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事法制新闻工作18年的刘桂明,以其充满激情和笔触灵动的写作赢得了一批坚实的读者。由于他既勤于笔耕,撒豆成兵;又未结集出书,其200余万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致使读者们苦于搜索,拾遗补缺。现在,他终于出书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出就是70万字。继他的首部自选集《叩响法律之门———从记者到总编的观察与思考》后,第二部自选集《法治天下———点滴记录法律家的思考与发现》也将同时面世。跟大多数人一样,刘桂明不是法律家。不过,他却让已有15年历史的《中国律师》杂志改头换面,打造成为法律杂志的一流品牌。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中国,在…  相似文献   

2.
从事法制新闻工作18年的刘桂明,以其充满激情和笔触灵动的写作赢得了一批坚实的读者。由于他既勤于笔耕,撒豆成兵;又未结集出书,其200余万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致使读者们苦于搜索,拾遗补缺。现在,他终于出书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出就是70万字。继他的首部自选集《叩响法律之门———从记者到总编的观察与思考》后,第二部自选集《法治天下———点滴记录法律家的思考与发现》也将同时面世。跟大多数人一样,刘桂明不是法律家。不过,他却让已有15年历史的《中国律师》杂志改头换面,打造成为法律杂志的一流品牌。在提倡…  相似文献   

3.
从事法制新闻工作18年的刘桂明,以其充满激情和笔触灵动的写作赢得了一批坚实的读者。由于他既勤于笔耕,撒豆成兵;又未结集出书,其200余万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致使读者们苦于搜索。现在,他终于出书了,而且一出就是80余万字:即两卷本作品集《法治天下———叩响法律之门的追问和记录》(上卷)和《法治天下———叩响法律之门的思考与发现》(下卷)。法律家到底是怎样思考的呢?从本书中你会得到意料之中和意想不到的答案。既有思者的创见,也有行者的记录,还有观者的发现,更有作者本人作为记者的描述。《法治天下》(上卷)———叩响法律之门的追…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3,(8):46-46
从事法制新闻工作18年的刘桂明,以其充满激情和笔触灵动的写作赢得了一批坚实的读者。由于他既勤于笔耕,撒豆成兵;又未结集出书,其200余万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致使读者们苦于搜索。现在,他终于出书了,而且一出就是80余万字:即两卷本作品集《法治天下———叩响法律之门的追问和记录》(上卷)和《法治天下———叩响法律之门的思考与发现》(下卷)。法律家到底是怎样思考的呢?从本书中你会得到意料之中和意想不到的答案。这里既有思者的创见,也有行者的记录,还有观者的发现,更有作者本人作为记者的描述。《法治天下》(上卷)———叩响法律之门…  相似文献   

5.
汤强 《法制与社会》2011,(36):186-186
法学入门图书国内市场品种较多,各有优缺点,良莠不齐。本文介绍的由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管欧教授所著《推开法律之门》一书,从知识结构、内容体例、繁简程度等方面均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6.
向在胜 《时代法学》2009,7(1):112-118
《法律适用通则法》是日本为实现其国际私法立法现代化的目标而对《法例》进行修订的结果。《通则法》对《法例》的修订,不仅体现在立法名称和法律语言的现代化上,更体现在法律适用规则的现代化上。在法律适用方面,《通则法》主要对行为能力、后见开始的审判、失踪宣告、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益以及债权转让等领域的法律适用规则进行了完善。《通则法》的制定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完善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悠悠中华,典籍浩瀚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历时三千年仍被誉为“奇皅”“天书”。笔者有缘得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唐明邦先生启蒙而入《易》之门,今就《周易》之法律观而阐一孔之见。《易·系辞传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缘何而定吉凶?旨在“生大业”矣。是故《易》之作者之所以“妙手空空”,千方百计用双关,隐喻、暗示等手法将诸如政治、经济、征战、行刑等重大的社会问题,辗转揶揄成人们司空见惯的无一不卜物、事、人,这实可堪称一奇一绝。因为  相似文献   

8.
邓子滨 《中外法学》2006,(4):508-512
<正>[美]博西格诺等编著:《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XV+800pp.,89元《法律之门》是马萨诸塞大学法律系几位教授编著的法学教科书,英文书名Before the Law:An Introduc- tion to the Legal Process,直译应为《法的门前——法律过程导论》。现在的中文第二版,已经是英文第八版了。本书以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中一篇古奥而富于悲剧性的寓言开始,以美国巡回法院关于网络文件共享软件的裁决作结,为研习法律提供了广博、结构开放而又决不墨守律法的蓝本。寓言"法的门前"是本书一至八版  相似文献   

