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庭审活动原则,突出了控辩双方的诉讼主体地位,明确了公诉人的举证责任。公诉人能否在庭审中进行有力的举证和有效的质证,不仅关系到公诉机关的形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对被告人科处刑罚,关系到公诉的最终成败。因此,探讨公诉人进行当庭举证和质证的一般规律,很有必要。一、公诉人如何当庭举证当庭举证,即公诉人就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的情节,当庭出示和展示证据。它是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公诉人在庭审举证时,要求举证既要有力又要充分,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把证据举到位。”(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的庭审方式的施行,庭审讯问已成为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对于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证实公诉机关指控的准确性,进而对被告人正确地定罪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庭审讯问所具有的公开性、抗辩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也使得公诉人的庭审讯问面临许多困难和考验,尤其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被告人当庭翻供、拒供等现象,更加大了公诉人庭审讯问的难度。如何做好庭审讯问的工作,笔者认为,除了吃透、吃准案情、充分准备外,讲究讯问的策略和技巧显得十分重要,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出庭公诉中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的策略和技巧略抒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公诉人对自己所承办的案件在证据认定、案件定性等问题上与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的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该更换公诉人。刑诉法修改前,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大多已经合议庭或审委会讨论决定TQ因此,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只要按照程序要求,宣读起诉书、公诉词,对被告人进行简单的讯问,进行一、二轮辩论就算完成了任务。所以,无论公诉人个人意见与检察长或检委会的意见是否一致,都对案件的最后定性判决没有多大的影响O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诉程序和庭审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庭审方…  相似文献   

4.
庭审制度改革后,庭审的对抗性日趋激烈,被告人当庭翻供的越来越多,尤其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被告人,由于其社会阅历深、见识广,对外界信息十分敏感,当庭翻供比率极高,加大了公诉难度。为了更好地打击犯罪,贪贿案件的侦查人员共同出庭支持公诉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刑诉法实施以后,由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确认和庭审方式的改革,被告人当庭翻供现象有日趋增多之势。因而,如何防止和制服被告人当庭翻供,就成了公诉人应予认真关注的问题。被告人当庭突然翻供,必有隐情,为正确处理案件,查明事实真相,公诉人必须高度重视被告人当庭翻供,并积极地寻求解决被告人当庭翻供的方法,以达到顺利完成出庭公诉的目的。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被告人当庭翻供,公诉人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外,还应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案…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公诉人当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证人以及鉴定人要对公诉人、辩护人等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证人当庭出证,被告人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以及鉴定人向法庭所作的口头陈述等都是通过回答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提问的形式向法庭展示的c所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发问的方式、技巧直接影响这些言词证据的形成,并进而影响法庭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因此,公诉人必须重视发问的方式和技巧,以免因发问不受而导致举证失败。具体说在庭审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围绕证据相关性进行发问,…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已一年多时间,公诉人在依法出庭支持公诉的工作中已逐渐适应了新形式的庭审制度,在法庭上掌握主动,积极出击,揭露犯罪。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通过宣读起诉书、提出公诉机关的诉讼主张、并经过讯问被告人、对所要证明的事实进行举证,到最后发表公诉意见、进行法庭辩论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证明公诉机关的诉讼主张,保证起诉成功。如何运用好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关系到整个公诉案件成功与否的问题,是重中之重。现阶段,由于刑诉法中关于举证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具体的操作规程都是公诉人在实践中,根据各自…  相似文献   

8.
庭审活动中,有时被告人或其辩护人突然抛出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而且这种突变证据可能影响到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在这种情况下,公诉人除当庭反驳外,大多数都是建议法庭延期审理。待法庭决定延期审理后,对案件进行补充侦查。那么如何迅速、准确地完成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9.
刑诉法实施一年来的情况表明,被告人拒供案件比以前大量增加。被告人拒供案件往往具有案情复杂,查证困难,直接证据少的特点,因而,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冲突会更激烈。如何出色完魂对被告人拒供案件的出庭公诉,已成为公诉人现在和今后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笔者结合个人的体会,谈点对这类案件出庭公诉的体会和看法,供同仁参考。一、发现利用矛盾,巧妙进行讯问公诉人在庭审中的一切工作,无不是为了证实被告人实施了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的目的也正在于此。被告人是对案件事实最清楚、最了解的当事人,其如实供述,无疑非常有…  相似文献   

