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元宵,是岁首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所以古时人们称其为"上元",上元之夜也叫元夕、元夜、元宵。所以元宵节也称作"上元节"。元宵是春节后最热闹的宵夜。由于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到此将要结束,但人们节日的余兴未尽,所以正月十五要尽情地热闹一番。到处张灯结彩,放烟火,舞龙灯,耍社火,甚是热闹。宋人  相似文献   

2.
李理 《新青年》2007,(10):12-13
大猩猩尼寇是郑州动物园的"镇园之宝",身价超过500万元。大猩猩平均寿命50岁左右,雄性大猩猩10岁性成熟。尼寇17岁时,郑州动物园开始为它"征婚"。今年,尼寇已经24岁,"猩"到中年,虽有"钻石王老五"的美称,却因家族珍稀仍未婚配。大猩猩尼寇的"征婚",悬念丛生,充满传奇。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堪称"俄罗斯的脊梁",这条钢铁脊梁把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欧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支撑"俄国熊"巍然挺立于欧亚大陆之上、东西方之间。有人把西伯利亚大铁路誉为"继中国长城后人类用双手建设的最伟大的工程",也有人称赞它是"除美洲新大陆开辟和苏伊士运河修建外的世界上第三大奇迹"。列宁也对这条铁路发表过评论:"西伯利亚大铁路开辟了西伯利亚。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像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那样,象征着西伯利亚机器时代的到  相似文献   

4.
五年多来的大量事实证明:出于能源、地缘与文化的再三考量,美国抓住九一一事件乘势将"绿祸"锁定为"假想敌",它暗合了白宫借反恐谋霸的现实需求:布什政府将报九一一事件之仇的军事行动定性为"全世界的战斗",甚至"文明社会的战斗",进而以"要么站在我们一边,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来划分世界,希望各国的态度是"打击一个国家就是打击全体",借此"把整个世界团结起来"。为配合布什政府的这一反恐战略,美国传媒则以发掘九一一事件的世界性意义、渲染"改变一切"的新闻议题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精心营构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5.
阿弗里卡纳斯·霍顿是非洲近代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位知识分子.不仅同时代的入对霍顿的评价褒贬不一,后人对他也是毁誉参半.由于对英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加之对殖民主义持肯定态度,霍顿由此成为近代非洲知识分子中受非议最多的一位思想家.一些人批评霍顿是一位"受西方文化毒害已到无可救药地步"的"死不悔改的亲英派",是"黑皮肤的英国人".另一种看法则与之相反,认为霍顿是西非的科学家、爱国者、泛非主义者、西部非洲"知识革命"的先驱和"非洲人尊严的捍卫者",并将他誉为"非洲的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相似文献   

6.
从远古走来的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凸显以"和"为本的"天人合一"理念。其特点是:在天下一家观念下,践行朝贡体系、"和亲"政策,以中国中原为中心,周边围绕中心转,在以"丝绸之路"为路径,呈现"万邦来朝"的命运共同体的盛况。东北亚命运共同体"返本开新","本"为"和","开新"为"与时偕行",继往"丝绸之路"开拓"一带一路",在结伴不结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开放道路上,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局面,实现中国梦与世界之梦。  相似文献   

7.
蒙山雨     
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世人多知晓,而殊不知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东山者,又称"东蒙",即今山东临沂之地的蒙山也。为鲁地第二高峰,称之为"岱宗之亚"。泰岳我登临不止一次,而堪与泰岳相伯仲的蒙山却素昧平生。今夏有幸登临,一览蒙山,却是云雾渺渺,雨色潇潇,别有情愫。古人雨中登山者绝少,查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游蒙山的诗,大都是秋高揽胜,晴空如洗,  相似文献   

8.
当今国际体系正经历深刻转型,基辛格称其为"四百年未有之变局",并非虚言.哈斯的"无极时代"、梅德韦杰夫的"多极化时代"、萨科齐的"相对大国时代"等等说法,虽是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定位"新时代",但都说明对于时代之变与体系之变,各国都深有体悟并开始全力应对.  相似文献   

9.
玉华洞志     
姜涛 《海内与海外》2012,(12):63-63
闽西三明有玉华古洞,出城之东南10里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名,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为闽之最大溶洞也。辛卯年春,余等数人寻访之,始知其乃洞之佳者。至洞口,有徐霞客手执松明火把雕像一尊,古人摩崖石刻数帧。细观石刻,窃以为尤以明巡按御史杨四知题写"玉华洞"三字为上。其遒劲有力,为洞口之天然匾额。匍入洞,但觉冷风倏然,此即玉华洞第一胜景——"一扇风"是也。盖因其前洞朝  相似文献   

