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潘 《检察风云》2013,(13):30-31
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三十年来经济迅速增长,但是不可否认,官员腐败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官员腐败与经济增长为何比翼双飞?有人甚至从中就推论出,腐败是一种中国的发展动力,腐败推动增长,所以有"容忍适度腐败"的奇论。方绍伟(以下简称"方"):腐败不利于经济  相似文献   

2.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 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及官场潜规则.在这里,我们罗列一二: 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贪官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度.一般来说,当官总是人们首选的人生目标,而且,权与势相关,权与利相连.当官就有势,有势就有利.当官的目的是"利". 在旧中国,当了官,就有了一切.升官总是与发财紧密相连,因为利用官位来谋取私利是人所皆知并且默认的官场图景.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贪官们追求财富,以权谋利,将人的趋利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恰恰丢掉了为官本应恪尽的职责操守.这就是腐败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萃岚 《政府法制》2010,(16):35-35
贪官都是翻云覆雨、势利轻薄的小人,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臭的能说成香的,把丑的能说成美的,连腐败都能找出“充足理由”,以致闹出许多政治笑话,让人既感滑稽荒诞,又觉可恨可恶。这里列举贪官们15个雷人的腐败理由,看贪官咋给自己进行“无罪辩护”。  相似文献   

4.
接受廉政教育不能有特殊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言 《中国监察》2009,(4):45-45
大凡贪官们忏悔的时候,往往声泪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自己因为“放松了学习”,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扭曲,而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姑且不论贪官们的忏悔有无新意、是否深刻,单就“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而言,还是令人颇多感触。  相似文献   

5.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反腐的高压之下,一些腐败现象总会变出不同的花样来,而新的腐败形式又需要新的反腐举措予以治理.例如"裸官"就是近年来我国法治健全、反腐形势渐紧背景下生出的一种腐败苗头.从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长周金伙,到出走巴黎不归的温州鹿城区原区委书记杨湘洪等,一个个典型的"裸官"引起舆论哗然,更有"4000名贪官卷走了500多亿美元"惊人数字,让老百姓在贪官们的"胜利大逃亡"面前惊叹无语.  相似文献   

6.
江苏滁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兆丰,在向专案组交代问题时说:"你们反腐败辛苦,我搞腐败也很辛苦啊!"(5月25日<大河报>)这是贪官的一句大实话,完全可以入选"实话实说"节目.究竟怎么辛苦呢,不妨剖析陈兆丰这一只麻雀,帮贪官们总结一下,也让世人略知一二,引起"同情".  相似文献   

7.
徐苏林 《法治与社会》2013,(9):40-40,41
乌发如云,肤白如玉,面部和眼角没有一丝皱纹,看上去年轻二十岁的白宏,柔声细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此刻的她,已不见副局级领导的端庄与威严,只有两行清泪不停的冲洗着她那曾被私欲重度污染的心灵。继白宏之后,一个又一个爱美的女性贪官相继落马,深陷牢狱之中的她们哀鸣不已,不仅深深刺痛了亲人们的心,也使办案人员久久不能平静。官员腐败,种类很多。然而,就腐败官员群体而言,主要有两种腐败: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从个体腐败官员上看,主要贪污受贿和生活腐化两种。让反腐败机构感到"囧"的是,近年来腐败新品种辈出,当下又冒出了一"新品种"——"美容腐败"。  相似文献   

8.
读刊感悟     
在《中国监察》披露的腐败案件中,那些腐败官员大多是工人农民的子女,很多人有过辉煌的历史,甚至是有功之臣。他们之所以最终成为阶下囚,是因为思想上一步步远离了工人农民。这些人不仅自己下场可耻,还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不尽的痛苦。而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孔繁森同志在牺牲时,身上仅有8角钱,但他却用薪水供养孤儿。孔繁森的收养孤儿,与很多贪官们的包养情妇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呀!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中,我深深感悟到知足长乐的真谛。有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我们周围还很贫困的农民兄弟,我们这些拿工资的人已经够富有了,应该在生活上知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干部队伍中,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还出现过 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执政为民的 好"公仆"。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少数的意志薄 弱者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沦落为贪官,也是不争的事实。 大凡贪官,尽管位高权重,家财万贯,但精神空虚,内心惶惶 不可终日,就往往求天拜神,祈求在缭绕的清香里,在虔诚的叩 拜中,避邪呈祥,逢凶化吉。然而,在这浓浓的迷信情结背后,隐 藏着的其实是更大的腐败!一幕幕乌烟瘴气的迷信活动被揭露, 一批批腐化堕落的官员被查处,为何此种丑剧直到今天还一再 上演?这就不由得我们不深思了……  相似文献   

