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俗人的眼中,周瑜是一个鸡肠小肚、心胸狭窄的典型。因为他是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死的。近读《三国志·周瑜传》等史籍,发现周瑜的心胸非但不小,而且颇具“雅量”,《三中演义》中的周瑜和历史上的周瑜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2.
关公即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关羽死后由人变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仰的神,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他的"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习关羽式的礼仪修养。  相似文献   

3.
与"气"相关的词,我们熟知的有气魄、气节、浩然正气等等,这几年气场一词突然流行,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气场是一个人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修为形成的气质魅力对周围人的影响。气场有强有弱,气场强大的人凝聚力强,人们心甘情愿接受他的领导。诸葛亮隆中对、周瑜"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这些古人的故事,被今人用来解释何谓强大的气场。据说气场理论已流行160多个国家,已成为政治圈、财经圈、演艺圈的成功法则。气场是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既有正能量气场,  相似文献   

4.
徐小飞 《法庭内外》2014,(10):23-23
正柏拉图认为:"如果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安置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去执行那些制定得很好的法律,那么这些法律的价值便被剥夺了,并使得荒谬的事情大大增多,而且最严重的政治破坏和恶行也会从中滋长。"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在法律上似乎没有问题,但裁判结果却未必符合社会期待,不被舆论认可,导致这种情形发生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诸葛亮“赖账”的故事。说的是东吴孙权要讨回刘备借着的荆襄九郡,但诸葛亮就是赖着不还。他采用的手法有三招:一是拖。本来荆襄九郡是刘表的基业,刘表虽死,其子尚在,刘备在此是以叔辅侄,如果刘琦不在了,那时再说吧。二是哭。让善哭的刘备痛哭一场,弄得来讨账的鲁肃不好意思,空手而归。三耍横。让关羽唱黑脸,使出泼皮无赖的架势,先是嚷嚷着要杀前来要账的诸葛瑾,后又使蛮力将孙权派去接收三郡的官员尽数逐回。时下的官员赖账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未能很好解决的附在社会经济肌体上的一个“毒瘤”,以致在民间流传着…  相似文献   

6.
张国涛 《政府法制》2007,(22):24-25
在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一个处级职位上,刘福堂干了15年,没想到竟干成了海南最出名的一个处级干部。不过,他是以"官场异类"的形象出名。他时常在不同场合发出一些"杂音",让有些人感觉"刺耳"、"抓心"。他自认"有些不识时务,脑瓜儿不够灵活"。这位60岁的森林防火办主任即将退休。回顾这些年的为官经历,他发现,自己在官场上竟然没有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7.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一节。关羽为报曹承相厚恩,居然敢违诸葛丞相之命,拿国家利益作交易,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按现在的逻辑讲,这算不上叛国也得是通敌。然而,关羽的“叛国”和“通敌”千百年来非但没有激起国人对他的愤恨,反而觉得他很有情有义,很够哥们儿。关羽后来被神化为仁义的化身,既和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关,也和人们推崇他重情义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备入川受挫,派关平持信赴荆州请孔明助战。于 是镇守荆州的重任落在关羽身上。这一用人错误导致 "联吴抗魏"战略方针夭折,荆襄尽失,关羽父子遇害身 亡。 关羽败亡的原因姑且不论。仅从当时情势看,守荆 襄的合适人选,根本不是关羽,而是赵云。"血战长坂 坡"、"截江夺阿斗",赵子龙武艺胆量不亚于关张;"甘露 寺招亲",赵云认真执行孔明之计策,勇毅精细集于一 身;计取桂阳,足见其智;辞功不受赏,可知其德--堪 称有德有识有勇有谋的难得将才,较之关羽的傲慢无  相似文献   

