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一鸣 《传承》2011,(5):38-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六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有特定的背景和明确导向。一方面,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在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后,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新挑战。"十二五"规划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深刻领会这条主线,需要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领会"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朱红 《前沿》2007,(6):45-49
通过运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方法,在反思西部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治理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转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最紧迫的任务,同时更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以自主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 ,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影响 ,增长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 ,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加快这一转变的进程 ,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志文  魏钧 《青年论坛》2011,(6):104-108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从主要依靠单纯CDP的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和谐社会三者相协调的发展方向转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这一系列经济增长思想是在符合我国现今发展阶段的国情下提出的。其不仅强调生产关系中分配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在“包容性增长”下,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所有国家,使所有社会成员和国际成员都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探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前进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在要素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方式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 以经济增长对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和对要索生产率的提高的依赖程度的差异,我们可以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五种类型:完全粗放型、粗放主导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上是以放权让利为主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从中央政府推动型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地方政府推动力增强的模式演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也逐步由政府推动型转向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企业推动型。使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强调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历程,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20多年快速发展的骄人成就,GDP年均增长达9.1%.但需要清醒看到的是,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还属于粗放型.GDP增加值中,绝大部分的贡献来自于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拉动,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快速和持续发展阶段70%~8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迫切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转变的步伐却十分沉重,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剖析其中的原因,不仅由于深层次的文化、体制、人性上的障碍,而且还有较复杂的利益格局上的抵触,必须区分转变增长方式的推动者、实施者、受益群体、受损群体不同的利益关系,构建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张永辉 《前沿》2013,(1):98-99
本文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模型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作了一定考察,并从经济增长的方式、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不同的方面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程衍方 《小康》2005,(1):50-51
从安全角度看,资源供给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风险很大,国家经济安全缺乏保障;从发展的角度看,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6,(8):13-13
节能降耗工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其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地调整和转变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市场化进程所取得的进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世锦 《政策》2006,(12):21-24
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已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看法就大不相同,经常听到的说法是“粗放”与“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对中国增长模式的评价,当然可以列出许多数据加以论证,这里不妨作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近些年来,中国吸引外资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中国的增长模式仅仅是“粗放”、“低效”,那么外资为什么不留在其他国家“集约”、“高效”的模式内,而要到中国来呢?逐利是资…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人民论坛》2013,(1):13-15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现代化进程步入更高阶段的客观要求,若适时转变,则会加速现代化步伐,否则将会延缓现代化进程。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迄今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每种模式的选择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必然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转变,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20.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全面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