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潘少莹 《法制与社会》2011,(13):166-167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以来都有着“重受贿,轻行贿”的传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打击贿赂犯罪存在一定程度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行贿犯罪分子没有受到法律追究和惩处,导致行贿行为屡禁不止。要有效地遏制贿赂犯罪必须在查处受贿犯罪的同时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彻底根治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行受贿犯罪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但查处此类犯罪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该类案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证据的取得与判断上存在诸多难点。证据数量少。社会的总体道德评价对行受贿行为持否定态度,因而行受贿犯罪自然不敢堂而皇之地进行。行受贿犯罪往往仅行贿的人和受贿的人知道,连各自的至亲密友也无从知晓。这样就造成了案件中直接证据少,而且行贿的钱物也通常从隐蔽渠道获得,少有书证印证。特别是近几年来,私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现金流通,加上会计监管制度松懈,对于行贿现金的支取一般没有财务账册印证,…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某市检察机关去年立案查处受贿案件15件,涉案的行贿人中不乏构成行贿罪的, 但是没有一人被立案查处并追究刑事责任。出现上述情况,固然有思想上重视打击受贿、轻 视打击行贿等原因,但不能不承认,在受贿案件侦查中,豁免规则被实际运用,也是行贿案 件办理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受贿案件侦查中,为了案情的特殊需要,侦查机关对部分行 贿犯罪免予追究刑事责任,以得到行贿人的积极配合,获取行贿人的证词,迅速侦破受贿案 件。这在法律上似乎难寻明确依据,甚至有“放纵犯罪”之嫌,但在侦查实践中,这一做法 是有积极意义并有…  相似文献   

4.
1996年至1997年,淮阴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公检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件28起,其中受贿案件13起,占案件总数的46.5%。对这13起司法干警受贿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案件有三个特点,即中层干部多;群体作案多;“一对一”受贿多。司法人员受贿案件多发,“灾情严重”,既有其管理和法制上的客观原因,又有思想和人员素质上的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分析,主要有:其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司法干警受贿有空可钻。由于立法工作滞后,法规不健全,在许多方面还无法可依,执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为执法者以权谋贿提供…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某地一事业单位负责人接受一私营企业老板贿赂被查处。这个并不起眼的案件引人关注之处在于,这位负责人每次受贿金额多则八九千,少则三四千,金额上万的一律不接受。经检察机关查实,为了得到关照,私营企业老板以“化整为零”方式支付给那位负责人贿赂款高达60多万元人民币。与以往一次行贿受贿金额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相比,时下,像这样采取“化整为零”方式行贿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据某检察院近日的统计分析,在他所经办的贿赂案件中,选取85名行贿人和70名受贿人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案情分析,发现以“化整为零”方式行贿和受贿的达…  相似文献   

6.
云峰 《内蒙古检察》2007,(4):25-26,20
1999年“两高”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查处行贿案件力度。在打击行贿犯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加强对行贿案件侦查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行受贿犯罪日趋隐蔽,给行受贿犯罪的查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贿行为与受贿行为作为一对对合行为,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有利于遏制目前腐败高发的形势。为此,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本文拟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基础,对行贿罪的立案完善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张志华 《内蒙古检察》2004,(5):21-24,11
所谓“一对一”贿赂案件,是指贿赂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只有行贿人、受贿人在场,没有第三人现场目击,也没有其它直接证据的案件。此类案件的特点在于:1、直接证据只有行、受贿双方当事人供词;2、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中的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比例易出现相持态势,即:行贿人承认行贿但受贿人不承认受贿或受贿人承认受贿但行贿人不承认行贿;3、行、受贿双方当事人的供述不稳定,容易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9.
“一对一”贿赂案件是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一对一”就是指一方揭发或提供行贿证言,而另一方则始终否认,使办案人员一时既难以认定又难以否定。对这类违纪案件如果草率地认定或否定就容易使违纪者逃避党纪政纪制裁或形成冤案。这是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查处“一对一”受贿案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予以认定。一、寻找直接证据予以认定。直接证据包括目睹者的证言、直接记载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购物发票、信件)等。“一对一”贿赂行为虽…  相似文献   

