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带手套的越来越多,使得我们现场勘查提取指纹的越来越少,我们有的勘查员甚至看到戴手套作案的现场就失去了信心。但是,本人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实践证明,戴手套作案的犯罪现场不等于犯罪分子不留下手印,现场就无痕可取,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犯罪分子作案的规律特点,仔细寻找,不少现场仍然可以发现和提取犯罪留下的手印和其他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的增强,戴手套作案的比例大幅上升。大多数技术员认为,在手套触摸痕迹中,指纹的提取几乎没有可能,更不可能提取到生物物证,因此,常常忽略此类现场的检材提取。笔者通过对本地多起戴手套作案现场提取的手套印痕进行DNA检验,成功检出两例犯罪嫌疑人DNA分型,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14年1月2日,孙某(女,27岁)在家中  相似文献   

3.
李国材 《刑事技术》2003,(Z1):77-77
笔者在实践中对变压器被盗案中,硅钢片上的指纹、手套印、鞋印的显现提取总结出几种有效方法。1硅钢片上的加层手套印、指纹、鞋印痕迹1.1形成原因硅钢片上的手套印、指纹、鞋印有新鲜和陈旧之分,区分的方法非常简单。硅钢片在修理或安装过程中留下的手套印、指纹,由于长期受变压油浸润,其呈棕红色,且无立体感;硅钢片上的新鲜指纹、手套印、鞋印痕迹是由于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拆除硅钢片时所留,有一定的立体感,色泽因沾附的物质不同而不同,其形成过程如同捺印指纹一样,印油是什么颜色,指纹、手套印、鞋印痕迹就呈什么颜色,沾附污垢的往往呈黑…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现场勘查的好与坏、现场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刑侦工作的成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侦察人员,甚至我们一些侦察决策领导人由于缺乏对刑事技术科学性、专业性认识,不尊重现场情况,对勘查技术人员提出的现场分析意见持有疑虑(或不相信),侧重于调查访问所得的情况或线索,致使侦察工作步入迷途,贻误了战机。发生在我市某县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件就很具有代表性。1994年10月15日,西安市某县安家大队十一组曹平均一家三口被杀害于家中,并被纵火焚尸,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市局刑侦处技术科经全面认真的勘查现场发现提取了案犯鞋印。根据现场特点、尸体位置、变动情况和痕迹物证分布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勘查技术人员在临场分析会上提出了如下几点意见(结论):①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抢劫杀人案件;②根据案犯鞋印分析,系一人作案,案犯身高170cm左右,年龄20-25岁;③从现场环境及大门关闭情况分析,案犯从大门出入,系叫门入室,案犯与死者有某种熟人关系;④案发当晚下大雨,而且适逢停电,说明案犯居住地离现场不远,排除流窜作案;⑤现场有血手套印痕反映,说明案犯带手套作案。后根据现场勘查过程中所提取的滴落血迹检验结果证明案犯受了伤。  相似文献   

5.
血潜指纹常在一些凶杀、抢劫案的现场上出现,大部分是案犯作案后接触物体时遗留下的,价值很高,血潜指纹在普通可见光照射下用肉眼从不同角度观察,隐约能够看见模糊的纹线。但在普通光下拍摄效果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常用四甲基联苯胺溶液(TMB)或无色孔雀绿溶液染色后进行拍照提取。用四甲基联苯胺法或孔雀绿溶液处理后的血潜指纹就不能用其它方法再处理,如处理失败就可能损失重要证据。笔者摸索用一定波长的光源拍摄提取血潜指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向广大同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案件简介2009年9月25日,某城市居民家中存放于主卧室保险柜内的70余万元现金被盗,犯罪分子翻围墙进人小区,撬窗入室,戴手套作案,在中心现场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只在小区围墙墙头的玻璃茬上提取到一枚残缺指纹。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增多的刑事案件中,传统的指掌纹认定技术在侦察破案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在刑事技术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犯罪分子越来越多的戴手套作案,指掌纹认定手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有力地打击犯罪,必须有更新更有效的认定罪犯的技术手段。笔者于1992年底着手搜集戴手套手印样本,探索其内在的反映主体手掌本质的特征,研究如何用无纹线或戴手套手印认定案犯的方法,进一步形成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1案件简介某年2月27日晚,市民邱某家被入室盗窃价值100多万元的财物。现场勘查,发现卧室挂衣柜下方两个抽屉均被打开,放在该抽屉的贵重物品及现金均被盗走,在阳台护栏处提取到一把打开的匕首(经调查该匕首不是失主家的)。根据现场及匕首上均没发现一枚可疑指纹,分析认为犯罪分子有可能作案时戴有手套。  相似文献   

