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宝盆     
正朋友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桦林沟有一座庄园,让我去看看。下花园区离北京有100多千米,我们乘车走八达岭,过了八达岭走京张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下花园区。穿过城区,奔山区,过鸡鸣山。鸡鸣山是一座名山,虽然不高,却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名山。乾隆皇帝曾经来过此地,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相似文献   

2.
莲花姜     
正浙江仙居县有一种花,叫朱雀花。花一串串的,呈暗红或深紫色,像一只小鸟,或小鸟张开的嘴吮吸在一棵棵树的枝干上。仙居人告诉我,这花真正的名字叫"常春油麻藤"。当地风景区受此花启发,将景区里的灯柱、地灯等标识都制作成此花形状,清新、雅致。常春油麻藤,这名字太拗口。不好记。不如朱雀花名叫得鲜艳、美丽。看见朱雀花的颜色,我就想起莲花姜。莲花姜是一种菜肴,朱雀花的颜色和形状像极了莲花姜。不过,朱雀花是长在树上,莲花姜却是生在泥  相似文献   

3.
正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同桌是而今的大作家王安忆。当时她是个小女孩,也没听说有过什么石破天惊的作品。背后有人猜她是因为母亲茹志娟而受到了照顾。她不声不响的样子让我很是同情,自己是从小镇来的,才发了一个短篇小说就觉得写不下去了,很自卑,就有点同病相怜。上课的时候居然老是对她指手画脚:我从小上课就不太用心,看她记起笔记来恨不得连老师的喷嚏都记下来,觉得好笑,就老打岔,说老师的这段  相似文献   

4.
我跟王平有些缘分。他在武大读作家班的时候,我到那里组稿,托他帮忙。后来他从湖南文艺出版社调到省出版局,参与创办《书屋》杂志,搬家后的房子,我住过,感受了他的生活风格。他在局里编辑一本出版产业内刊时,发表过我的文章,当过我的责编。这些年,我陆陆续续看过他的一些小说、散文,以及介乎小说散文之间的散文小说或者说是小说散文,譬如这部《倒脱靴故事》中的一两篇,我是从《湖南文学》的清样中看的,因此,可以说我是他的读者兼校对。  相似文献   

5.
盛年花开     
杜智萍 《新青年》2013,(6):54-55
A"夏洛洲,你给我站住。"一放学,夏洛洲就急急地冲出教室,任我在背后拼命叫,他也不应一声。他的脚有腿疾,我很快就在校门口赶上他,一把扯住他的书包。"为什么不应我?我那么大声喊你,听不到吗?"我愤愤地嚷。夏洛洲绷着脸,眼中是熊熊燃烧的怒火。他倔强地拂去我的手,却不看我一眼。喧闹声很快引来一圈  相似文献   

6.
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我被分到了一个乡村小学任教。白天上几节课,晚上就在小学校里住校。同我一起住校的还有大兵和春子,和我一样,都是刚上班不久没有女朋友的光棍老师。我们仨把学校的一间小房当做厨房,轮流买菜做饭,过得倒也优哉游哉。可是,接连几天,我们买回来做菜的内一放在厨房就不见了。我们正怀疑是有学生拿走时,小学校的校长对我们说:"我这几天常看见只黄狗在校园里跑来跑去,也许是它偷吃了吧。"我  相似文献   

7.
红茶坊     
是一个活着活着就活得锈迹斑斑的人,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所组成的两点一线上从来没有什么改变。无论春夏秋冬,我均在清晨5:30分起床,点便可以离开家去学校。早点是在外边的早点铺里吃的。这家早点铺在这座荒凉城市的某个我更加荒凉的角落,它与学校之间由一条并不漫长的沥青铺成的街道连接着。街道两旁种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梧桐树。秋天的时候,凉风吹过,叶子落满一地。清晨骑着脚踏车从遍地落叶上经过,人的心凉凉的。不过,我已经习惯了。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5岁那年,父亲为了自己的幸福,扔下我和母亲,与另外一个女人结婚了。母亲是一个好强…  相似文献   

8.
我8岁才上学. 那时候,我们家住在一座高山顶上,离学校很远.为此,我每天很早就得从家里走. 为了我上学,每天鸡叫三遍的时候,母亲就轻手轻脚地下了床,点亮了那盏煤油灯,开始为我忙碌早餐.  相似文献   

9.
双手     
大兴安岭的冬天来的总是很早,很冷,在我印象里面高三那年的冬天更是特别的冷。我的高三不像是大多数学生那样奋战在书山题海里为来年的6月拼搏,学校的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一般,学生也少,到我们那届之前学校已经连续5年没有人考上大学了,所以在我的班里没有谁想过能考上大学。在高中上学似乎是让身体成长的一种很轻松的方式,没有理想没有动力没有信心,应付着上课尽情玩耍成了我们每天去学校的内容。尽管心里偶尔有惆怅和不安的情绪,但也只是种情绪而已,日子在得过且过中悄悄地溜走。许是到了冬天的缘故吧,在外面玩太冷了,不知从哪天开始,班级里…  相似文献   

10.
爱的灯亮着     
正"有你在,灯亮着。"巴金曾这样说冰心先生。冰心先生离开我们已20个年头了,但她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文学史里,而且越活生命越是芬芳。她是文学精神与人类文化的一座长明灯塔,永不熄灭。2016年6月18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日子。这一天,第七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会在承德市兴隆县剧场举行,我的散文集《无花》,迎来了属于它的花期。当我步入颁奖会场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冰心先生青年时期的照片和老年时期的照片分外醒目,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她从一个文学青年到文坛祖母的辉煌历程。眼角倏然被热泪盈满之际,我听到冰心先生微笑着对我说:四毛,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你拥有爱情了吗?  相似文献   

