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跑官     
高和 《政府法制》2007,(4):38-42
畅销书作家高和创作的《越轨诉讼》、《接待处处长》、《妻祸》等长篇小说出版后在新浪网连载,先后获得该网读书排行榜第一的佳绩,赢得广泛赞誉。他的新书《局长》出版后更是被誉为继《接待处处长》之后又一部诙谐幽默风格的官场题材力作,是一部官场灵魂的监测报告,一场无规则权位角逐的全景展示。《局长》一书在幽默地描写官场中人明争暗斗的同时,还以真实生动的细节讲述了公安干警辛苦破案的悬疑过程,读来定会让读者大开眼界,欲罢不能。下文节选自《局长》一书的部分章节,从中或能管窥到该书的全貌。(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是谁杀了她?     
当代畅销小说作家海岩创作的《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一书, 是反映律师感情生活的爱情小说。其中扑朔迷离、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逻辑缜密的 思辩推理,给这部小说增色不少。因此,这部小说既可作爱情小说读,又可作反映律 师辩护工作的法制文学读。在此,编者特选摘其中的部分精彩章节供读者欣赏,相信 一定会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柯云路的新作《龙年档 案》。此书是饱受争议的作家柯云路的卧薪尝胆之作,讲述的是 清官"李向南"式的市长罗成再出江湖的艰难历程。比起当年轰 动全国的《新星》,官场斗争更激烈,情节更曲折,感情更深厚, 故事更惊心。为让读者了解该书,编者特节选该书第4章第6 节,以飨读者。(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从"我"(池大 为)的个人经历,写出了时运转移中的人性百态与人 情翻覆,官场之波诡云谲、反腐之惊心动魄,从一个侧 面揭示出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经受人格的煎熬和灵 魂的拷问。该书可说是目前现实题材小说中难得的上 乘之作。为方便读者了解该书,特节选其中第75、 76两章,以飨读者。(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5.
论唐五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五代,小说作为新兴的体,呈现出明显历史化倾向。唐五代小说多以“记”、“传”、“态”、“录”等命名;有的作家直接取材于正史记载;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以及采用“五见法”、“实录”法等叙事笔法,均可看出史传作品影响的痕迹;小说作家将自己的创作看作“补史之阙”的工具,并继承了寄寓褒贬、申明王道的史官化传统;他们强调真实,轻视小说创作。本从小说命名、内容构成、叙事模式、创作主旨、议论化倾向、小说理论等方面分析唐伍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并结合当时重史的社会风气、小说作家的史官出身、小说评论标准等方面,分析其历史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影像时代.作家对影视文化的态度,从一开始的质疑与批判到以作品改编、影视创作等各种方式介入,彰显了影视主导的文化语境中作家的立场选择.一系列尝试之后,作家对于文学与影视的结合在心态上逐步回复冷静和理性,并试图保持自身创作的独立性.但是在影视浪潮的冲击下,当代小说创作已经出现了影视化倾向,影视的叙事性特征正在影响着当代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形态及其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0年开始,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在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作家们秉承着不同的创作立场和创作方法,形成了乡土小说的多重创作形态.其中有鲁迅开创的文化批判型,茅盾为中坚的政治功利型,废名和沈从文倡导的文明怀旧型,还有赵树理为代表的乡村代言型.不同的创作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点,相互之间也构成了复杂的关系.90年代后,乡土小说创作形态呈现出新的发展和变异.  相似文献   

8.
刘飞 《政府法制》2012,(36):29-29
时下,官场小说非常红火。但凡描写官场上的鸡零狗碎或者阴谋诡计的文字堆成了书,总能卖得不错。这也难怪,现在有那么多当官和想当官的人,他们都是潜在的读者。写官场小说的人,不少都是官场中人,把自己见过、听过甚至想过的事情整理一下,就不愁没有故事。读者不缺、素材不缺,金钱自然也就不会缺。  相似文献   

9.
作家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剽窃了作家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今天上午,市高院终审令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共同赔偿庄羽经济损失20万元,追赔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原告庄羽称,2002年11月她创作完成了小说《圈里圈外》(下称“《圈》”),并出版发行。后来她发现,春风文艺出版社于2003年11月出版的郭敬明所著《梦里  相似文献   

10.
张永 《金陵法律评论》2003,4(4):111-117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民俗学价值取向。沙汀乡土作品的民俗学意蕴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营造方面;民俗学对艾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主体行为的选择上,而且对本的创作也存在明显的制导作用;李劼人的小说则呈现出非常突出的地方志倾向。他们的乡土小说创作对纠正“左翼”小说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凡一平在其创作的《县长逸事》一文中,并没有像其他官场小说一样停留于展示负面社会现象上,而是在主人公身上,寄托了对正义力量的殷切希望,对不正之风的讥讽.是一部反庸倡廉、激浊扬清、弘扬正气的好作品。下面选摘了一些文中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成功地塑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谭恩美的小说之所以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特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母女关系所折射出的深邃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阳门外》是作家沈家和创作的系列京味小说,共九卷。其中前六卷《鬼亲》、《活祭》、《老铺》、《药王》、《鼓妞》、《曲身》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j1999年11月25日,双方(作家沈家和与北京出版社)就出版、发行《正阳门外》最后三卷小说《坤伶》  相似文献   

