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3):15-15
在华日本人加藤嘉一道歉承认学历造假日本杂志《周刊文春》日前刊登了《揭露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加藤嘉一)伪造履历》的文章,披露加藤嘉一系文科生,并未考上过东京大学。对此,加藤嘉一10月31日在日本官方网站上发表了"道歉报告文",承认自己伪造简历。同时,他也发微博承认  相似文献   

2.
这是个足以让观察者失去描述能力的时代,时不常就会出一档子事,让人心惊肉跳,让人莫名其妙,挑战人的承受力,也挑战人的想象力。就像徐志摩当年的感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是的,没人知道明天还会发生什么更奇妙的事情。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中国出现了全面的社会溃败,社会溃败而不是社会动荡才是中国最大的挑战,表现在权力不受约束,潜规则盛行,社会底线失守,强势集团肆无忌惮等。日本青年加藤嘉  相似文献   

3.
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有学者将此次大地震对日本所造成冲击之大,与日本二战战败相提并论,将其看作日本战后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认为日本将"迎来‘灾后'时代"。国际学界热议"灾后"日本走向。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中国中日国际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冯昭奎与日本旅华知名媒体评论人加藤嘉一围绕上述问题对谈,从中日学者的观点碰撞中探析日本正经历的这一历史转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3日至23日,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加藤节教授应邀到我系讲学。加藤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和欧洲政治思想史专家,现任日本成蹊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日本政治思想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欧洲政治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其代表著作有《近代政治哲学与宗教》、《约翰·洛克的思想世界》和《政治与人类》等。现将其在我系讲课内容分两次在本刊登载。  相似文献   

5.
2003年日本内阁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员,基于目前美军在伊拉克频繁遭到恐怖袭击,伤亡惨重,日本国内反对出兵的呼声始终令政府骑虎南下。《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存在为日本自卫队创造了许多向世界最强大的美军学习的机会。美军是一支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队,通过比较两国军事训练可以了解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差别。本文原载于日本《军事研究》2003年第9期.作者加藤健二郎通过仔细对照日美两国地面武装力量作战之异同.客观反映出在美国一手栽培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实际战斗力。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8月15日,日相小泉纯一郎刚刚参拜了东京的靖国神社,前自民党干事长、众议员加藤纮一位于山形县鹤冈市老家的住宅兼事务所便遭放火烧毁。对此,《朝日新闻》发表社论称:“这一天是第61个‘终战纪念日’,是回忆因言论自由被剥夺而冲入战争泥淖的往昔岁月,并将和平的誓言履新的日子。择此日行凶,是对日本在战后苦心孤诣营造的民主主义社会的挑战,罪加一等。”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七月号上有一个讨论《广州人,你幼稚吗?》,讨论的题目是‘消费幼稚病’,两种不同的意见,都摆出来了。其中有位同志提出‘超前消费是一种先进的消费方式’‘可以刺激生产,只有经济发达才可能出现先进的消费方式’。对此种看法本人不敢苟同。就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了《日本人的苦日子》一文,文中告诉人们,日本的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之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普遍日本人的住房狭小,工作时间太长,物质的补偿和娱乐的机会也极少’,而不少日本人却‘满足于低水准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变形"今年的9·18"国耻日",中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拉响了警报,是类似活动中参与城市最多的一次。这样似乎形成集体共识的举动背后的情绪,佐证了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一个曾经以"阿信的故事"风靡中国的日本,一个以《排球女将》震撼中国的日本,一个在《血疑》、《追捕》中,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日本,消失了;一个以茶道和插花,以秩序和清洁而让中国人欣赏的日本,一个在战后废墟上,以"日本制造"而崛起,甚至挑战"美国世纪",而让中国人佩服的日本,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4年8月号发表的《毒气弹,半世纪后引爆》一文在国际上引起较强烈反响。日本《朝日新闻》8月25日报道: “[北京24日,五十川伦义]有关二战时日本军队放置于中国大陆、至今仍为日中悬案的残留化学武器问题,中国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9,(24):19-19
章克标先生上世纪30年代曾写过《文坛登龙术》一书,曝光文化人为出名而投机取巧之种种丑事,传播一时;鲁迅又写了《文坛登龙术拾遗》及《文摊秘诀十条》等文,列数文坛歪招邪术,供后人警醒。时过境迁,文人在变化,文坛登龙术也在与时俱进,花样翻新,让人眼花缭乱,在下不才,辑成七条,供读者诸君一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