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惠言《词选》:“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这话过于绝对,运用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上,难免有穿凿牵强之处,王碧山咏物词所寄托的主要是君国之忧,但也还有身世飘零之感,这二首虽有联系,但并不全是一回事。他另有一些咏物词,如《露华·碧桃》二首,赞美碧桃“铅轻黛浅”、“玉奴标格”的清雅神韵,与君国之忧、身世之感都没有什么联系。倒是其集中一些非咏物词,如赠别、题画之类,亦往往寄托着君国之忧和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2.
幽默大王     
官话 E局长深谙"吹"官之道,与会必大讲成绩,末了才轻描淡写地说:"只 是,多少还存在一点美中不足之处……" 一日,E局长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您发黑而密,齿洁而白,胃肠功能良 好,美中不足的是肝脏有那么一点点癌细胞,相信您最终定能战胜病魔的!"E局长 叹气曰:"如今为医者亦学会官话了!"  相似文献   

3.
知县审石     
<正> [原文] 彭永思知楚雄县,精于治狱。某官解饷至省会,破鞘得一石,失银二百两。适君至省,挚骡卒属治之。君察石有虫窝,非道涂物,可无向卒求也。因以手量石,问曰:“石轻于银,尔骡负银,左右轻重必均,几何曾欹否?。”卒悟曰:“某日出店即欹”。君曰:“吾归途当察之。”归,载石舆中,途遇石相类者辄取之。计已十数矣,皆不甚类。至某店,从屋后得石绝类,乃暗置袖中。纵骡夫归,呼店主及某官从者曰:“今日但看我审石!”取十数石令自比较,皆曰:“不类。”徐出袖中石示之曰:“类乎?”则曰:“类”。君笑  相似文献   

4.
古人曾子曾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我觉得在当今改革开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也当“三忧”吾身。想从前,鲁相公孙仪忧己,嗜鱼而不受鱼;后汉东莱太守杨震忧己,深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晋朝广州刺史吴隐之忧己,赴任路上,敢饮“贪泉”之水,誓言“终当不易心”。他们都廉洁守身,戒奢务俭,被世代传颂。看如今,抗不住诱惑,由尝贪到嗜贪,侵吞国家巨额财产而自我毙命者有之;耐不住艰苦,由追求享乐到灯红酒绿而身陷囹圄者有之;管不住小节,由小节不检到放任大节而走向刑场者也有之……他们何以如此不忧己?难道党性原则与他…  相似文献   

5.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一次齐景公出访晋国,席问。他向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旷请教治国为政之道,答曰“君必惠民而己”.景公不解。酒至半酣.复求教,师旷还是那句话。景公再一次请教,师旷重复了同样的话。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君必惠民而己”,难道意有所指?景公酒意未退,突然醒悟,师旷所言正是齐国目前的政局。“君必惠民”实际是师旷反复提醒他,  相似文献   

