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规章制定程序,保证规章质量,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 违反本条例规定制定的规章无效。 第三条 制定规章,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上位法的规定。 第四条 制定规章,应当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备案,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设定行政许可时,应当遵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不得越权设定行政许可。对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应当是在上位法没有设定行政许可的情况下,下位法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上位法已经设定行政许可的,下位法只能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本案中,原告购买的是工业用盐,而法律及国务院《盐业管理条例》没有设定工业盐准运证这一行政许可,因此,地方政府规章不能设定工业盐准运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相似文献   

5.
[公布机关]文化部[文(令)号]第37号令[公布日期]2006.3.6[类别]行政法·文化[施行日期]2006.4.10[同时废止法规]1989年《文化部行政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文化部立法工作,保证文化立法质量,提高立法效率,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结合文化部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立法工作是指:(一)编制中长期文化立法规划(以下简称立法规划)和年度文化立法计划(以下简称年度立法计划);(二)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委托或者授权,起草、上报文化法律、行政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在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的罚款,其限额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据此,对本市此类规章设定罚款的限额及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的程序,确保行政许可设定的合法、适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定义)本规定所称的临时性行政许可,是指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确需立即采用行政许可的形式实施行政管理,由市政府规章设定的实施期限为一年的行政许可。本规定所称的起草单位,是指按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上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严重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行政立法对社会的影响最广、最大),但《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行政相对人可以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宪法仅规定了法律法规的备案审查制度;立法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也仅局限于审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规章。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程序,也没有规定对行政机关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指除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规定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下同)的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作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备案机关,展开着重要的审查活动,但并不对此具有改变或者撤销权限。宪法、立法法等设定的备案分工结构和改变或者撤销权限结构之间形成交叠错位样态,国务院对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正处于只备案而无审查权的区域。这是因为国务院同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之间,既非领导关系又非监督关系,而仅仅具有上位法制定主体的松散关联,不足以支撑授予审查权。不具有宪法规定的组织基础,使得立法也不宜赋予国务院地方性法规审查权。但国务院的审查活动却具有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体系的结构性意义,比如,移送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2款至第4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在不增设行政许可、不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的限制下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地方环境行政许可规定的现存问题、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完善途径作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山东莱州一边者问:某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公路上直截摩托车,凡没有牌证的,每辆罚款对皿元。该市为县级市。访问,该交警大队的这一作法是否违反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答: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有关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适用该法Z对有关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依该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同时,行政处罚法还规定了不同层级的规范可规定的行《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法律可以设定各种抒政处罚;村政法规可以及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如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  相似文献   

12.
武春 《法治与社会》2017,(10):26-27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监督法明确规定的监督形式.监督法列举了报送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根据监督法第二十八条、三十一条、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把监督法列举的报送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另一类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出的决议、决定,政府做出的决定、命令.此类规范性文件如何报送备案,监督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由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首先,必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且这种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给予行政处罚的,具有特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才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其次,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具有行政处罚立法权的主体所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性文件实施,并且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说的行政立法“根据”,是指宪法和组织法(即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下同)所规定的: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要根据宪法和法律;国务院各部、委制定规章,要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还有国务院的决定、命令,下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上的地方政府制定规章,要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依此规定,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其上位法为根据,“根据”应当是行政立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在实际上,无“根据”地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学者也认为:行政机关对于某些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专章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作了规定,但是,立法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并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文化行政处罚行为,保障和监督文化行政部门有效实施文化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文化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文化行政部门按照《行政处罚法》和本规定规定的程序实施。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行政程序的关注主要限于法定行政程序,而对非法定行政程序有所忽略。非法定行政程序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之外的行政程序,它虽具有弥补法定程序不足的功用,但也容易滥用因程序裁量权而忽视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对于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非法定行政程序,法院应当按照正当程序原则的司法审查标准进行审查;违反该原则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滥用职权之情形,法院可据此撤销相应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8.
RELIEFTOCONCRETEADMINISTRATIVEACTIONUNINFORMED行政告知,简称告知,又称告示、教示,是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后,将有关内容告诉相对人,并让相对人知道的一项制度(告知,包括告诉及使相对人知道两层涵义)。告诉,是行政主体履行这一义务的行为及其方式;使相对人知道,则是设定及履行这一义务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告诉却未能使相对人知道,视为本告知。作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告知制度已日渐受到行政法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单行条例中对告知程序缺乏统一规定,或虽有规定…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界对职权立法涵义多有误解,对我国有无职权立法也存在明显的分歧。依笔者所见,职权立法应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据其制定行政法规或规章的职权,根据法律和其它上位法的规定精神,对其行政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执行性行政法规或规章。职权立法不同于授权立法。职权立法在法制建设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一进步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效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河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的有关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从2010年1月1日起对各省辖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实施网上备案、网上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