14.
才子佳人小说是在其开山之作《玉娇梨》、《平山冷燕》的创作示范与影响下迅速崛起并流行的;由于书坊主的商业运作,学步者纷纷,遂使起初的创作模式变成了窠臼,引起了接受者的审美疲劳和广泛批评。于是一部分作家为摆脱窠臼,不断翻新出奇,有意涉笔讲史、神怪、世情乃至艳情等内容,以迎合读者日趋变化的阅读口味;发展到后来,终于蜕变而为其它类型的小说了。  相似文献   

15.
沈轩 《政府法制》2005,(12):11-13,15
他曾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经当过市长、省工商局局长,官至正厅级;他因创作《碑魂》、《梦魇》等多部长篇反腐小说而享誉文坛和政界,被人们尊称为“反腐作家”、市长作家”。2001年年初,作家出版社还隆重推出了他的又一部力作《浊蚀》。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一时的“反腐作家  相似文献   

16.
会里会外     
《西洲月》又名《朝花夕拾》,这 部书叙述描写的是令人叹惋的官 场人生和官场生态,笔触直逼更为 幽秘的人性深处。该书反映的是人 格嬗变无声无息,宦海沉浮不由自 主,读来感慨百端却无从言说。又 由于作品刻画了人物的迷惘与挣 扎,选择与坚持,始终显示了人性 良知在主人公身上得以体现。另 外,作家在这部书里笔法从容、冷 峻,具有醇厚的艺术魅力。下文摘 自该书其中一章,以便让读者窥一 章而知全书,从中领略作家的创作 风采。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杂文?按照瞿秋白的说法,“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既是政论,写杂文涉及官场就难以避免。我是个杂文作者,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官场,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写作的一个“瓶颈”。前几天逛书店,看到书架上有一本古典小说——《官场现形记》,于是我就买回来,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这是一本批判性小说,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着眼点既然是批判,内容就当然是描写官场丑态。书中刻画的那些官员,贪污受贿、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互相构陷,简直是无恶不作,作者李宝嘉在书的最后竟用“妖魔鬼怪,一齐都有”来形容当时的官场景象,…  相似文献   

18.
<正>作家海剑透过不断向人性深处探索的叙事,给所有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给所有人物非理性的行为以贴近生活逻辑的动机解释,使得这些人物激烈的情爱冲突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都变得合乎情理了……一作为法律人、检察官的作家海剑,在其近几年的小说和剧本创作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和人性幽微的深层次把控都颇见功力。从海剑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定找到你》不难看出,作家的笔触已经不再拘泥于自己过往立足历史和阶级斗争层面的宏大叙事,转而对法律问题和法律意识的文学化书写进行了一种重构:从理性转向情感的复归,从人的日常生活和情绪流变着手描写法律与生活、法律与人的深刻互动关系。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宗旨,舍弃了作家之前常用的阶级斗争视角和社会历史宏大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创作和五四作家郁达夫已有文学史的定论,但是,在郁达夫研究中,往往单独冠名多愁善感、风流才子、现代文人、革命作家、浪漫主义作家、抒情小说家的研究成果较多,而以整体观的革命文学视角全景审视郁达夫其人其文相对单薄。今天纪念"五四"百年,重新考察五四作家郁达夫完整的人和文,寻踪五四以来作家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特别重读被人关注不多的作家那些偏重写实性的作品,获得的不仅是郁达夫个案研究的新知,而且还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再认识。现实主义的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在郁达夫笔下既写实于外部世界的社会现实人生,又忠诚于自我内在精神情感的真实;既以非写实的虚构故事传达作家对时代风云和社会政治的切身感应,又以务实的言行走进了左翼文艺运动和反抗侵略者的抗日战争,其一生就是富丽悲壮的史诗。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创作正是在郁达夫那里有了不一样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再论冰心与“问题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文学现象。冰心以她创作“问题小说”的时间、数量以及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成为“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她的“问题小说”创作既体现了她鲜明的个人性,也体现出了当时同类小说的时代特色及其普遍优缺点:即注重思辩而不彻底,面向社会而有所偏爱,注重观念而忽视技巧等等。因此,本文以她的“问题小说”作为全面考察、综合评价“问题小说”的立足点,试图以此解释“问题小说”在这一特定时期如此兴盛的原因,其主要内容、特征、意义及其局限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