9.
粗纱手套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刑事犯罪活动的日趋复杂化、智能化,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打击,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戴手套方式作案。即使是戴手套作案,遗留在现场的手套及提取的手套印痕中,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犯罪信息,且可供检验、分析和利用。根据生产原材料的不同,手套可分为5大类:棉纱类、化纤类、布类、皮革类、乳胶类。棉纱类手套按纱线的精细又分为粗纱和细纱手套。粗纱手套具有应用广泛、购买方便、价格低廉、容易携带又能逃避公安机关侦查而为犯罪嫌疑人所青睐。笔者选择犯罪现场上出现率较高的粗纱手套,从种类特征、细节特征和微量物证检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犯罪分子跨地区作案已日趋普遍,现场指纹并案成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多,但只要把握好机会也能打出漂亮之仗.本局技术部门因指纹并案成功而破获了一批跨地区抢劫案,现介绍如下.1 案情1997年10月29日晚本市城厢镇某住宅被抢走现金、手机等物价值近2万元,一名被害人被刺伤.现场勘查,案犯系挖门开锁进入,持刀、捆绑住被害人双手,又用布包住脸部,接着刺人、抢劫.技术员在案犯翻动过的吊柜上提取到汗液指纹数枚,分析该案虽属抢劫却有熟悉、报复的迹象.11月9日抓获一名正在销赃的案犯张××.1997年11月27日晚本省海宁某招待所发生凶杀案,该所值班室被案犯踢门进入,值班服务员朱××被案犯手脚捆绑在椅子上并堵塞住嘴后窒息死亡,劫走现金2300余元,经现场勘查在茶杯上提取汗液指纹数枚.  相似文献   

