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玉莲 《法制与经济》2008,(24):124-125
村民自治是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村委会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主要方式。“贿选”是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危害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和村民的直接利益。治理“贿选”,应该做到标本兼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治理“贿选”的根本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程序,是治理“贿选”的关键所在;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是治理“贿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是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村委会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主要方式。"贿选"是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危害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和村民的直接利益。治理"贿选",应该做到标本兼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治理"贿选"的根本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程序,是治理"贿选"的关键所在;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是治理"贿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最初的“投豆”表决,到现在的差额选举,为了建立起一套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中国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民主的实现是不容易的。用民主之方来医治专制之疾,若操作不当,难免旧病未除又添新病。贿选就是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贿选“升级”从近几年安徽省发生的贿选来看,这种以钞票换取选票的“买官”现象主要集中在乡镇民主选举上。与前几年乡镇民主选举中出现的贿选案件相比,当前的贿选案件正在不断“升级”。从非提名的候选人拉选票,到组织提名的候选人也搞贿选。之所以出现这种“升级”,原因有二:一是当…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的经济诱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直选过程中产生贿选的根本原因是贿选者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当贿选者认为预期收入大于成本时,贿选发生的几率就必然加大。要治理贿选,必须通过立法等措施来阻断贿选者对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的预期,加大违规成本,净化选举环境,完善村级民主治理的各项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贿选是当前严重危害政治民主的腐败现象。现行法律中将贿选视为破坏选举罪的行为方式之一,然而,贿选的社会危害性远不是破坏选举罪所能涵盖的。贿选与贿赂罪在罪质上具有同一性,在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性,为切实发挥法律对贿选的遏止作用,建议单独设置选举贿赂罪,并将其归之于贿赂罪这一类罪名中。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实现了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村民自治过程中,选举是重要的一环,而贿选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村民自治功能运行,困扰着村民选举。本文指出解决村庄选举的民主悖论需要一种公共治理,对此,文中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叶高  金龙标 《法制与经济》2009,(20):112-114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直选中出现的“贿选”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模糊认识,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贿选”的成因和法律界定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贿选”的途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的需求层次;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制度,降低权力寻租预期;建立和完善竞选者的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选举程序,使竞选者不能“贿选”;将“贿选”纳入刑法打击范围,增加贿选成本;建立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8.
执政之要在人心,为政之要在用人,用人之要在民主。党的 用人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党的用人能力是提高执 政能力之要害,也是当好县委书记的基本功。近一个时期以来, 山西省黎城县按照中央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例》的要求,以民主选人、用人为核心,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积极创新党管干部的方式方法,初步建立和形成一套比较科学 的民主选用干部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村民委员会竞争性选举中,一些地方出现的贿选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大障碍。贿选的产生和蔓延有其内在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主要因素有利益取向、村庄派系、人际信任和熟人社会中的面子等,它们相互之间形成共振并反作用于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所以必须要完善现行法律制度防范贿选;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加强农村公共精神教育等多元的手段和方式来约束和遏制贿选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的现代性建构,其核心就是“良法善治”.选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的前提中的前提,要件中的要件.然而,“辽宁贿选案反”映出,贿选不仅冲击了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妨碍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而且在客观上也消解了国家治理的公信力,最终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造成根本性的破坏.为了有效规制贿选,应当推进制度建构,其中包括:选举过程中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法家的重刑主义惩治贿选,发展和完善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希平 《法制与社会》2011,(33):219-220
目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部分贿选问题,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破坏了农村基层选举的民主本质,破坏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贿选现象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上法律规定不足,打击不力的原因,因此要发挥党委、政府作用,保证选举在正常轨道进行。本文指出应坚决落实各项程序,以公正的程序保证相关规定的落实;加大查处违法犯罪力度,保障选举按法治轨道进行;规范村干部权力,从根本上消除贿选动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法律将人大代表贿选限定在人大代表“选举”环节,无法揭示出人大代表贿选案的发展脉络,应当将贿选内涵拓展至“代表候选人提名”环节.间接选举正是因其存在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之中,因而能够较好地贯彻组织意图、选举出组织上希望能够当选的代表、防止选举失控,但相对密闭的空间,也为贿选的低成本提供了条件.“辽宁贿选案”与其说是一起破坏民主选举的违法犯罪案件,毋宁说是一起严重损害“民主形象”的腐败案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村委会的选举中,买卖、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贿选等破坏正常选举活动的现象越来越多。其中贿选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认真加以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王云斌 《法制与社会》2010,(19):211-212
伴随着村委会选举竞争日益激烈,破坏选举规则的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贿选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从信访、上访以及地方掌握的情况看,村委会选举的贿选比例大概在1%-3%之间。"本文从分析村委会中法律中治理贿选的法律缺位和相关规定的缺乏操作性入手,给出了贿选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四平  何辉 《法制与社会》2011,(35):223-224,266
村委会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目前在我国农村村委会直选中或多或少存在“贿选”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造成“贿选”现象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为村民政治素质低下、经济利益诱致,选举机制不完善以及经济能人对政治地位的需求驱动等。为此,必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加强选举宣传教育,理顺利益链,加快立法工作、完善选举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经济能人的政治引导、规范其从政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界定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直选中出现的贿选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模糊认识,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贿选的成因和法律界定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贿选的途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的需求层次;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制度,降低权力寻租预期;建立和完善竞选者的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选举程序,使竞选者不能贿选;将贿选纳入刑法打击范围,增加贿选成本;建立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7.
村官贿选现象,近年来在农村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因此,重视村官贿选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加强村官反腐问题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贿选成因的同时,提出了五点预防贿选的对策,希望对遏制今后的村官选举中的违法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是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干部工作民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质量,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影响干部工作的科学发展,影响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只有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切实增强干部工作民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夕的3月3日,一些政协委员在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时,把西方民主评论了一番,说“选票式”民主会产生“民主暴政”,“西方民主的本质之一就是没钱就别想民主”。西方民主到底是什么?似乎应该再探讨一下。笔者认为,无论从纯学术观点或现实政治需要出发,应该对它有个客观的科学分析。西方民主的首要内容当然是选举,这种选举就是凡合格公民都有一人一票的平等选举权,即通常所说的普选。任何政府只有经过人民普选产生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选举本身意味着政府必须随时接受人民监督和罢免。选举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村民委员会基本实现了民主直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村委会选举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和破坏正常民主选举的现象,贿选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释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