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下 ,美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 ,且短期内难以复苏 ,并引发全球经济走软。美国经济走软直接影响到美对华政策的调整路向 ,我国如何在未来几年积极引导中美关系的互动成为亟待研究的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而反共主义则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反共主义经历了一个很长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还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长期性、顽固性;波动性、反复性;复杂性及范围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的关系,包括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从而制定相应的国家安全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对促进中美两国的交往达到双赢,并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 9年以前的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经济扩张而非领土扩张为主 ,并以经济扩张来扩大其在华政治影响 ;二是始终站在中国国内革命运动的对立面 ;三是始终重视中国在其整个对外政策中的地位。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上述历史特征 ,对于研究今天的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尼克松是一个在冷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由于受到冷战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对中国缺乏真正的了解,尼克松曾经对中国存在着偏见,和很多美国政治家一样也曾主张对华实行强硬态度。但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尼克松不得不从现实主义出发,开始对中美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进行深刻的反思,虚心地听取国内外战略家特别是戴高乐、阿登纳等人的忠告,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对中国逐渐形成了极其富有远见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小鼎  李珊 《外交评论》2024,(1):24-52+166
2016年以来,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接触政策,转而采取过度防范且带有明显对抗色彩的战略竞争政策,究其实质在于美国国内持续蔓延的“中国迷思”促成了对华战略偏好的转变。出于霸权护持的目的,美国以“中国迷思”为载体,在安全领域夸大中美安全稀缺,在经济领域强调相对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标定中国的异质属性,在中美关系尚存妥协与合作空间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遏制。社会环境、战略文化等背景性因素和国内政治联盟、智库、大众传媒及联邦政府等进程性因素交织互动,共同塑造了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在系统效应的裹挟下共同推动对华“迷思”不断强化。“中国迷思”改变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价值取向、威胁认知、利益排序和手段选择,导致美国对华战略偏好从防御转向进攻,从保守转向激进,从合作转向对抗。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危害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使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由购买中国产品的间接援助发展到对中国进行贷款,直接军援,以确保自身在华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要威胁和对手 ;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 ;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实现和平民主建国是亿万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民主政治目标。李济深积极领导并投身于揭露和反击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独裁内战行径、争取民主力量、推动新政协运动,为民主政治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各民主党派都具有爱国反帝的光荣传统。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反对美国政府援助南京政府,干涉中国内政;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反内战反独裁,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共同奋斗;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筹备新政协,参与创建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进行的一场人民战争。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这一斗争中与中共团结合作,积极促使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反对国民党内战政策,为和平民主而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二战结束前 ,美国确立了以中国为主要支柱的战后远东国际秩序观 ,这不仅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决策 ,而且使其远东战略深受中国国内形势的影响。出于抗衡苏联的需要以及意识形态上的考虑 ,美国不得不将支持蒋介石政权作为其对华政策的核心 ,这决定了它的远东战略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成熟时期,在这期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在与中国共产党的较量中十分重视心理战策略的运用。其主要策略包括:开展和平攻势,争取政治主动;打谈结合,威逼就范;配合内战,全面实施心理进攻;不择手段的心理战防御。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军事的无能,民心军心的丧失,这些策略收效甚微,总体上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发动内战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制定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国共两党的关系出现了极为紧张的状况,内战有一触即发的危险。中国民主同盟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间积极开展政治活动,呼吁和平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作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以及美苏势力等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集政治逻辑、主体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于一体,表现为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争取各阶级联盟者、坚持又联合又斗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四个方面。分析和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深刻影响中国的西藏问题。美国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又支持旧西藏地方当局图谋西藏独立,进而考虑改变其传统的西藏政策:接待西藏商务代表团、《露丝.培根备忘录》与韩德森建议的出笼、托马斯父子进藏和麦基尔南在藏被杀等,勾勒出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的主要线索。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尽管处于内战状态,但双方坚持中国对于西藏的主权、反对美国分裂西藏,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大致经历了从减租减息到实行耕者有其田再到最终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这一时期革命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土地政策为全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走向与中美关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鹏 《外交评论》2009,26(1):1-6
美国奥巴马新政府上台执政,恰与中美建交30周年、全球经济衰退、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等重大事件重合。因此,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及中美关系走势,必须放在新的时空背景及历史坐标之下进行分析与思考。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布什政府相对积极的对华政策能否延续?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有无新思维?中美关系未来面临哪些新机遇,可能出现哪些新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做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