9.
法律其实就是语言的法律。法律语言的法律词汇系统主要由法律专门术语和法律专业词语有机组合而成。法律专门术语是生成法律文本语言整体系统的核心要件。《大清律例》数以千计的法律术语,展现的是清代法律语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语言体系的整体性法律观念及清代法律语言文化的时代特征。《大清律例》法律语言障碍的分析和疏解,主要体现为对其法律术语外化符号表现特征的理解和阐释。从不同视阈考察《大清律例》法律术语符号体系,归纳总结其饱蘸中华法系独特性格特征的法律专门术语外化表现形态,揭示其存在的专属性汉民族传统法律术语文化精神的客观规律,是研究清代法律语言文化整体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最近,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张晋藩教授新著《清律研究》,全书30万字。这是一本以清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书中所论述的《清开国时期法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清代的法律体系及其内涵》、《清代民族立法的卓越成就》、《清代私家法律的解析》、《晚清修律》、《晚清的宪政运动与宪法》、《清代的司法制度》、《清代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思想》,均为清律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对于清开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前人和今人,研究者甚少。1981年,张晋藩教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制史》第一卷,第一次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清入关前的法制概  相似文献   

11.
《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 ,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书。《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 ,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整理而成。不过 ,现存的《中庸》 ,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 ,不是取正文开头的两个字为题 ,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南宋朱熹把这两本书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 ,简称“四书” ,是研究儒学最重要的文献。其思想与《论语》、《孟子》、《荀子》多有联系 ,内容上不少来自《孟子》、《荀子》而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2.
何力 《政法论丛》2013,(2):75-80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民法通则》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我国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新法与旧法的关系等一系列法理;也涉及到了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二条的"特别规定"规定导致该法成为一般法,《民法通则》的一些规定成为特别法的倒置现象。而第五十一条前款的规定则是以作为普通法律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法》排除了作为基本法律的《民法通则》条文的适用。为了解决二者之间的法律竞合,可以有三种办法:启动修改法律的程序;启动立法解释的程序;提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13.
《唐律》的光辉与阴翳(上)王江,王春淑主持人语:阴翳,《辞海》作遮蔽。《唐律》同其时代一样,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律的顶峰。它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一些规律性、科学性的认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法律文化遗产,这是它光辉的一面。同时,《唐律》作...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多哈回合"谈判早期收获的成果,其法律地位的确认对于正确认识《贸易便利化协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分析《贸易便利化协定》在WTO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关系,笔者认为《贸易便利化协定》属于"多哈回合"法律文件的一部分,而不是"乌拉圭回合"法律文件的升级版。由于《贸易便利化协定》是各国利益妥协的产物,其法律用语包含了大量软性用语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应当优先适用其他WTO法律规则的规定。这些都为《贸易便利化协定》在未来适用以及解释上提出了挑战。笔者通过逐条分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有关条款内容,对于可能存在的法律适用和解释上的难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海商法,除了必须要了解其他主要国家的海商法之外,还需要深入研究为现代海商法提供框架结构的国际海商法公约.特别是《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及《鹿特丹规则》。本文以《鹿特丹规则》为视角,比较分析其错综复杂的条文,认为其是与先前存在的海运公约形成竞争关系的“强劲的竞争对手”,但最终会造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的分裂。如果出现四足鼎立的局面,那么海上货物运输法律统一的路程将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检察官》,原名《检察实践》,1999年创刊,2006年更为现名。本刊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国家检察官学院主办的司法实务与经典案例并重的国家级法律类优秀期刊。创刊十余年来,其以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赢得了全国检察干警、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师生等法律工作者的喜爱和信赖。《中国检察官》现为半月刊,上半月(司法实务)辟有《专题》、《检察长视界》、《检察前沿》、《公诉方略》《法治新论荟萃》、《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民行检察》、《侦监工作》、《检察人物》、《检察大讲堂》、《检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创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活动,通过编纂发行《漫话法律》科普读物、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等新颖形式对在校学生及其家长开展法制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通州法院少年庭法官在充分了解中小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将能够警示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该院十大涉少案例以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刊印成册为《漫话法律》。其图文简洁有趣同时完全涵盖了中小学生日常需要知晓的法律知识,很好地贴近了中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能更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进步法》亟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技术进步法》自1993年10月1日施行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发生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其中有关科技工作的大政方针迫切需要从法律角度予以确认;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亟待上升为法律予以普遍施行。科技法律作为一个新的法学体系,在其完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科技法律的“基本法”,对其他科技立法具有指导意义;适时修改完善可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况且《科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经费保障、调解协议、效力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为帮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人民调解员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人民调解法》,全面了解《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法律精神,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本刊从第4期开始,设置法律·规章解读专栏,以《人民调解法》为依据,结合人民调解工作相关规章和实践成功做法,对《人民调解法》进行释义和解读,以期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