10.
公诉人在法庭审判中有公诉和监督审判活动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在庭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对于法院正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顺利完成庭审任务起着很大的保障作用。在法庭上公诉人依照事实和法律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运用充分的证据支持公诉,提请法庭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是公诉人的第一种职能──司法职能。与此同时,公诉人代表检察机关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司法监督,对庭审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对法庭的错误判决提出抗诉,这是公诉人庭审中的第二种职能──司法监督职能。随着修改后…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庭审模式增强了控辩力度,使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实践中,在庭审时,辩护人往往出示一些新的物证书证,或提供新的证人证言,或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诱导性发问,以达到减轻或免除被告人应负罪责的目的。在面对案件证据发生变化时,公诉人如何应对才能确保出庭质量呢?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庭审过程中,有的被告人当庭翻供,有的被告人拒不认罪,有的被告人作出种种无理辩解。面对这种被告人当庭不认罪的情况,如果公诉人置之不理,会显得公诉人无可奈何,从而强化被告人拒不供罪的侥幸心理,难以取得好的庭审效果。所以,面对被告人不认罪的情况,公诉人要有策略地讯问,力图达到促使被告人认罪的目的。但是,公诉人庭审讯问又不同于侦查讯问,如果不能通过有策略的讯问使被告人认罪,则切忌在庭审讯问  相似文献   

13.
日前,美国旧金山法院三名法官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了由市检察二分院公诉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件的庭审。被告人于成江在云南省瑞丽市将毒品海洛因吞入腹中,然后乘飞机运输至上海交给收货人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开庭前,市检察二分院公诉人精心制作了庭讯预案,对庭审中举证的顺序、公诉意见书、答辩等都作了充分准备。一是针对本案中一名证人不能出席法庭的情况,根据最高法院允许不出庭做证的相关司法解释,向法庭作了说明。二是针对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系被胁迫参加犯罪以及对毒品检验报告提出的异议,以充分的证据当庭予以了驳斥。三是…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案件庭审中,由于受种种不良关系的影响,经常出现证人作伪证的现象,如何揭穿伪证,对于出庭支持公诉的公诉人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公诉人充分利用庭上询问、质证等法定程序环节,巧妙设计,使庭审向着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方向进行。我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件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的辩护律师突然向法庭提供了一名证人,该证人证明其中一名被告人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公诉人沉着应对,通过周密的法庭询问,揭穿了证人的虚假证言,使庭审活动顺利进行。法院最终认定被告人有罪。现将办理此案的经过及办…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类似英美法系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从而对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法庭当庭示证,是公诉人参与庭审活动的核心内容,对成功指控犯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证据的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类似英美法系控辩式的庭审模式,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从而对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庭审方式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以庭审公诉为中心,加大出庭公诉力度,因为出庭公诉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庭审效果、判决结果,关系到打击犯罪、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目的能否实现。本文试就庭审过程中公诉人通过讯问被告人、举证质证和答辩,与辩方进行对抗的问题做一点探讨。一、讯问有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  相似文献   

17.
公诉人在庭审中对被告人的讯问,有别于侦查、批捕、预审、审查起诉阶段,已经从以突破案情,补充、固定和核实证据为主,转为以揭露、指控犯罪为主,应当注意运用相应的讯问策略与技巧,提高讯问效果。一、被告人当庭翻供案件的讯问策略  当庭翻供分为全部翻供与部分翻供、一直翻供与首次翻供;从公诉人是否预见来分,分为意料中的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首次翻供和意料外的翻供,对公诉人来讲,讯问的压力与难度是很大的。当出现翻供情况时,公诉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沉着冷静,迅速调整讯问思路。2.讲清法律,晓以利害,指明出路,打消…  相似文献   

18.
公诉案件证据应具备的条件刘玉佩桑丽证据,作为认定刑事案件事实的基础和定罪量刑的依据,往往会成为庭审活动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抗辩机制在庭审活动中的引入对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控方并负有举证责任的公诉人能否正确把握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19.
谈公诉人对证据的分析尹彬公诉案件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对垒,集中体现在证据的组织运用上。谁能更有效地运用证据证实自己的诉讼主张并为法庭所采纳,谁就能掌握庭审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公诉人代表国家履行控诉职能,是通过出庭公诉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庭审方式改革以后,证人出庭当庭作证,就成为当庭质证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绝大多数案件而言,证人证言的真伪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关系到检察机关公诉的成败。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证人因顾虑或外界压力等原因,当庭推翻其在庭前诉讼程序中所作的如实证言,并作出与之相反的证言的情况。证人当庭翻证,其结果,轻者增加指控机关的工作任务,使案件多费周折;重者使案件因缺乏关键证据而改变性质。因此,如何有效防止证人当庭翻证,如何处理好证人当庭翻证,将是检察机关及公诉人要认真研究的实际问题。笔者谨将我们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