11.
自杀的野兔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一偏远乡村教书.那里的天空湛蓝、空气新鲜,民风淳厚,动物多多,我很快适应了那个地方和那所学校. 学校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完课,我喜欢在田野周围转转.田野里有不知名花儿的清香,微风过处,能看见一些小动物慌慌张张地跑过,很快转眼不见.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就格外的好.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的头过年,我都要抽空儿去一趟花卉市场,买几头水仙回家泡上,掐好日子,等到年三十儿那水仙就正好开了,灼灼其华,满屋的馨香,谁见了谁爱。汪曾祺写过一篇散文,名叫《岁朝清供》,说的就是过年时家里供养水仙,泡萝卜花以为"清供"的事。"清供",名字真雅。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水仙,每年腊月初八泡腊八蒜的时候,母亲  相似文献   

13.
刘燕敏 《新青年》2004,(9):26-27
学校新开了一门课--<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由于缺少老师,教务处让我通过在证券公司任职的先生介绍一个,于是杨老师成了我们的外聘老师. 上课的第一天,有人向学校反映,刘老师给找的那位杨老师,不是过去唱河南梆子的吗?现在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投资理论家了.对这一情况,学校非常重视,立即找我谈话,我把电话打给先生.先生说,70年代,杨老师曾在梆子剧团唱戏.  相似文献   

14.
安平桥     
正晋江安海的安平桥是世界闻名的千年古桥,也是最有魅力的一座古桥。闻名是历史,是事实,而魅力就因人而异了。在我看来,安平桥是最美的。每一次来,都是这样的感觉。这么多年,我已经来过无数次了,还是这样的感觉,甚至觉得越来越美。安平桥就是一座大约2500米长的石桥。三条厚厚的石板,并排架在石墩上,一直伸到对岸。千年以前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称得上是当时的交通大动脉,车水马龙;千年以后,还在过人,只是清冷  相似文献   

15.
正莎翁活在世间听说过斯特拉特福镇吗?恐怕鲜有人知。可一说莎士比亚,谁又不晓呢?斯特拉特福镇,即莎士比亚的故乡。大巴刚一驶进斯特拉特福镇,我就透过车窗远远地看见一座高高耸立的青铜坐像!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最瞩目的雕像不是莎士比亚又是谁呢?果然是莎翁。他的坐像安放在高大的纪念柱顶端。围绕在四  相似文献   

16.
正生于沂蒙山,长在沂蒙山。我从小到大,住在山里,玩在山间,年纪稍大,又随家人爬过泰山,游过黄山,览过嵩山,自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山能够走进我的心里,也便生出了对一马平川的原野和柔情百媚的江南水乡的向往。直到我穿上了军装,这座山却注定让我用一生铭记。不知何时起,它就静静地坚守在这里。是巍然耸立的巨人,千百年守望着燕京大地,见证着世事的沧桑巨变。它经历过封建王朝更迭的战争纷乱,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风雨  相似文献   

17.
紧追一只羊     
我有位朋友很有才华,在少年的时候就开始陆续发表文章,尤其是他写的散文,简直是字字珠玑,发表在全国很多期刊上,渐渐地他也有了名气。但是后来他遇见了一位文友就改变了自己的风格,那个文友的小说写得很棒,其中一本小说集子已经相当畅销,他见了后开始羡慕不已,一意孤行地也开始写起了小说。这期间别人劝他的时候,他怎么都听不进去,说一定要有所成绩,不然就绝不罢手。就这样过了几年,他写的小说发表的少得可怜,等他醒悟的时候,再次去写散文的时候,文笔已经枯竭,大不如以前。而和他同时期甚至还不如他的文友,都已经在文化圈里相当有名气了,不…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早上六点半吃早餐,7点钟上课,到中午12点放学回家。同学们吃早餐时,国达只能喝一碗稀饭,搭配些从家里带去的腌菜、豆腐乳。有时饿得心里发慌,就会跟学校煮饭的吴妈妈说:"给我一勺油(炼熟了的猪油)吃,好么?肠子都咕噜咕噜地唱歌呢!"大勐宜比较要好的朋友刘宽华、彭经理几个同学,就请国达在集市上吃一块尔块。终究是小孩子,王国达实在是饿得意志脆弱了,也顾不上母亲说的不要吃人家东西的教育了,差不多每过  相似文献   

19.
珍藏旧事     
正去年秋天,我去北方的一座小城出差。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我依旧选择了一家高校办的宾馆住下。由于车船劳顿,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我已错过了宾馆的早餐时间。就近,我来到学校附近的一条小吃街上。挑了一家看上去干净清爽,环境较好的店铺坐了下来。还没坐稳当,一杯热腾腾的清茶已递到了面前。"大姐想吃点啥?"抬头一看,打扮得体的老板娘正笑盈盈地看着我。"给我来一碗白粥和一只茶叶蛋。""吃这么一丁点儿哪够呀,我们这里的馒头不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谁过着最豪华奢侈的生活呢?是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埃尔顿·约翰还是我呢?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这个头衔非我莫属.如果维多利哑和埃尔顿听说了我上一周经历的奢华生活后,他们一定会嫉妒得咬牙切齿.我一个人在世界三大洲上拥有一群任劳任怨的小精灵为了满足我的任何愿望,没白天没黑夜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