10.
贪官犯难     
记得一位名女人曾说过一句"名 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不妨 以此为鉴,续上一句当今从政为官者的 "名言":"当官难,当贪官更难。"究竟 "难"在何处? 一曰"着装难"。大凡贪官,都特别注 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平时总是衣冠楚楚、 冠冕堂皇。至于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打什么领带、穿什么皮鞋、戴什么金表首 饰,方显本官"精神爽、魄力大"之本色, 都得琢磨再三。殊不知是"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唉,真难为贪官们啦! 二曰"讲话难"。贪官总喜欢作报告, 尤其擅长作反腐倡廉的报告。虽然自己  相似文献   

11.
明明患的是小感冒,到某些医院就诊时却被开了大处方,对此"小病大看"现象,群众苦不堪言。然而,就防腐倡廉来说,"小病大看"却值得提倡。腐败"小毛病"不"看"不行,因为久而久之,就会"病入膏肓"。现实中,一些人以为吃公家一点、喝公家一点、拿公家一点算不上什么大事,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最终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在一些贪官的忏悔录中,我们多次见到"因小致大、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云南一私企老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骂腐败,但你们想没想过,这些腐败是怎么来的?贪官又是谁喂出来的?我认为,贪官是我们‘喂’出来的,受贿是我们‘行’出来的。搞出这么多的腐败,我们企业界是有责任的。”为此,他还公布了他在遇到刁难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反腐机制的日渐完善,使得在位的贪官"边反边腐"的难度也日益增加.于是,许多的贪官就开始在自己的亲属中寻找腐败"代理人",以求营造"官外贪"的小气候,搞腐败的体外循环.这既是在台贪官的无奈,更是腐败版本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检察日报>有个栏目叫"忏悔录",专登贪官的忏悔文字,每周出一期,我是每期必看."忏悔录"看多了,我便发现贪官的一个"共性",他们往往把"不懂法"作为走上腐败之路的"元凶"之一.仅8月份,这样的"忏悔录"就有二篇.……  相似文献   

15.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了一二十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有许多谋利发财之机会,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诱惑处处。但是这四位最终还是战胜困难,顶住诱惑,取经到了西天,个个获得正果。 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 各有各的原  相似文献   

16.
"你们看我的长相,像个贪官吗?"这不是小品中的台词,而 是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不幸"露出腐败的马脚之后接受有 关部门的"谈话"之时,发表的一句"名言"。这位孟副省长不愧是 高级领导,他讲话"脸不变色心不跳"。 我"荣幸"地见过孟大人,他长得身材适中,五官端正,标准 型的"中国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他精力充沛,气质不凡, 言谈举止之间,既有领导派头又有学者风度……在我的印象中, 他确实一点也不像电视里面的那些贪官。 众所周知,电视里面的贪官,其长相几乎是"清一色":肥头 大耳,满脸油光,啤酒肚,保龄腿,举手投足大大咧咧,言谈话语 哼哼哈哈……不仅电视如此,其他文艺作品几乎是"照葫芦画 瓢"。  相似文献   

17.
官场变色龙     
严羽 《政府法制》2006,(7):30-32
据有关资料分析,人是有双重性格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贪官亦如此,他们一面是人,一面是鬼。在他们饕餮开口,鲸吞国家、集体财产的同时,也会拿出一点钱用于公益事业。这些人被称之为“双面贪官”。“双面贪官”也确实能蒙蔽一些善良的干部群众,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伪装一旦剥去,贪官的真实面目就会暴露无遗。“双面贪官”:既做婊子,又立牌坊,官场上的变色龙老百姓有一句骂“伪君子”的话,叫“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用这句话来骂“双面贪官”真是痛快淋漓、入木三分,而这也恰恰是“双面贪官”的做官哲学。他们一方面把自己乔装打…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开始生效,10月3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被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专家指出,这两个公约生效后,全球将形成一个追捕外逃贪官的浪潮。贪官外逃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我国政府对腐败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贪官们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可谓每  相似文献   

19.
阿成  韦娟 《政府法制》2007,(23):44-46
去年秋,深圳市中级法院腐败窝案东窗事发,轰动全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院副院长裴洪泉财色双收,中纪委在他家中搜出人民币2700万元和美金95万元。这位全国"明星法官"最抢眼之处,不在于霸占下属5名女法官,也不在于与前妻在捞钱上"比翼双飞",而在于和女律师叶玲长达6年的风花雪月的故事,演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恶斗。最终,女律师巧设玫瑰陷阱,将风流法官送进深牢大狱。人们不禁会问:从裴洪泉权力寻租中捞得盆满钵满的美女律师,为何恩将仇报将情夫拉下马?面对位高权重的法院院长,叶玲通过什么绝招给贪官脖子下套?2007年9月中旬,随着裴洪泉腐败案被审查起诉,一桩桩荒淫无耻的权色交易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 很多贪官受查处后,受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其家族.这种夫妻、父子、婆媳、女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且有很强隐蔽性的家族式腐败,又该如何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