会的一些代表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殷切希望道:"你们这些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得‘正’字票最多的,希望你们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要忘了这个‘正’字,对得起这个‘正’字."……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6,(2):44-46
知识产权故事:15件败诉案 接到法院的应诉通知.小赵有点儿蒙. 小赵刚刚参加工作,一家在北京小有名气的数字图书馆公司为法学院刚毕业的小赵提供了第一份工作.入职第一天,法务部的同事开玩笑说:"咱们法务部的人就是跑法院的."小赵听后一笑了之.如今,接到法院的应诉通知,他有点儿笑不出来了. 打开应诉通知,上面赫然写着:"李某某诉数字图书馆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15案".再次确认是15案后,小赵大呼:"天啊!一下子有15件案子."  相似文献   

16.
幽默大王     
改称呼 一日,王厂长的三个侄子和两个侄 女来家里串门,王厂长就把他们带进厂 里,路上,再三吩咐说:"你们在家里称我 '叔叔',进厂后一定要叫我'厂长',记住 了吗?。 接待室里,侄子侄女们异口同声道: "王厂长你好!"王厂长于是转身对办公 室主任安排说:"今天业务单位来人,中 午要招待好一些。"  相似文献   

17.
12月24日,福建省安溪县,新加坡商人王泉成站在自己斥资亿元兴建的明园大酒店前,苦笑着对<市场报>记者说:"料理完酒店的'后事',我就该走了."他说,8年前,自己兴建了该县唯一的四星级酒店,2003年开业后,却因不懂"潜规则",不让吃"霸王餐",不愿缴"糊涂税",竟遭到了地税部门的报复性执法,导致事业难以为继,只能选择离开.(<市场报>12月25日)……  相似文献   

18.
"打了这些年的官司,发现许多部门行政法规和行政行为中有着太多的法律困惑.我正在着手整理这几年的感受和思考,越写感受越多,目前已写了有十多万字了."2008年1月5日,刘家海对记者说. ……  相似文献   

19.
"显示"无罪     
四毛已经很久没见自己的朋友张律师了,这天他来到张律 师家拜访,只见给他开门的张律师手里拿着一大堆文件正在翻 阅,家里烟雾缭绕。 这种景象四毛已经见怪不怪了,他知道张律师肯定又在忙 案子了,于是问到:"老张啊,这次又揽上谁的什么官司了啊?"张 律师笑答:"老弟啊,这次可是我在'自救'哦!"四毛对老张的话 颇感兴趣,说:"那快给我讲讲是怎么一回事儿。"老张看四毛这 么有兴趣便也来了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仁"为核 心的"德治"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 学说。他的法律思想基本上是为实行"仁 政"服务的。他把法家的一套说成是"以 力服人"的"霸道",把自己主张的"仁政" 说成是"以德服人"的"王道",认为只有 实行"仁政"、"王道",才能统一天下,使 民心所向。孟子的"王道"政治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