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法院启动再审是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一部分,其既包括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也包括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来看,允许人民法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的做法违反了不告不理原则、控审分离原则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部分案件中还违反了上诉不加刑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混合法系,无论是否允许法院启动再审,都不允许法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允许法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再审的制度在当今已经不具有任何正当性。从实务的角度,人民法院应当立即停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从立法的角度,应当明确禁止人民法院启动不利于被告人再审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来信编辑同志: 我是个纺织女工,共青团员。我的弟弟因犯了盗窃罪被逮捕。听说区法院最近就要开庭审理,我和妈妈都很想去听听,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挽救他。不知道法院能不能允许,我国法律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北京李娴复信李娴同志: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颁布的《人民法院法庭试行规则》第五条也规定:“公开审判的案件,允许公民旁听”。据我了解,人民法院根据以上规定,在公开审判案件时,如果被害人或者被告人的亲属要求旁听,一般是允许的。只是对亲属中属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被  相似文献   

3.
新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三项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145条规定.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人民法院。这两方面的案件,无论从其特点,还是从司法保障方面都与公诉案件及传统意义上的自诉案件.如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事辩护有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两种。委托辩护是由被告人或其近亲属委托律师、人民团体或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及其近亲属、监护人为其辩护。指定辩护是指某些应当有辩护人的案件,如果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辩护人进行辩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和人民法院审判实践的惯例,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一般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1.由人民检察院派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为他指定辩护人出庭辩护;2.被告人是聋哑和其他有生理缺陷不能辨别事理,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出庭辩护;3.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出庭辩护;4.审理共同犯罪案件,几个被告人之间有利害矛盾,如果允许其中一个被告人有辩护人,则其他被告人也必须有辩护人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职能来惩罚犯罪、制裁违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些职能主要通过公正裁判每一个案件来体现,而案件处理是否公正,则又由法官素质所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一支廉洁、高素质法官队伍,就难以确保司法公正,就难以树立法治权威,也就难以完成新世纪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中所担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申诉人滔滔不绝地陈述他们满腹的苦水和冤枉,在他们看来,原本是很有理的官司为什么会输呢?并且输得一塌糊涂。乍听起来,他们讲的都是实情,似乎也很有道理,然而通过审查他们提供的申诉材料和调阅人民法院原审卷宗,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就很容易弄清楚了。原来申诉人并没有明白诉讼中“事实”的准确法律含义,混淆了各种事实的概念及其问的关系。他们讲的事实往往是客观上的事实或笼统的案件事实,抑或主观上的真实,而非案件中的法律事实,或待证的或已证实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从一起案件谈指定管辖赵保升,王文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这一规定,乃是我国刑事审判活动中关于指定管辖的法定概念。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证据是案件的基石,是客观事实的再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收集、审查、认定和使用证据的过程。只有证据确凿充分,才能正确、及时地裁决案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9.
谈谈审理损害名誉权案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过去很少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损害名誉权案件,日益增多,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类案件,尤其是一些涉及新闻、出版单位的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影响也大,常常引起社会上的普遍关注。 应当指出,目前人民法院审理损害名誉权案件,不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难度较大,而且审判实践经验不足,在对侵权行为的认定和正确适用法律等方面,还有待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近一、两年来人民法院审理损害名誉权案件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法院审理著作权案件的概况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特别是著作权法的颁布实施,给人民法院审理著作权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著作权案件。199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著作权案件153件,审结146件。其中,判决、裁定的53件,调解的47件,撤诉的41件,移送有关单位的4件,终结的1件。从法院受理的著作权案件看,大体有以下特点: (一) 案件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自民法通则颁布实施后,人民法院开始受理著作权案件。从1986年至1991年共受理一  相似文献   

11.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问题高珂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从广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问题引起的纠纷。从狭义上讲,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过程中引起的纠纷。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过去相...  相似文献   

12.
杨先双书写了两条针对党的反动词句的标语,不是一起反革命案件。人民法院对杨先双为什么却以反革命定罪判刑呢?是不是凡是书写、张贴有反动词句的标语都是反革命活动呢?认定反革命案件,必须遵照毛主席教导:“要注意讲规格,没有规格那是很危险的。要合乎标准才叫反革命。”这里讲的“规格”、“标准”,从法学理论上讲,就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指的是依据法律应受刑罚制裁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的主观客观条件的总和。就这起案件来说,杨先双已达法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这就是说,根  相似文献   

14.
民事案件二审审理范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也就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职权范围。如何正确划定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是直接关系到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如何行使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当事人权益的保护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民事诉讼法虽然作了规定,但仍有不同的理解,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多年来喊得多 ,落实难 ,大道理讲得多 ,一到具体案件执行 ,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就一齐而上 ,弄得人民法院不知如何办。有些法院的领导和执行法官 ,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碰到执行难的案件 ,由于关系复杂 ,宁可不去执行 ,也不要得罪地方长官。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领导干扰越来越严重 ,因而执行难的问题已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法院的有些判决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这已直接影响了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长此下去 ,势必直接威胁到人民法院能否严肃执法…  相似文献   

16.
二审人民法院对刑事自诉案件能否进行调解?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原告与被告在一审过程中没有和解的意愿,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即使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人民法院也不能进行调解了,其理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对二审案件只作了维持原判、改判和发回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规定,而没有作出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的规定,因此,二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不能进行调解。还有人认为,二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否进行调解,要受到一审判决的制约:一审判决有错误,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撤销,因此可以进行调解;一审判决正确,二审人民法院不能将其撤销,因此不能进行调解。如果二审人民法院不问一审判决正确与否,就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进行调解,是有悖于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司法》编辑部一九八○年元月一日起,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审判。但是,据我所知,有的地方主张对一些严重病患被告也进行公开审判。这样做是否合适?我认为这种做法弊多利少:1、会使一些旁听群众认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讲人道;2、因为被告不可能一问一答,甚至说不到三、两  相似文献   

18.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类案件如何鉴定、赔偿,在实践中有颇多不同的认识,影响到人民法院对这类案件的正确及时审理,也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本文拟就此类案件的伤残鉴定与赔偿作一探讨。  人身损害案件的伤残鉴定  人民法院受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主要有伤害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劳动事故赔偿、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人身保险赔偿和国家损害赔偿等。人民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时,都涉及伤残鉴定问题。我国现已实施的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有:国家技…  相似文献   

19.
来信编辑同志: 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没有提出抗诉,而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近亲属提出上诉。对于这种情况,人民法院是否按照上诉案件受理?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有无上诉权?请给予解答。甘肃省武都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王存才复信王存才同志: 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近亲属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没有权利提出上诉。如果他们提出上诉,人民法院也不能按照上诉案件受理。理由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1日起实施的《诉讼费交纳办法》对原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中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诉讼费收取标准也做了较大调整,《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并没有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诉讼费进行区分,而《诉讼费交纳办法》第16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那么,《诉讼费交纳办法》的这种区分究竟会给本身就不甚完善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就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