9.
在编者眼里,顾培东的确是一个“非典型”的人:“非典型”的官员、“非典型”的学者,“非典型”的律师。他的“非典型”不在于他的行为,而在于他的思想、他的学问、他的才能。“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召开前夕,组委会准备推出一份《中国律师业发展报告》,编者提出建议,执笔人非顾莫属。结果之好,反响之妙,超出预料,纷纷感其执笔之辛劳,叹其水平之高超。据编者所知,他是我国律师界目前惟一获得过国务院津贴的人,他自谦为“歪打正着”。这正说明了他的“非典型”表现,以致于编者见到他时更多的是在学术研讨会上。应该说,“言人所不愿”是他的责任,“言人所不能”是他的水平,“言人所不敢”则是他的胆识。无法想像,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深重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匹夫有责”的社会良心及其对中国法制建设的深刻把握,断不会有如此境界和追求。或许,他的想法、他的言行、他的思考有些“另类”,有些“非典型”,那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更深沉(诚如艾青诗句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本文标题均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王哲 《中外法学》1983,(4):57-64
<正>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年)是英国著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他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霍布斯对近代哲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都曾做出过巨大的理论贡献。恩格斯曾指出:"霍布斯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①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黑格尔也曾称赞霍布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贡献,他说:"英国人首先提出了关于国家的思想,从这方面看来,必须以霍布斯为例证。"②法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棱也十分推崇霍布斯在自然法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称霍布斯是:"世界上罕有的最优秀的天才之一。"③霍布斯在法律思想上至少做出如下几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检察风云》2008,(20):66-68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有多少人屈从于权威、屈从于淫威,最终选择了说假话,真话几乎成了遥远的绝响。黄克诚作为一个"死不悔改"的直言者,终生与真话为伍,终生与真理为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写的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黄克诚作为中纪委常务书记(1982年任第二书记),敢讲真话,仗义执言,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贵品质,中共中央称他为"黄克诚同志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既有从本质上讲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一面,又有从现实上看不得不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约的一面。人权现象与本质、应然与实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在非常状态下对人权的限制与保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郭松民先生是我的朋友,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他在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现场辩论中表现的失望.在这场辩论中,他本来占据道德制高地,有更多人的支持,但是他却用这次道德制高地,在制造着话语霸权甚或是行为霸权,他多次将范美忠比喻成"兔子"、骂其为"畜生"、"杂种",多次说:"见过无耻的人,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人",这的确有些人身攻击的嫌疑了;而且我最不舒服的是,他多次打断对方的话头,甚至打断范美忠所在学校的校长的话头,这是在不尊重对方的说话权利了.……  相似文献   

14.
细节的力量     
看《赤壁》,对一个细节念念不忘。 东吴大都督周瑜轻挥羽扇,在江边的校场排兵布阵。一个农家老翁突然来军营找他,说自家一头水牛于前一天夜里在水田里被偷。附近方圆几十里没有人家,所以,偷牛贼一定是周瑜营里的士兵。  相似文献   

15.
看<赤壁>,对一个细节念念不忘. 东吴大都督周瑜轻挥羽扇,在江边的校场排兵布阵.一个农家老翁突然来军营找他,老翁说自家一头水牛于前一天夜里在水田里被偷.附近方圆几十里没有人家,所以,偷牛贼一定是周瑜营里的士兵. 周瑜带兵,向来军纪严明,从没有哪个士兵敢去动百姓的东西,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是要被杀头的.听了老翁的诉说,周瑜很气愤,他向老翁承诺,一定会找出偷牛的那个士兵,并赔偿他的损失.随后,他传令所有的士兵到校场上列好队,看看到底是谁偷了老乡的牛.  相似文献   

16.
气从何来?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柴桑吊孝”。看到这里,我总在想:周喻为什么对诸葛亮来气? 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既生瑜,何生亮”,嫌人家比他强。我看未必如此。周瑜是东吴的兵马大元帅,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谁也碍不着谁;何况那周瑜也是“雄姿英发”的豪俊之士,这点个人修养不会没有吧?他之所以跟诸葛亮过不去,恐怕是出于这种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自由     
在民主国家里,人民仿佛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真的;然而,政治自由并 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 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 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18.
审判员孙显刚同志是在1954年到吉林省德惠县人民法院工作的,他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杀美国鬼子有本领,立过大功,可是“断案子”“下判决”这件工作对于他这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人,却有些难以胜任。但他并没有畏惧,在党的领导下,表现了共产党员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苦学苦钻,几年来在工作上创  相似文献   

19.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两个叶片;同样,世界上也绝对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但是,每个干警的个性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对成功的期待、对肯定的渴求是相同的。任何一名干警,即使是常常得不到表扬,屡屡失败,也都有表现自己,特别是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因为,渴求成功,是人的本能的需要。每一个干警都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时,每一个人不管他外表表现得多么坚强,他的心理都有脆弱的一面,特别是在目前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竞聘制,干警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干警们更…  相似文献   

20.
理发的故事     
江俊涛 《法人》2014,(9):88-91
正一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小镇上的年轻人已学会怀抱吉他坐在街口自弹自唱。正在走街串巷卖冰棍的古四海忽然扔掉冰棍箱子,开起了一家"古记美发店"。别人问他为啥要改行,他回答说是恢复了祖传家业。可他的父亲马上出来辟谣说祖上并没有出现过理发匠。这真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