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述 《理论视野》2005,(4):11-1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早开始、持续时间最长、规模巨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持久抗战,拖垮了日本法西斯的经济,导致其政局动荡、民众厌战,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中规模最大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人类战争历史奇迹。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基础。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支援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伊胜利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上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国共两党为救亡图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激情。正是因为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分别承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相似文献   

5.
杨柳 《瞭望》2005,(33)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翻开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昭示国人: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建设,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睦邻友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6.
荣维木 《团结》2005,(4):8-1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期间,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各个政治派别之间、在各个民族之间、在国内人民与海外同胞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表现出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3500万人员伤亡和6000亿美元财产损失的重大代价,牵制日军在海外74%的兵力,并歼灭了150万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嬴得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战争期间,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不…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罪行.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中华民族参加抗战的人数、族别、战场、作战方式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殊死搏斗,对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中国各族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取得抗战胜利、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业绩.就其战争挑起原因、抗战胜利以来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未来关系展望以及今后外交工作中的经验等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卢沟桥,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但因为当年它曾以“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之一。更因为在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这里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妄想进一步吞并中国。不堪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这里打响了全民抗战的第一枪,从此揭开了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也是从这里开始,中国军民在自己的国土上独立抗击了在二战中占日本整个侵略军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兵力,有效地缓解了太平洋和欧洲战场的压力。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卢沟桥是我们民族魂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和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回顾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研究总结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新辉 《学理论》2012,(30):107-109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灾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中国共产党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站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列,为捍卫中华民族利益而斗争。在争取抗战胜利的艰苦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出动大批海军和陆军进攻上海.中国守军英勇抵抗,组织了“淞沪会战”,但最终失败.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民对抗战前途陷入渺茫、苦闷、彷徨之时,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全面的抗战路线和统一战线策略,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并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2015年4月15-17日,松江区委组织部和党校在第十期青干班中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的那场反侵略战争中,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全国人民一起,团结御侮,共同奋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支援抗战前线1937年7月卢沟桥边的枪声,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开辟了光明前景。一、洗雪百年耻辱,终结任人宰割历史有着5000年连绵不断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到了近代,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曾经不可一世、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王朝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八月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近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并且是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  相似文献   

15.
本期出刊的第二天,即1995年8月15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凡的日子.50年前的今天,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中华民族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雅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起点,令天,在举国人民为振兴中华、为改变祖国落后面貌而奋起斗争的时候,纪念“八·一五”有着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盟军的作战.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也是促成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民族解放战争。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抗日战争,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是伟大和崇高的。无论是从舆论上声援祖国抗战和捐资捐物支援祖国抗战,还是用热血和生命献身祖国抗战事业,无数的海外华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0)
抗日战争之所以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毛泽东的科学军事理论指导。从敌强我弱、敌小我大的中日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做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预测和游击战具有战略地位的判断;还指出,中国共产党持久抗战的具体形式是实施敌后游击战,而开展游击战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打一场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国共两党领导人虽然都提出了游击战方针,但由于在代表谁的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5,(5)
<正>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参加了上海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国民党把他的名字列入黑名单,并准备下毒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盛情邀请他离开上海,从香港转到解放区,准备参加新政协。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托,跟叶圣陶接头的是杜守素、吴觉农和李正文。在日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