10.
非洲素有"坐在文明门坎上的母亲"之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即与非洲有往来。公元762年,唐朝人杜环乘商船周游阿拉伯列国返回后,  相似文献   

11.
徐庆超 《国际观察》2016,(2):154-157
正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王逸舟教授的新著《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正式出版,这标志着继《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和《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之后,其"创造性介入三部曲"创作的全部完成。以"创造性介入"作为核心概念和理念,三部著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逻辑上,三者存在着层进关系,即先从"创造性介入"外交"是什么"开始,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它们共同构成王逸舟教授关于崛起过程中中国外交"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6):38-39
直话直说语出惊人 文芳出道以来,常常"语出惊人",从当年"红星大奖"颁奖典礼上一句"我明年该拿什么奖呢?"到这届颁奖典礼上的"不小心"言论风波;她的片言只语,已经是各大报章媒体大作文章的常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9年菲越"准同盟"关系之强化与提升之势为切入点,试图解析菲越合作之来龙去脉,为研判两国"准同盟"关系常态化寻找依据。菲律宾与越南是东南亚地区的近邻,互为东盟圈内的主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安全和外交领域,菲律宾与越南的双边关系超越了菲律宾与其他东盟成员间的双边关系,本文称之为"准同盟",即菲律宾与越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盟关系,但却是最近似同盟关系的伙伴。2019年菲律宾与越南的伙伴关系,在2015年确立的"准同盟"关系基础得以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推动强化和提升两国关系的诸多因素还会持续存在,因此,菲越"准同盟"关系将会常态化,成为两国对外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静听 《新青年》2015,(1):15
她是屏幕上那个职场白骨精"杜拉拉",又是张扬极富个性的"米莱",她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女演员小"清新女王"王珞丹。她不但戏演得好,而且在职场和朋友圈里拥有极高的好人缘。谈起她和朋友的交往之道,她笑言:朋友是拿来用的,我爱你也用你。下面就请看看她在职场与朋友交往的用人之道吧。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两个梦想:一个是"中国梦",一个就是构建"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呈现,是中国在问鼎世界强国之际的政策表达,旨在回答"中国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之问。这一思想立意高远,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养老律令》和《地名标记二字好字化令》以及中国儒道两教中的"大和"与"和"的概念等的考证和分析,探讨日本国号"大和"的意义所在,认为"大和"乃由"大"加"和"二字组成,其"大"字和日本在此之前的国号"大倭"、"大养德"、"大倭"(第二度)中的"大"字一样,在政治取向上都有追求"大一统"的意味;另一个字"和",则是为配合律令制的确立及推行而使用的,故其全部的语意很可能是为实现"大一统",让以礼制为核心的律令制度能够在"和"思想的保驾护航之下顺利发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今后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主要特点为,走出"#2.0",走向"#3.0"。鉴于一国两制、港澳特区、"中国发展-中华范式"的开发开展,中国可视为"#3.0:时代-范式"之佼佼者。它应表现在"典范转移-体制创新、以人为本-先行先试"上,特别是对"东盟-中国自贸区10+1、ACFTA"上的卓有成效的参与贡献。今后的大国政治、大国文明、大国斗争,将围绕着打造"#3.0"全球化来开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或者说"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首先要面对的是"理论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尽管理论在肯尼思·沃尔兹那里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但是我们可以从被我们所认同的三大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中寻找到其共同拥有的"理论成分",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和一个适当逻辑的产物.这种对理论的理解与中国人传统上所理解的理论之间的分裂是深刻的,这种中西之间的分裂逐渐演变成国内学者之间在理论理解上的分歧.对理论概念本身的不同理解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勾勒了"受力平台-外部力量-回应"三要素的简单结构,并设想中亚为受力平台,外国在中亚的角逐为外力,中亚的地区化为回应.文章概略地介绍了中亚"平台",主要对外力在层次上和类型上进行整理,对中亚地区化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同时,文章认识到中亚与中国的重要性,并力图客观分析之.  相似文献   

20.
立冬与小雪     
正立冬节气,一般落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25°。今年立冬交节时刻为11月7日13时38分。"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甲骨文写作,本义是纺线的结束,后来表示"终止",因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即一年的终止,故称此季节为"冬",篆文写作(下面的两个符号代表冰花)。"立冬"即冬季的开始,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之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