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文雄 《新湘评论》2005,(12):17-17
构建和谐社会,目的为了人,主体在于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廖正君 《世纪桥》2007,(11):53-54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群众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形成了独有的以人为本思想,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将以人为本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相结合,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民生为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生问题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日益突显出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步入理性、健康、文明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物质基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战略重点是塑造高素质的人;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其目标是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为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物质基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战略重点是塑造高素质的人;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其目标是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其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为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初春时节 ,我们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前往城关镇考察。城关镇曾经为方圆百里的名镇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效益下降 ,镇村干部精神不振 ,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去年 ,新一届党委、政府组建后 ,他们以“强化组织抓党建、完善制度保稳定、重点工程求突破、整体推进达小康”为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以农业产业化开发为重点的生命工程 ,以人为本富村强镇 ,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加强教育 ,营造氛围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首先 ,深入开展旨在提高干部素质的“抓三教、见三效”活动。通过政治教育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利丹 《求实》2008,(1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强调的是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并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贯穿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对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基本内容、特征、在当代的新发展四个方面作研判,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伟人已去,思想长存。毛泽东之所以一直并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有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美国学者弗朗西斯在他的《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一书中指出:“毛的著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关于人和人道主义(就其是关于人以及人与他人在社会中的关系而言),特别是他的辩证理论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社会结构来改变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察其观点,把毛泽东思想归结为人,虽欠妥当,但他把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人为本管理概念由来已久,其基本理念就是以个人的需求个人的发展为着重点,进行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是管理中的一个要素,一个最基本的的要素,是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之一,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种人文体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提倡并实行的一种科学人性化管理,是党执政过程中的经验之晶,对于保持并发挥党的先进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江 《世纪桥》2006,(10):1-1
和谐,是阳光普照下的乌语花香,令人如沐春风 和谐,是芸芸众生心安理得.没有内心的幽怨和不忿。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给后继者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主流思想交汇的产物,其主要内容体现在谋求"民彝"政治、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力求实现民众自由与发展等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时期,探讨李大钊的以人为本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8,(4)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个目标——建设和谐社会。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7年,党的十七大郑重地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3.
日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了2022年全省人社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保就业任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实现新提升.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07,(7)
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标志着我们党谋划国家发展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  相似文献   

16.
叶笃初 《党建》2005,(11):11-12
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早在今年新春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此后,他在各地进行“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调查研究中,又多次地强调,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十一五”规划的思想来源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以和谐促发展,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直辖1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市各部门、区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围绕综治维稳、社区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特殊人群帮扶、干部下访群众等重点领域创新,让城乡居民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日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关注人的利益,一方面是把利益作为人的内在动力之本,来构建利益动力发展机制;一方面是把利益作为人的目的之本,来构建利益均衡保障机制。人是自然之人,更是社会之人,人的利益诉求和谋取,不仅造就了社会本身,而且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人和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可以和谐一致的。本文强调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强调先进性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逐步变成现实,提供了现实基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和目标,只有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加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心理需要与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关注的人的解放、幸福密切相关。尤其在当代,对人的心理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的自我分裂与异化的克服与超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点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维度。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其心理需要的支配下完成的。因此,了解、尊重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满足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改变人的生存境遇,创设协调的发展环境,进而激发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予以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