11.
沈涌 《刑事技术》2004,(3):40-41
当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与高智商化,反侦探意识加强,在作案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对现场手印的掩盖和破坏,为了不在现场遗留下手印,犯罪分子大多采用戴手套作案,并以戴纱手套为多,以利用纱手套对手印进行掩盖,但同时,在现场上也留下了新的痕迹——纱手套印。纱手套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犯罪分子手部的个体气味必然会通过纱手套转移到现场纱手套印上,并且稳定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18日夜,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大楼六楼的市政法委监管处被盗。经现场勘查,发现案犯系一人作案,翻围墙入院后至六楼,用插片或尖嘴钳撬门进入办公室,撬开办公室抽屉,盗走掌中宝手机1部,手表1块及现金1万余元。现场提取了案犯鞋印和指纹数枚。正当湖州市公安局全力侦查此案时,8月25日夜,绍兴市公安局大楼也发生办公室被撬盗财物共4000余元案。从案犯的作案手段及现场遗留的鞋印、指纹比对情况表明,上述两案是同一名案犯所为。经进一步搜集同类案件信息,发现衢州市公安局于2000年1月4日夜也发生被盗案,共损失财物达1000余元。经现场指纹比对,与湖州、绍兴两案系同一名案犯所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国内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发案特点,为此类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与侦查提供参考。从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相关案例173例,选择被害人年龄、被害地点、案犯人数、案犯年龄、案犯性别、案犯职业、双方关系、犯罪动机、杀人手段、控制行为、处置行为等为观察指标,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被害人平均年龄5.8岁,室内现场占70%,一人作案占97%,案犯平均年龄32岁(其中,18~37岁约占62%,未成年人参与作案约占10%),女性作案约占36%,务农和无业人员作案各占36%和26%,熟人作案约占93%;谋人约占64%,机械性窒息约占40%;作案后未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行为约占75%。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后发现,12岁以下男童单独被杀案具有以下特点:案件主要发生在室内,案犯一人居多、男性为主、青年居多、职业以务农和无业为常见,女性作案比例较高,案犯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以熟人居多。作案动机以谋人为主,杀人手段以机械性窒息、锐器刺切、钝器打击为主,仅少数案犯作案后对尸体采取特殊处置,0~1岁男童单独被杀基本上是直系亲属作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区中砸汽车车窗玻璃,拎包盗窃财物的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2005年~2006年,笔者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北省咸宁市和武汉市江夏区,发生此类案件就有数十起。案件多系流窜作案,案犯2人结伙在甲地作案,作案后逃往乙地。作案时,一人驾驶二轮摩托车在现场附近接应,另一人持弹弓用钢珠射破汽车玻璃后拎包迅速逃离现场。逃往乙地途中,将包及包内其它物品丢弃。由于流窜作案,加之案犯具有一定反侦查伎俩,因而破案难度较大。即使现行抓获,也很难有证据来锁定其犯罪。因此,在此类案件现场勘查中,如何发现和提取案犯作案时遗留的指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1案件简介 一段时间,某地连续发生撬盗企业保险柜案件,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作案后清理现场,现场能够提取的痕迹物证很少,且作案没有固定时间和规律,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技术员在多起撬盗保险柜案件现场发现两种撬压痕迹,其线条状痕迹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是参加各类案件现场的勘查,在现场勘查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提取到能认定犯罪分子的痕迹物证。近年来,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在一些案件现场上经常发现手套印痕,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很难发现提取到手印。实际工作中,我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2日晚,海城市某村连续发生三起放火案,根据案犯的作案方式和遗留在三处现场的汽油桶,确定三起案件系同一人所为。现场勘查发现赵某家院内的井台边泥土地上有一枚立体手掌印痕,其中一枚指纹纹线清晰完整,并且在手掌痕上方发现一处地面凹陷痕迹。经过分析,认为该枚指纹是案犯放火后逃跑时由于井台周围地面湿滑,摔倒后手掌支撑地面时所留,其上方的凹陷痕迹是案犯手中的汽油桶一角砸在地面上所形成的。结合当时的现场条件,我们对该枚泥土上的立体指纹进行了如下处理:因本地区九月份日间天气十分炎热,为防止因泥土客体干燥而发生纹线干…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元月17日,某厂招待所发生盗窃案件,盗走彩电及衣物价值7千余元。勘查现场时发现罪犯戴手套作案,虽经反复勘查亦未发现罪犯手印,后在窗玻璃上发现罪犯遗留的较完整的1枚灰尘加层左手手套印,当即拍照提取。元月20日,侦查部门送来嫌疑人田××所戴皮革手套一双,要求检验鉴定现场手套印是否是田的手套所留。经检验,现场手套印掌内侧拇指根部有一较规则的弧形线状痕,分析为生产手套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趋智能化,现场上留下的指纹、足迹等常见痕迹也越来越少,这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有些现场,犯罪分子往往留下了一些生物检材,如血液、唾液、毛发等,这有利于我们认定案犯。其中犯罪分子在吃饭、喝水、吻、  相似文献   

20.
撬窗杆人室是当前案犯作案的一种常用手段,案犯撬窗杆常用工具是一字形撬棒,但在长久的作案进程中,一些案犯根据作案经验,结合窗杆、窗栅的结构特点,把一字形工具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改成F形,从而在撬窗杆过程中防止撬棒产生明显滑动而发出声响及提高撬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