6.
<正> 原文:(见宋人张田所著《包拯集》)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人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其责贪残,慎名器如此。皆先朝令典,固可遵行。欲乞今后应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从民事判决书的内容结构来看,法院对案件的裁判主要是由判决理由和判决主文构成。判决理由是法官从案件的诉讼资料到得出判决结论之判断过程的展示;而判决主文则主要是法官针对原告之请求而作出的是否给予救济或在多大程度上给予救济的命令。例如,A起诉B,要求其为一起事故中因为B之过失而给A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B则以A自身亦存在过失作为抗辩,法院认定A和B在该起事故中基于双方各自的过失,应承担的责任比例为4比6,并判决B赔偿A所受之损失额的60%。在这个例子中,法院关于当事人双方各自对该起事故的过失程度以及责任比例的认定即属判决理由中的判断,而法院最后关于具体赔偿金额的确定即属判决主文的内容。建立在此种区分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假如在前述判决生效之后,B针对A提起一个新的诉讼,要求A为基于同一事故可归结为A的过失而给B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前诉法院在判决理由中关于A与B之间就该起事故之责任比例的认定在后诉中能产生何种法律约束力?按照大陆法系传统判决效制度理论对判决主文及判决理由所作之区分,法院生效判决于划定诉讼标的范围之判决主文部分有既判力(所谓既判力,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山东审判》2011,(1):58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有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说的是贪悔二字。大凡身陷囹圄之贪官皆有此感喟,然终乃缩手之不及,回头之无路而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0.
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一个有趣逻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清人崔述说:“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也。讼也者,事势所必趋也,人情之所断不能免也。传曰饮食必有讼;”“两争者,必至之势也,圣人者其然,故不责人之争,而但论其曲直” 这是古代中国人对诉讼现象极为难得的冷静的客观的认识或评价之一例。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之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开篇:"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何进行考察呢?"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五个基本要素:道,天时,地利,将领,法制。其中的将、法之道对现代部队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点集锦     
何为"超前行贿"?即向暂未当权,但 即将当权、前途无量的后备干部行贿。也 就是看准"潜力股",提前"感情投资"。 时下的行贿者,为啥热衷于"超前行 贿"呢?笔者以为,原因大概有三。一曰: "放长线钓大鱼"。虽说"超前行贿"不能 取得"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哪怕只有 50%的成功把握,都能激发他们在行贿 问题上赌一把的愿望。二曰:"不引人注 目,无危险之忧"。向当权者行贿,频繁接 触,危险性较大。相比之下,向后备干部 行贿,美其名曰:"交个朋友"、"不巴结权 贵",则可以遮人耳目,无后顾之忧。三  相似文献   

14.
一、《亲疏危乱》:“故疏必危,亲必乱。陛下之因今为治安,奈何知其必且危乱也;然且吟(齿休)而坚控守之,为何如制,以(纟靡)相悬。”(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下同。) 卢文绍曰:“‘吟’(齿休)疑当作‘噤断’,《方言》作‘冯(齿斤)’,音皆相同,怒也。‘(纟靡)’,字书无考,其义未详。此下旧有‘臣能令知乱如今利百金’十字,此等皆庸书无知小人所为,不顾文理,唯欲篇幅稍溢,利多得金耳。亟当刊去,毋令滓秽本书也。”刘师培曰:“案首句  相似文献   

15.
原告:南京室内装饰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装饰公司)。 被告:高新农,男,1957年12月生,装饰公司五分公司员工。 被告于1991年12月起在原告第五分公司工作。1994年5月被告以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工作为由,提出辞职。五分公司及原告均同意其辞职申请,但要求被告将为其配备的寻呼机退  相似文献   

16.
<正> 原文:(《左传·子产论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①:“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②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相似文献   

17.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2):28-30
上次写到"告身与敕牒",这敕牒即是授官的文书.据<宋史·职官志三>:"绍圣元年吏部言,元丰法,凡入品者给告身,无品者给黄牒";又据岳珂<愧剡录·皇祜差牒>:"今世中台给黄牒之制,前必曰尚书省牒某官,而右语则曰差充某职替某官成资阙."这里的"牒"字前加一"黄"字,是说这"牒"的颜色是黄色的.下面说一说古代公文用纸的颜色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审理贪污案件时,经常有犯罪嫌疑人提出所贪款项用于“公务开销”,而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法院的普遍做法是将“公务开销”从犯罪总额中予以扣除,笔者认为贪污罪无论贪款的用途如何,应一概予以认定。贪污赃款去向不影响犯罪成立,其理由如下: 一、从犯罪构成看,根据刑法学理  相似文献   

19.
戒酒篇     
某君,年少壮,性嗜酒。逢酒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出滥言,行妄举。 近博览布告,见罪者之半皆酒后失德所致。由此,碎杯破盏,滴酒不入。 或问之日:“君何以禁酒若此乎了”答:“人皆避祸殃,而祸端酒一也。” 众皆点首赞之:“引以为戒,真智君焉!”戒酒篇@王亲民$辽宁省法库县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0.
<正> [原文]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