10.
赤峰市查处181起经济违纪案件去年以来,内蒙古赤峰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种职能作用,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经济违法违纪案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经济违法违纪案件181起。其中千元以上案件50起,涉及处级干部5起,科级干部15起,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5万余元。(中共赤峰市纪委办公室)通化市办结十三起大案要案5月12日,吉林省通化市纪委、检察院联合召开“纪检检察机关查处大案要案新闻发布会”。通报最近一个时期两个机关办结的一批大要案,包括通化县常务副县长臧柱良合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经济案件中出现大量的窝案串案。这些案件的查处,对于腐败分子的震慑作用是巨大的,对社会的教育意义也是深刻的。但由于这类案件中违纪人员多,涉及面广,违纪金额大,案情交叉,关系复杂,因此办案阻力也大。某公司纪委查办下属工厂一位副厂长贪污案,发现当地金融系统人员受贿问题,正准备与有关单位联手查处,该厂厂长、书记和公司领导立即出面阻止。理由是照顾工厂与公司“大局”和“长远利益”。查案工作因此刹车。又如某地纪检监察机关查办一位副局长挪用、贪污公款案件时,发现上级业务部门人员…  相似文献   

12.
畅联 《政府法制》2008,(11):50-51
“贿随权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只要为官从政者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行贿者便会纷至沓来,尤其是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诸多案件分析,一些不法之徒腐蚀党员领导干部的势头之猖獗、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他们不断对贿赂对象进行新的研究,瞄准领导干部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贿赂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受贿方和行贿方为了证实自己没有犯罪行为,往往将行、受贿的财物说成是馈赠而不是行、受贿行为。怎样区分行贿行为和馈赠行为,在此谈谈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检察机关对于行受贿案件的查处中,行为人自动交待向有关公务人员行贿并检举公务人员收受自己贿赂的犯罪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检察机关根据行为人的检举揭发,查获了该公务人员的受贿犯罪,对此能否认定为自首和立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仍然存在重大争议。目前,本刊与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例,共同邀请有关专家,深入探讨行受贿对合犯罪案件中的刑罚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在查处大要案和典型案件中,整合纪检监察办案力量,实现纵向联动、横向联合。完善派驻机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其参与案件调查、监督检查等中心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纪检监察机关面临更多新任务、新挑战,必须以全新的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进惩治腐败工作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院适应刑诉法对侦查工作的新要求,转变侦查策略,改变侦查思路,采用立案查处行贿人,全面取证找受贿的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件查办数量成倍增长,仅在3-6月,就立案查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案件18件,是去年同期的5倍,其中10万元以上案件11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近200万元。一、选准目标,大胆立案查处行贿人查处行贿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行贿,而且要通过行贿案件查受贿。因而我们在筛选线索时,注意选取那些可能查出受贿大案、要案,特别是能牵出多起受贿大要案的线索。目标选定以后,改变过去那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案多人少,办案经费不足的困难。从当前查处的贪污、贿赂等经济案件情况来看,不少违纪违法分子采取内外勾结的手法作案,作案地点不仅局限于本地,往往还涉及到其他的省、市、县。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为了查清案情南下北上调查取证,增加了办案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运用好委托调查取证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现对此谈一点粗浅看法。所谓委托调查取证,就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将需要到外地调查取证的工作委托当地的纪检监察机关代为办理。这是案件取证中的一种辅助性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法制动态     
北京 重点查处违法实施行政 许可行为 为保障行政许可法全面实施,北京 市监察局确定了监察重点:查处行政许 可实施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不履行职能 行为;查处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中的乱 收费问题;查处行政机关在办理行政许 可中的索贿、受贿及牟取非法利益的行 为。为此,北京市监察局自今年初就筹建 了"北京市行政投诉中心"。  相似文献   

19.
盛翔 《法庭内外》2009,(7):44-44
被称为"卖官书记"的周光全,在贪污受贿的过程中,根据纪检机关查办案件的风声采取不同的行动,风声一紧忙退钱,风头一过又收钱。在贪婪中恐惧,在侥幸中贪婪——反反复复地受贿、退贿、再受贿,反映出一些腐败官员如履薄冰又暗存侥幸的心态。  相似文献   

20.
以铁的纪律建设过硬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监督者,目身不干净,就不能有效监督别人。监督买效打折扣,就谈不上担当;不能担当,又如何体现对党忠诚?干净,是做到忠诚和担当的关键。2014年岁末,媒体盘点年度反腐热词,"严打‘灯下黑’"入选其中。去年,全国查处上千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这再一次说明: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避风港",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自身监督和解决"灯下黑"问题,对于"害群之马"绝不手软、坚决查处;纪检监察机关真正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